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到令人髮指,確定性極高,晶盛機電,下一個寧德時代?
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60篇原創文章
晶盛機電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出來了,該如何看待呢?
01
晶盛機電2023年報預告簡析
預計2023年度歸母淨利潤為43.9–49.7億,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扣非淨利潤41.2–47.1億,比上年同期增長50.36%–71.70%。
取中值的話淨利潤為46.8億元,同比增長60%,扣非淨利潤為44.15億元,同比增長61% 。
根據公司過往年度業績預告和最終實際業績的經驗,基本就是取中值偏上一點點的水平,再加上公司此前做投資者業務交流的時候表示,“希望在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能夠實現全年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60%以上。“
2023年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幅度相差不多,大機率最終淨利潤的增速就是比60%高一點,如果能超出就是驚喜了。
按中值46.8億來算,這個業績比此前市場平均48.2億的預期低了一些,尤其換算成Q4的歸母淨利潤只有11.66億,同比增長27.43%,環比下滑11%,這麼看起來似乎這份年報業績比較差。
不過考慮到從去年年報和中報披露的在手訂單增長情況已經放緩,加上光伏行業這兩年遭遇產能階段性過剩的實際情況,業績放緩也可以算是明牌了,相反,相比很多其他環節的公司,晶盛能取得這樣的業績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除了公司自身的優秀之外,也得益於裝置企業的週期性弱於產業鏈其他公司,這也是“賣鏟子”的生意比“淘金”生意更優之處。
只是在這兩年泥沙俱下的市場環境裡,尤其光伏行業還出現了產能階段性嚴重過剩的困境,強如晶盛,也難免遭遇影響,除了已經體現在業績上的增速放緩,市場也擔心裝置廠商接下來的新增訂單放緩,甚至手中的訂單能否如期執行,自然也不願意給高估值。
這種擔憂合情合理,覆巢之下無完卵,再強大的公司都難免受宏觀環境影響,好在對於晶盛的影響不會太大,至少不會太長久,後面會接著說。
02
別奢望晶盛分紅
相比這種擔憂,另一種理由就顯得搞笑和無知了,新能源正前方關注到,由於股價跌跌不休,晶盛機電近期遭遇了不少“親切的問候”,理由是公司既然那麼賺錢為什麼不分紅?正是因為公司這麼摳,股價才如此慘淡。也有人罵它準備分拆美晶新材的計劃。
關於分拆美晶新材的看法,之前新能源正前方也分析過,同樣並不看好,這裡不贅述(具體請搜尋關注新能源正前方後,在對話方塊裡輸入“晶盛機電”檢視過往研究合集)。
但以晶盛機電不分紅作為股價下跌的理由繼而痛罵上市公司,就實在顯得搞笑至極,也是對於行業商業模式的無知。
就看這兩年光伏行業哪個環節能走得很好?不要說光伏了,整個中國資本市場整體走得怎麼樣,大家心裡沒數嗎?大環境如此,絕大多數公司都無法獨善其身。
之所以希望公司分紅,無非是因為近期高股息板塊逆勢走強而已,希望晶盛也蹭一蹭高股息的熱點,看看能不能漲一點。如果真盯著分紅去,就別看晶盛機電這樣的公司,去看煤炭和一些公認的大白馬去吧,晶盛這樣的科技成長企業還不到分紅的階段,事實上,如果晶盛真的要靠分紅吸引人氣,那麼公司的成長性才真的堪憂。
從商業模式來看,裝置企業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更新換代,尤其是換代初期階段,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對於光伏這種週期屬性明顯的行業而言,更是離不開週期屬性,而要弱化週期屬性,平滑業績增長曲線,裝置企業要不就是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要不就是向產業鏈其他裝置環節拓展,要不就是進軍其他行業。
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離不開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產能擴建,再加上下游往往有一定的賬期,所以裝置企業普遍現金流都比較緊張,總是需要持續募資,這也決定了裝置廠商在它高速發展的階段基本不可能成為高分紅公司。
裝置企業應該看的是它的成長速度,絕非分紅力度,一旦公司停止了擴張,轉而開始加大分紅力度,也就意味著企業的增長到頭了,只能靠著裝置更新勉強度日,對於這樣的企業,資本市場絕不可能給什麼像樣的估值,因為它的分紅持續性不夠強。
03
晶盛未來依然可期
作為全球單晶爐龍頭,依託於單晶爐環節的優勢,逐步拓展到大部分光伏裝置環節的光伏綜合裝置龍頭,並積極向半導體裝置和材料環節拓展,在已經取得了較大突破的當下,晶盛機電的增長還遠到頭。
目前晶盛機電已經成為光伏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矽片生產裝置中,覆蓋了所有的裝置,還可以提供競爭對手不能提供的元件裝置和輔材,一體化優勢越來越明顯。
全球光伏發電佔比僅有5% 左右,遠未到頭,晶盛機電作為光伏行業綜合裝置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樣持續受益於行業的發展。
半導體方面,自2017年,晶盛機電開始SiC晶體生長裝置和工藝研發,相繼成功開發6英寸、8英寸SiC晶體和襯底片,是國內為數不多能供應8英寸襯底片的企業。而且從去年底開始已經正式進入6英寸SiC襯底專案的量產階段。
在SiC裝置方面,2023年2月4日,晶盛機電成功釋出6英寸雙片式SiC外延裝置。與單片裝置相比,新裝置單臺產能增加70%,單片運營成本降幅可達30%以上。
在SiC材料方面,2023年11月4日,晶盛機電“年產25萬片6英寸、5萬片8英寸碳化矽襯底片專案”正式簽約啟動。此次簽約專案總投資達21.2億元。
關鍵是公司的絕大多數裝置都是晶盛自己生產,非但沒有卡脖子風險,反而還有持續的國產替代紅利。
對於這樣技術研發實力超強、市場表現也早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廠商,在光伏和半導體行業還有廣闊發展空間的裝置龍頭企業,當下市場只願意給10倍出頭的估值,實在是想不透為什麼。
這絕對不關乎企業自身的問題,就是對於行業和整個市場的擔憂,就像前幾天有人說,“在全市場超過5000只股票下跌,甚至很多跌幅很大的情況下,你還在懷疑是自己的技術出了問題,那隻能說是你腦子出了問題。”
相比光伏其他環節,裝置企業的邏輯更加優秀,尤其在產能過剩的顧慮之下,晶盛又是其中最優秀的公司之一。如果說光伏行業都不看好則罷了,如果對於光伏行業還看好,晶盛就是那個必須關注的公司之一。
宣告: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傢俱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覆權衡,怎麼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