為什麼散戶不會賺錢?
就在前幾天,也是朋友相托,見了一個年紀比較大的散戶阿姨。這個阿姨退休多年,再過年就57歲了,她丈夫在40多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現在只有一個兒子在外國留學。剛一見到這個阿姨,一看她滿頭的白髮和憔悴的面容,我就能感覺到她的近況不好。她看上去顯得比同齡人老,我們見面之後寒暄幾句就直入主題。
原來這個阿姨住北京東三環外的平房,2009年拆遷搬到了東五環,當時是給了兩個一居室,還給了些錢,她兒子就是用補償款去留學的。後來,這個阿姨覺得兩個一居雖然夠住,但想到要準備大一點的婚房,就想再攢一些錢,再賣掉一套一居,把錢合到一起給孩子買一套兩居室當婚房。但是,從2009年拆遷到現在,房價越來越高,換婚房越來越難。就在2014年底年,這個阿姨看股市不錯,看身邊的人都賺了錢,就想賣一套房然後投入股市賺錢,等賺了再給孩子換大房子。
據這個阿姨自己說,當時房子賣了150萬,再加上手裡攢的錢,總共湊了180萬投入股市。她在2015年3月底入市,當時滬指大約在3800點左右,這個阿姨那時買了兩隻股票,在22元附近買了海通證券,在20元的位置買了晉億實業。這個阿姨說買這兩隻股票也是聽別人說的,當時都說行情好,滬指要到8000點,券商股肯定還得漲,而且當時高鐵概念火,晉億實業肯定還能漲,因此就買了這兩隻股票。剛買完就都盈利了,後來盈利進一步擴大,阿姨覺得給兒子換房這事大有希望,還給在海外上學的孩子打電話,讓他好好讀書別分心。後來這個阿姨自己說,當時要是把手裡的股票賣了就好了,真是後悔死了。
但是,很多事情都沒有如果。也就買入不到三個月之後,牛市結束了,之後就是大幅的回撤,200多萬的市值大幅回撤,到了8月僅剩一半多,她實在是熬不住了,就全部賣了。從本來的盈利50多萬到割肉之後的虧損50萬,她的市值僅僅剩了130多萬,她說當時痛苦極了,孩子回來過年的時候騙孩子說另一套房租出去了,怕孩子知道了著急。後來到了2016年之後北京的房子又漲了一波,剩下的錢連婚房的首付都快不夠了,她說那時特別絕望。
聽到此處,我覺得雖然虧損,但是還剩了130多萬,再來一個牛市還有機會,但是後來的事情實在是讓我沒想到。時隔一年多之後,到了2017年春天,當時雄安概念崛起這個阿姨就動了挽回虧損的想法。如果說2015年的虧損是重傷的話,那麼這次虧損可謂致命。她當時看雄安概念股猛漲,想等跌一點再買,但是就是遲遲不跌,因此就在將近40塊錢的位置買了冀東裝備。買了之後漲到了最高的45塊多,當時有大約15%的盈利,但是她再次犯了之前的毛病,在盈利的時候沒有賣,希望能挽回之前的損失再賣,但是現實很殘酷,後來見頂之後,價格不斷回撤,眼看著市值從紅色變成綠色,後來虧的多了連看都不想看了。這隻股票她一直拿到現在,現在虧損在60%左右,130萬僅剩50多萬了。
一開始她跟我說的時候還好,說到後半段,這個阿姨是一邊說一邊擦眼淚,尤其是說到孩子,她更是止不住的眼淚。這個阿姨說,她曾經真的不想活了,覺得對不起孩子,也對不起死去的丈夫,自己一片好心卻辦了壞事。說完之後,就問我到底該怎麼辦,當時我給阿姨說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這些錢如果沒有急用,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就這麼放著,等時間去解決,我沒有讓她割肉,因為割肉之後她也無法賺回來,我希望等牛市來了,能讓她把虧損彌補回來。
客觀的說,這個阿姨在操作中犯了很多的錯誤,首先是作為新手竟然敢拿大部分資產貿然的投入股市,這種行為和賭博沒有區別,第二個就是漲了不賣,兩次巨大的虧損都是如此。但是這些話我沒有說,因為說了也沒有用了。我沒有任何責備她的意思,其實作為母親想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我父母當年為了我也是竭盡全力,我家買房也是兩次貸款,幾乎用光了積蓄。這個阿姨出於對孩子的愛,所以才想拼一把,這個心情人人都能理解,但是在資本市場光有一片母愛是賺不到錢的。最後我勸這個阿姨要放鬆心態,既然事已至此就要面對,好在您還有孩子,一切還都有希望,對於股票的事情我建議她繼續持有,等著下一波牛市解套,然後就把這個賬戶交給兒子吧,既然已經到了晚年,那就別操太多心了。
我們參與投資,風險是要自己承擔的,市場是不相信眼淚的,但是人非草木,事後這個事還是挺讓人難過,我覺得我們中國對於投資者的教育和引導真的非常欠缺,在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方面也該加強。一個金融市場想成熟,不僅需要成熟的制度,也需要成熟的投資者,讓投資者更成熟也是管理者的職責。為什麼散戶不會賺錢?
散戶為什麼在牛市也賺不到錢呢?總結起來有幾點:第一、之前被套的很深,等到解套的時候牛市已經過去一大半了。第二、牛市來的時候,散戶反應一般都比較慢,等到進的時候已經是高位,就算在賬戶上有一定幅度額浮盈,但是由於沒有賣掉最後股票下跌又被套了進去,有的割肉離場,有的就這麼被套住了。第三、人性的貪婪使得最後被套,牛市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不是最後的接盤俠,賣早了總感覺自己虧,買進去總認為還能漲,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這類人被深深的套在高點。所以說熊市也會有人能賺錢,牛市也總是有人在賠錢,賺錢的人還是在賺錢,賠錢的人還是在賠錢。
每個人都要有一套自己心中的操作法,不要人云亦云。心中有定見,才不會被別人拉著鼻子走。看看均線,大家往哪個方向?短線向下了嗎?中線向下了嗎?都沒有吧!所以不用太緊張,依法不依人。
1、歷史的軌跡為何會重複?其實不是k線重複,而是操盤手沒有換人。主角換了、場景換了,但是導演沒有換手法,也就複製了相似的k線。
2、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以操作來說,個人有個人的操作機制,很難說出好壞。只要合於你的操作迴圈和個性即可。簡單的方式是:你用什麼方法進,就用什麼方法出,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3、盤會不會一直往上衝?會!但是總有回檔的時候,與其在這裡短線介入不如等回檔後,出現買點再進,總是比較安全。只要將來回檔不出現暴跌,就又是我們發財的時刻了。漲多的回檔,跌深的反彈,股市輪動的道理就是這樣而已。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保持幾分樂觀,也保持幾分戒心,才能在股市長存久安。今天的金融跌了,你看壞了嗎?今天的電子漲了,你看好了嗎?明眼人看了就知道這是翹翹板的遊戲,而且只要翹翹板的遊戲開始,將是一段指數小空間的盤整盤,股票上就是各股表現了。主力企圖心強的漲多一點,企圖心不夠的就晃來晃去,主力已經出貨完畢的就是自由落體。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等待,是一種藝術也是操盤手內心忍耐功夫的表現。
五天兩次大量黑k都沒事,卻不保證下一次的大量黑k也是沒事。當大家習慣沒事,習慣回檔就買,買了隔天就賺的時候,反而危險就在眼前。大火炒得正旺,大菜也一一的端出了檯面,物超所值的股票卻難尋,大盤還有活力,但剩下的可能只有小菜甜點。
耐心等待的應該是機會,而不是慾望。
行情本身總是會脫離於個體交易者的主觀意志,盈利本身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順水行舟了自然一路順利,逆流而上了,自然萬分辛苦。
行情的展開需要時間,但持倉時間的長短很重要,但是不是主要因素,只有在對的方向上時間因素才有意義(時間因素的前提是明確週期)。
有的交易者說機會總是出現在所有人都能看見的地方,所有人都能看的見,有的交易者說機會總是轉瞬即逝,時不我待。
其實,對交易機會的定義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區別在於站在市場的角度不同,時間週期不同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以及有的交易員總想買賣在高低點,有的交易員只想抓住行情展開的那一段,抄底的理解不老追高的,追高的也理解不了抄底的,但是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說是他們是絕對的錯或者對。
開啟k線圖,前期高低點總會看吧,可以根據你操作的時間週期劃分出各個時間週期內的高低點做出參照感覺不夠形象的話再加上一個通道線,基本上也就夠了。臨近通道邊緣的時候能不能突破誰也不知道,事實就是沒有破就沒有新的行情,突破了可能會就此展開一段新的行情,你可以選擇提前進場去賭他會突破,也可以選擇等待他事實上突破以後再進場,不論什麼時候進場,都不要忘了我們博的只是一個機率。
我們常常陷進的一個誤區不是提前預測行情接下來會怎麼樣,而是提前預測之後沒有想過一旦錯了該怎麼善後。
或者也可以說,大部分交易者能夠想到的善後手段就是死扛。
我們能夠分析的其實越簡單越好,不是事情本身真的有這麼複雜,而是在心理上覺的不分析的複雜一點,會沒有安全感。
市場是一片大海,有平靜的時候,有起浪的時候,對於你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等風起浪來,隨浪而上,而不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白白浪費自己的精力。
所有的盈利都是市場的饋贈,或者說是市場給你穩定交易心態的獎賞。
只不過我們想當然的把這個當成了我們能力的體現,所有的盈利都是因為我們找到了市場的節奏,做到了順勢而為,所有的虧損都是因為我們一直沉迷在自己的節奏裡,忽視了市場正在發生什麼。
只有在順勢的時候時間成本才有意義,這只是一個前提,結果能否盈利的關鍵因素在於你是否在這段時間內做到了一直持倉,但是在行情上漲的時候,連破前期高點這誰都你能看的出來,你能說你能比別人發現的更早,當然沒有讓你可以絕對準確的發現更早。
在這種情況下,心態就是能力,一個分析技術好的真心沒有一個只會用k線的水平高多少,想想大多數人事怎麼虧錢的,基本上都是虧得持倉是時間太長,賺錢的持倉時間太短,想要在賺錢的情況下仍然堅定持倉,這就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
很多交易者在交易時間久了之後都會轉向哲學或者尋佛問道,並不是說哲學和佛道可以保佑我們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上,而是說一個儘量保持平靜的內心,才是交易中最高的能力。
我是一方聊市,一個經歷過三輪牛熊,擅長邏輯選股,技術擇時的人,只做認知範圍內的交易,每一次的方向都得到了盤面的印證。關注我,有漁更有魚!感謝點贊關注!
如果你覺得有幫助可以點贊收藏。感謝你的閱讀,關注我學習更多炒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