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這東西可不像咱們平時買的股票,也不像期貨和權證那麼回事兒。玩期權,買方風險是有限的,但也可能把交的權利金全賠了;賣方呢,那風險可就大了,說不定得賠多少錢呢。所以,想玩期權,你得懂點兒期權知識,有點兒交易經驗,還得有點兒錢和風險承受能力。
期權的風險是會受好多因素影響,比如宏觀經濟怎麼樣、市場供需關係、標的證券值多少錢、價格波動大不大、流動性好不好,還有特定時期期權市場的情況等等。咱們簡單來說說,玩期權得注意哪些風險。
第一,價格波動風險
你玩期權之前,肯定對標的證券的價格走勢有個預判,覺得價格會按你想的那樣走。但事兒哪兒有那麼準呢?要是價格走反了,怎麼辦呢?買方啊,你可以選擇履約,也可以看看行權是不是比賣出期權合約平倉更划算。要是買的期權到期了不值錢,那你交的權利金可就全沒了。所以啊,別抱著“死也不平倉”的心態,價格走反了,就得果斷賣出平倉,止損要緊,能收回點兒是點兒。
賣方呢,到期被行權指派了,雖然之前收的權利金能抵點兒損失,但不一定夠。所以啊,到期前也得盯著價格波動,必要的時候趕緊買入平倉止損。
第二,保證金交易風險
期權是保證金交易,你賣出期權,就得交初始保證金。標的資產價格一波動,你可能還得追加保證金。要是保證金不夠了,又沒及時補上,那可就得被強行平倉了。理論上啊,標的證券價格能無限漲,所以你賣出認購期權的損失風險也是無限的。但實際上,證券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保證金不夠了,證券公司就會給你強行平倉,免得風險越擴越大。
除了保證金不夠,備兌開倉的標的證券不夠了,也可能被強平。所以啊,你得密切盯著保證金,還有標的證券的除權除息、配股和分紅等情況,及時補足保證金或平倉,別被強行平倉了。
第三,無法平倉風險
期權交易有好多合約,但流動性都不一樣。一般來說,平值附近的合約比較活躍,有些深度實值和深度虛值的合約交易就清淡了。要是你交易了個比較活躍的平值合約,但標的證券價格大漲或大跌之後,這個合約變成了深度虛值或深度實值,交易就不活躍了,你可能就平不了倉了。
還有,特殊情況下,交易所可能會對期權合約的交易和行權進行限制。比如標的證券停牌了,對應的期權合約也停牌。標的證券被摘牌了,對應的期權合約也被摘牌。期權價格異常波動了,交易所可能會暫停這個期權合約的交易。這些都可能讓你平不了倉。
第四,價值歸零風險
期權離到期時間越長,買方賺錢的可能性就越大,賣方承擔的風險就越多,所以期權的時間價值就越大。但時間一過去,期權的時間價值就慢慢減少了,到期日就降到零了。不過啊,時間流逝對實值、虛值、平值期權的影響可沒那麼簡單。
實值和虛值期權啊,最後一週時間流逝的影響小點兒。到期日虛值期權價值就歸零了,實值期權就只剩下內在價值了。平值期權呢,最後一週時間流逝的影響大點兒。存續期前一半啊,平值期權價值減少約1/3;後一半呢,就減少約2/3。所以啊,臨近到期的時候,平值期權的價值掉得特別快,你得特別注意價值歸零的風險。
第五,忘記行權風險
股票沒有到期日,但期權合約有。到期日是期權買方可以提出行權的日期,也是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實值期權到期時有內在價值,但你得選擇行權才能拿到這個價值。要是到期了你沒選擇行權,那期權價值就歸零了,你交的權利金和可能賺的錢就都沒了。不過啊,證券公司會給你提供自動行權的服務,自動行權的條件和方式你們得商量好。
所以,玩期權的這些風險你得心裡有數。後面我們還會再詳細說說這些風險,你可得聽好了!
期權相關的知識、開戶、個股詢價、股指期貨交易來源:期權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