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不是亂黑,真人真事,今年過年,我一高中同學,開了一臺SU7 MAX版回家後,隨便發生的事情,讓他很無語。
以前他在城裡開這臺SU7,會成為年輕人的共同話題,甚至一定程度上是社交密碼。很多人都會瞧幾眼,甚至聊幾句,但回到鄉下,完全不一樣,大家都覺得30萬買這車,真不如買一臺20多萬的BBA。
甚至,鄰居家開了一臺20多萬的3,X1,賓士C系列,以及GLB等,大家都覺得那些人應該比他混的更好,因為別人買的是寶馬、賓士這樣的大品牌,他是一個雜牌子。
至於他的SU7,很多人聽都沒聽過,覺得可能和其它國產車差不多,可能就10來萬,外觀挺唬人的,但價格可能很低,而那些更低價的BBA,遠比它的SU7有面子多了。
如果他和別人解釋,說小米汽車如何如何好之類的,別人可能還會嘲笑他,所以他乾脆都不說,一聽別人說BBA,他乾脆附和稱,BBA真的好,自己真後悔,沒買BBA……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這幾年大家經常在一些新聞中看到,就是某某某買一了臺高價的國產車回家,然後被人吐槽稱,不如BBA。
其實這個也很容易理解,要知道一直以來,國內豪車,拋開保時捷、勞斯萊斯這樣的品牌之外,BBA深入人心。
鄉下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相對少一些,對新能源汽車瞭解的也確實少一些,所以很多人,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還停留在過去的思想,總覺得BBA才是豪車。
至於國產車,肯定是不能和BBA比的,所以你說買一臺國產車比BBA還貴,他第一反應是你可能被騙了。
說真的,這也是很多傳統思想的人通道,根緣還是骨子裡還是對國產汽車產業的不自信。
而要改變很多人心目中的這一認識,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一旦這種思想被改變了,也就是國產汽車真正全面崛起之時。
因為目前年輕人已經接受了國產車,差的就是這一波相對傳統的人了,一旦他們也改變了,國產車就會被所有消費者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