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4年前,中山鄧穎忠家族交棒職業經理人團隊,中順潔柔正式邁出去家族化關鍵一步。然而,幾年過去,在職業經理人的打理下,公司業績非但沒有增長,反而逐年下降。
就在春節前,公司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業績同比下降超過75.96%。這已是自2021年以來第4次下降。
4連降
中順潔柔(002511.SZ)最出圈的一次,是在兩年前出的一次直播事故。當時公司直播間員工誤將原價56.9元/箱(24包)紙巾產品設定成為10元/6箱,最終成交單量超4萬單。
儘管遠低於成本價,公司還是堅持履行了交付。此舉,中順潔柔損失千萬,但贏得了誠信的讚譽。
這番熱鬧背後,公司嚴峻的經營狀況逐漸進入外界的視線。自2020年以後,公司業績陷入瓶頸,歸母淨利潤持續下滑態勢明顯。
2020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實現78.4億元、91.5億元、85.7億元、98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06億元、5.81億元、3.50億元、3.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02%、-35.85%、-39.77%和-4.92%。
2024年,這種狀況仍然沒有改善。據1月27日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6000萬元-8000萬元,同比下降75.96%-81.97%;扣非淨利潤3800萬元-5200萬元,同比下降82.64%-87.31%。
紙漿成本通常在生活用紙企業的生產成本中佔比40%至60%,最近幾年,國內紙漿價格波動明顯,但終端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參與者很難透過來平抑成本。消費者們有切身感受,去年很多紙品企業透過線上線下進行大量促銷活動,紙品價格越來越低。
2024年前三季度,中順潔柔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2.72%至59.55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7.61%,為5358.23萬元,淨利率僅為0.88%,與上年同期的2.41%相比大幅下降。其中,Q3更是虧損3400.03萬元。
多元化野心
生活用紙一直是中順潔柔的主營業務,2023年,實現收入96.62億元,距離百億僅差臨門一腳,在公司營收中的佔比升至98.58%。
押寶單一業務,已不能讓公司安心。生活用紙業務盈利水平近年來已呈下滑趨勢,2023年毛利率為32.97%,相比2020年下降近10個百分點。
相較之下,進行多元化業務佈局的製品同行們,日子相對好過。
以恆安國際(01044.HK)為例,2023年,其紙巾業務收入佔比約57.8%,衛生巾業務雖然收入佔比只有26%,但該業務毛利率近64%,對公司削弱成本壓力產生了積極貢獻。
維達國際(03331.HK)同樣如此,公司曾對外表示消費者對個護產品價格不太敏感,具備豐厚的利潤空間。
對於業務的多元佈局,中順潔柔雖起步晚,但更加激進。2019年,推出朵蕾蜜衛生巾品牌;2023年推出成人紙尿褲、洗衣凝珠以及洗衣液等,涉足家居清潔領域;2024年9月還上線了護手霜產品等。
然而,幾年過去,這些新業務仍未形成氣候。
2019年,公司個人護理業務收入321.9萬元,佔公司收入的0.05%。到2023年,收入也僅為1.39億元,營收貢獻率只有1.42%。
去家族化
上世紀80年代,鄧穎忠在順德容桂鎮承包了一家水泥紙袋廠,這就是中順潔柔的前身。
後來的一場大火,水泥紙袋廠化為一座廢墟,鄧穎忠賣掉機器等廢品,轉型生活用紙業務。
二次創業,他將工廠設在中山市,為公司起名中順潔柔——中順代表順利,而潔柔則是公司的核心品牌。
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上世紀90年代,公司的產品已覆蓋珠三角地區,當區域市場飽和之後,鄧穎忠帶領公司走向全國市場。
2010年,中順潔柔成功登陸A股,成為生活用紙第一股,並在2021年創下曾創下450億元市值的歷史紀錄,被外界稱為“紙茅”。鄧穎忠也因此身家倍增,成為中山首富。
不過,讓他始終難以放下的是去家族化。早在2015年,鄧穎忠就引進金紅葉前高管劉金峰,開始由家族治理向職業經理人治理過渡。
劉金峰加入後,推動公司營銷結構換血,建立了以渠道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為公司建立經銷、直營、商銷和電商等4大渠道,徹底改變過去重產品、輕渠道的業務格局。
但在鄧穎忠眼裡,這還不夠。
2021年4月,他辭去董事長職務,其子鄧冠彪卸任總裁職務,雙雙轉向幕後,將大權全權交予劉鵬。
劉鵬浸淫金融領域多年,曾先後擔任興業銀行江門分行、中山分行行長。儘管並非紙業行業人士,但兩人僅見過幾次面,就確定了雙方都是值得信賴的人。
鄧穎忠對劉鵬惺惺相惜,“我們交情很短,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看一個人。我選擇信任他,他也必須超越我。”
但這種想法可能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去年1月,公司董事會換屆,鄧穎忠之子鄧冠彪、鄧冠傑雙雙被提名副董事長。
中順潔柔業績連續下滑,股價亦連續下跌,2月6日收盤市值僅剩84.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