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媒所謂“中國的時刻到來”?“斯普特尼克時刻”為何引爆了節後中國股市?怎樣使春生行情效益最大化?
各位投資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忠言
今天是2月9日,星期日
今天忠言周評跟大家討論的話題是:
如何看待美媒所謂“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到來”?“斯普特尼克時刻”為何引爆了節後中國股市?怎樣使春生行情效益最大化?
第一個話題:如何看待美媒所謂“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到來”?
斯普特尼克是指一九五七年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名稱叫斯普特尼克1號,引起了全球的震動。尤其是美國,認為蘇聯第一次超過了美國,所以就展開了太空競賽。
緊接著美國也人造衛星上天,六九年還登月,中國是一九七零年四月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年輕科學家梁文峰帶領團隊研製的DeepSeek橫空出世震動世界。他們團隊用最先進的技術,最低廉的成本,最簡單的方法,研發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不僅成本低廉,而且效能與美國的ChatGPT相媲美。甚至引起了美國股市的的暴跌。
所以這件事情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開始這些高科技巨頭是不屑一顧的,甚至認為他是抄襲,或者只不過是蒸餾。但是科學就是科學,經過反覆的研究論證,證明他確實超越了,所以這些高科技巨頭也不得不接入了DeepSeek。
這件事情顯示了中國從算力基礎到AI晶片,從資料要素到應用開發,貫穿了整個產業鏈。用金庸小說裡面的描述,就好比是張無忌用獨門絕技,打敗了八大武功門派,可顯他的威力之大。因為這不僅是中國人工智慧的突破,而且是中國高科技的重大突破。
所以美國媒體就稱,這標誌著中國又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的到來。
第二個話題:斯普特尼克時刻的效應,為何能引爆節後A股?
美國股市從零八年的六千四百多點,經過了十六年,現在是四萬三千多點,漲了七倍。除了靠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外,還形成了英偉達、微軟等七大科技巨頭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股市為什麼一直在三千點徘徊?除了長期的擴容大躍進,大小非減持和市場本身的一些頑疾,機構力量缺乏、資金匱乏等以外,還缺乏像美國七大科技巨頭那樣的高科技領頭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A股就只能是靠300ETF、四大銀行股、六大權重股等,這些低估值的股票等撐市面、撐住指數,但就是漲不上去。因為股市要漲上去,要激發人氣,吸引資金進場,就必須要靠高科技的巨頭。我們記得九九年519行情就是一個網際網路概念,一下子讓A股在短短一個多月,漲了將近80%,很厲害。
如今DeepSeek誕生,連同之前珠海航展的無人機、機器狗等,還有中國用常規動力彈射型航母福建號,還有076彈射型的兩棲攻擊艦,然後兩款六代機落葉飄,還有春節晚會上面轉手絹的機器人等等。
這一連串的科技都是領先美國甚至世界的高科技,所以他們終於忍不住了,戴上一個桂冠,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到來。
與此同時,高盛、瑞銀、貝萊德、大摩、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外資紛紛提出,要重估中國資產,重估中國高科技,重估中國股市。這麼多外資巨頭突然變調讓我們很意外,原因在什麼地方?
因為他們原先認為中國的企業缺乏創新能力的。但突然間發現,就在這一年多,中國領先世界的企業一個一個的冒尖了,所以他們改變了態度。
第二,他們原先認為,中國雖然有個別企業可以有一兩項高科技震驚世界,但是總體的中國科技實力無法跟美國比。尤其是到了現在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只要卡住中國的晶片、半導體,那中國就無法向更高領域裡面提升。
但是現在想不到中國在應用領域,就比高度可能比不過,但比橫度應用領域裡面,中國就體現了優勢,中國有十四億人口,然後一帶一路又涉及十億人口。然後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人勤奮聰明,中國每年有六百萬理工科的畢業生。所以中國可以在開發、應用、市場推廣這些方面,可以體現它的優勢。
DeepSeek就表明了這一點,不僅是應用,而且還是白菜價,廉價來取得優勢,是國外的一些高科技的投資家感到非常的意外。我們講的AI+,實際上就是強調應用,就是應用為王,我們可以在應用方面與世界領先的技術、頂尖的國家去相比。
那麼AI+一應用的話,對社會層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無人機可以代替有人機,無人駕駛,人形機器人代替手工操作等等,這個對社會層面,對經濟層面,對企業,對第三產業,是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可以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勞動力不足問題,勞動力成本過高問題等等。
所以春節以後,市場是最敏感的,用不著動員。大家都認為,特朗普對中國徵收10%關稅以後,春節長假以後是要跌的,冬播的人可能要受損失了。但是我們看看長假後這三天表現:中證A500漲2.65%,中證A50漲2.19%,上證50漲0.95,滬深300漲1.98%,上證指數1.63%,深成指4.31%,創業板5.36%,科創板6.67%,中證500漲4.3%,中證1000漲4.96%,中證2000漲5.84%,北證50漲12.03%,非常可觀。
節後如期開門紅,掀起了春生行情的序幕。而且是高科技和小市值的成長股跑贏了大盤,每天上漲個股都是絕對碾壓下跌個股。比如週三3644:1624,週四4061:1092,週五4169:1088。成交量也逐步放大,週三1.3萬億,增加了1727億;週四1.55億,增加了2545億;週五將近2萬億,增加了4372億。資金源源不斷的流進來。這跟DeepSeek帶動中國資產重估是有密切的關係的。
我們具體來看看節後三天市場最大的熱點是什麼?就是DeepSeek引爆的AI+概念股。原本就是熱門行業,現在是如虎添翼,比如晶片ETF漲7.79%,半導體ETF漲6.43%,軟體ETF漲16.7%,人工智慧ETF漲8.96%,大資料ETF漲13.76%,新創ETF漲11.1%,機器人ETF漲10.16%,科創100ETF漲6.66%,雲端計算ETF漲13.34%,計算機ETF漲13.35%,至於對應的個股漲幅可能就更大了。
雖然我們現在還缺乏美國的科技七巨頭,但是DeepSeek包括之前的Tiktok,還有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已經逐個逐個的開始冒出來。雖然他們現在還小,相信以後會長大,美國的七巨頭也是從小到大的,特斯拉幾年前還連續虧損了,也是逐步發展過來的。
相信中國的AI+應用領域裡面會出現一個又一個的王者,成為中國股市的有力推動者和中國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推動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高科技股已經漲了一大波,但是現在中國的高科技股我查了一下三十多、二十多倍,甚至十幾倍市盈率有一大把,還沒有被人們發現,還有待挖掘。當然有的已經漲得很厲害,是真是假需要辨一辨,要當心。
第三個話題,怎樣才能使春生行情效益最大化?
那麼我認為需要提前做一些判斷,我講幾個要點:
一個是對春生的時間是二到四月份。春生行情的指數漲幅,我認為主要是重回3200-3500點震盪箱體,現在還剛剛3300點,至少還有兩百點可漲。
然後爭取今年的春生行情突破3500點,至於能不能突破去年十月八號的3674點高點,要走起來看,不要匆忙下結論,還是謹慎點好,但是3500點回到的。
第三,操作上面把它先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就是3200-3350點,就是3200-3500點震盪箱體一半位置。那麼現在已經100點張好了,可能要震盪整固一下,然後去挑戰60日線就3325點。等到六十日先鞏固了,那麼可能3230點關鍵位上面需要反覆的收盤,清洗獲利盤,化解上方的解套盤。
我認為二月份的任務就是把去年年底的收盤指數3351點,把這個缺口完全補掉,就是把今年元旦後的210點的下影線補掉。然後兩會之後,三四月份去再去摸今年k線的上影線。就是3500點了,當然屆時再分析。
第四,熱點是什麼呢?
剛才講了DeepSeek概念、AI+概念。但是最近已行連續的火爆,有十幾家公司澄清跟DeepSeek無關,但是還是20%的連續漲停,澄清公告繼續漲停。行情來了,市場人氣旺盛了,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的。
那麼熱點呢是什麼呢?就是前天高層召開的今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今年工作的三大領域:
第一,國內大迴圈,就是抓內需。第二科技創新,就是DeepSeek概念、AI+概念等高科技,證監會也發了五篇大文章裡面講了七個領域,都是高科技的七個領域。第三個就是產業升級,也就是購併重組了。
如果你的倉位池能夠按照這三個領域佈局,那麼我想跑贏大盤的機會是比較大的。同樣的春生行情,你抓住了熱點,選對了個股,你可能就是牛市。如果春生行情也漲得比較好,但是你沒選對熱點,而且選錯了個股,那你可能還是熊市。所以今後牛市熊市這個問題不要討論了,主要看你抓什麼熱點,持什麼個股,看你自己個人的資金卡漲幅來確定是牛市還是熊市。
從我個人來講,熊市更好,熊市裡面機會才多。牛市裡面機會,你看去年十月八號,大家都認為牛市來了,結果開盤價就是最高價。所以還是熊市,讓人們比較清醒,讓人們發揮你的智慧,聰明才智去跑贏大盤,這才厲害。
第五點就是要關注量價配合來進行波段操作,或者高拋低吸。現在成交量已經1.3萬億、1.5萬億和近2萬億,那麼下週我估計在兩萬左右,那是要橫盤的,2萬億上面的量再增加是比較困難。什麼時候量能跟不上,那麼你就適當的減磅一點,做點高拋低吸。
但是現在春生行情剛剛起來,最大的忌諱就是賣春苗、賣青苗,有的漲幾毛錢,或者剛剛解放打平手,就先出來,結果可能漲了50%甚至翻倍。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教訓,要看時間的,現在是春生剛開始三天就開始賣青苗,這是戰略錯誤。還有現在還在下影線裡面,去年收盤指數還沒收回來是吧,難道哪一年股市沒有上影線的?現在還在下影線當中,一定會收回來,你可以把股票能夠守的牢一點。
第六個原則就是要對高科技甄別,真的假的現在都不知道,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從F10裡面去找一些端倪。因為再過兩個月就是年報公佈期了,所以你手中的個股儘量是真正的高科技,要有核心技術,要有科技創新的含量,要真正的成長性,還要有業績,這樣拿的就比較踏實。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麼你就只能打一槍換個地方,快進快出,避免遭到損失。
冬播、春生、夏歇、秋搶是我總結了三十多年股市的規律,每年春節前都反覆的提醒大家,堅持冬播後必有春收,必有吃飯行情。也是今年一月我喋喋不休,在午評和周平中提醒大家的,但是人們往往健忘。明明冬播以後,都可以把春節期間國內外旅遊所有的消費向股市報銷的,但是有些投資者在春節前總是去尋找這樣那樣的利空,比如害怕10%關稅,實際上這三天市場根本沒有把特朗普的10%關稅當一回事。
所以這是我們以後值得汲取的教訓,堅持大膽冬播的投資者如今喜笑顏開,而春節前看空認為還要跌的投資者,在星期三是不敢進的,星期四也很猶豫,週五看到了快3300點了,很多人去追漲了。你看一天就增加了4500多億的成交量,就是去追漲了。你在成本上至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所以春生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是要不斷的加以總結,而且要對行情中的波動做好準備。然後我仍然認為任何時候都不要滿倉,這樣你的心態就會比較好。
好,以上的意見和分析
僅一家之言供各位參考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謝謝各位的收聽和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