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之後,股市樓市都有點欲揚先抑的感覺,股市剛剛迎來了利好,樓市也在改變,1月27日,廣州市釋出了《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最佳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1、取消120平米住房限購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個通知可謂是打響了新年樓市第一槍!不,是第一炮,因為打對了地方,找到了穩住樓市的關鍵,第一條就是解除了120㎡以上住房的限購。這個措施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要穩住樓市必須得有成交量,有買方的力量進場,那麼買方是誰呢?當然是有錢的人,要讓這個地方最有錢的那部分人能夠不受限制的去購買。
廣州作為一線城市,一般都是90平米的小三房居多,120平米以上就可以算作是低配版“豪宅”了,但是以前是買方力量太大, 所以就限制了,而這兩年樓市供需環境鉅變,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以前是拿著錢搶房子,現在是拿著房子搶著賣。如果再不增加購買力量,樓市恐怕會迎來進一步下跌。
買方力量在哪裡呢?在有錢人手裡嘛,這兩年的經濟環境大家都有數,漲沒漲工資、有沒有被裁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有錢人依然還是有錢的,在二三線城市,尤其是五六線城市,130平米的三房是標配,但是在廣州竟然是被限購的。
老百姓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首先得改善住房吧,住個大三房不為過吧,廣州作為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擁有中國最富有的一批人,但是他們卻被限制購買120平米以上的房子這種政策在當下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讓有錢人有地方花錢, 這是刺激當前經濟的藥方之一,否則他們都出去高消費去了,或者就存在銀行裡吃利息,而我們的房子等大價值商品卻銷售不出去,這不就是咄咄怪事了。不要老是讓沒錢的人去消費,而是要為沒錢的人創造工作崗位,有工作才有收入 ,怎麼才能有工作呢?有錢人盡情消費的時候,就會創造工作崗位,比如房子,從原材料、設計、建設、裝修、家電家居、營銷等等。
有錢人買的房子一般都是比較好的,與此相關的產業鏈也是相比價值較高的,比如裝修更加捨得花錢、用更好的牌子,設計上舍得請更好的設計師,家居家電也更捨得選大牌子,這就會自動帶動高價值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人不就可以分一杯羹了嗎?
讓有錢人直接捐錢是很難的,但是他們願意為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買單,這是有錢人的共性,我們的政策核心是要取消各種限制, 讓有錢人自由消費,讓各種市場主體為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這就是內迴圈,而且是高價值的內迴圈。
要讓有錢人在國內消費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否則就會停止消費或者出國消費,要讓A股的投資者賺到錢 ,否則就會投資外國, 這是一個道理。
廣州這次的力度非常大,不僅僅是對120平米以上的住宅取消了限購,另外三條措施也非常給力,比如第二條,以家庭為單位,以自有住房出租並且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的,購買住房時相應核減家庭住房套數。你不租出去也沒有關係,只要掛牌計劃出售,也可以核減家庭住房套數。
2、還有兩條厲害的政策
第二條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變相取消了限購,你只要想多買房,掛牌出去就可以了,或者租出去,這兩件事情都很容易實現,可謂是打蛇打七寸,找到關鍵了。有些人有錢, 就是想多買幾套,你為什麼限制他呢?以前是因為買的人多,現在人少了,必須得放開。
第三條也給力,商服類物業不再限定轉讓物件。這是取消了交易限制的,愛賣給誰就賣給誰,只要能讓市場流動起來,其實這是對的,因為有人缺錢,要著急變現,如果被限制了轉讓物件, 那麼很可能會賣不掉,或者需要大幅降價,那麼會進一步衝擊市場價格,也會讓原有業主受到極大損失。
廣州這次的樓市新政我認為是非常大膽的,這說明地方其實很瞭解市場,知道癥結在什麼地方,也知道如何開啟這個結,更需要的是自主權,廣州的改變也是因為住建部放權了:
要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
廣州率先響應住建部的政策,相信很快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進來,這對穩定房地產市場有重大作用,廣州的樓市政策不僅僅是從需求端入手,也要“救”開發商,開發商如果倒了,銀行貸款、工程款、購房者的房貸都很難拿回來了,所以還得救開發商:
建立我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推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開發商缺融資,現在對可以給融資的房企直接給出名單 ,然後讓房企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這相當於是直接往開發商嘴裡喂藥了。並且一視同仁對待國有房企和民營房企。
房企的融資問題解決了,購買的需求也放開了,如果和還不能穩住房地產,那隻能開啟印鈔機了,不過我相信這些措施如果落實到實處,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穩定樓市是有希望的,畢竟中國經濟的底子還在,改善型住房的需求還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