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481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8%,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5.7%,繼續穩居全球第一。被稱為“造船島”的上海長興島,是我國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三大船廠(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造船)累計完工交船69艘,新接訂單128艘,同比增長19%和70%,平均下來五天就有1艘新船交付。
外高橋造船全年累計交付24艘船舶海工裝備,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109%,超產2艘),包括230萬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11.4萬載重噸阿芙拉型油船、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好望角型散貨船、7000TEU(標準箱)中型集裝箱船等,共計259.1萬載重噸,成為我國首家累計交船量突破1億載重噸的船廠。
全年獲得35艘新船訂單,實現年度計劃的160%。包括11000TEU甲醇燃料預留(READY)大型集裝箱船、15.8萬載重噸蘇伊士型油船、30萬載重噸超大型油船(VLCC)等,截至去年底,在手訂單83艘,交船期排至2029年。
【注:載重噸(Deadweight tonnage,DWT),指的是船舶在滿載狀態時能承載的貨物、燃料、淡水、供應品等總重量,不僅是衡量船舶運輸能力的關鍵指標,也是衡量船企建造能力的重要引數】
公開資料顯示:外高橋造船成立於1999年10月18日,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船舶的全資子公司。截至去年12月底,累計交付581艘(座)船舶、海工產品,年均交付27艘(476.2萬載重噸)。
2003年6月22日,公司交付第一艘商品船——15萬噸FPSO“海洋石油111”號,全年完工交付3艘/50萬載重噸,創造了“三年基本出船、四年竣工驗收”的“SWS速度”。
往後發展,外高橋造船創下了諸多紀錄,是中國首家年造船總量突破800萬載重噸的船企(2011、2012年),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建成我國第一艘30萬噸FPSO、超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液化石油氣船、大型郵輪,世界首座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全球第一家建造超大型智慧礦砂船(VLOC)的船企,全球第一家研發、設計、建造好望角型散貨船的船企等。
好望角型散貨船是外高橋造船的拳頭產品,也是建造最多、市場佔有率最大的中國船舶出口“第一品牌”,全球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15%左右。去年12月17日交付的“海藍寶石”號,是其迄今累計交付的第292艘好望角型散貨船。
除此之外,7000TEU中型集裝箱船也是其品牌船型,手持訂單量位居全球船企第一。自2023年交付首制船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累計完工交付32艘,單船交付較合同期平均提前220天以上。
2025年,外高橋造船繼續開足馬力,成為今年首個交船船企。截至目前已交付4艘船,包括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海洋偵探”號、“海洋魔法”號、“大西洋鑽石”號以及7000TEU中型集裝箱船“JIRA BHUM”號
備受關注的第二艘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1月15日實現全船貫通的里程碑。從入塢總裝搭載算起不到9個月時間,建造速度比肩全球頂尖大型郵輪建造船企。預計2026年年底,“愛達·花城號”將正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