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訊息
2月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執行監測協調局釋出2025年春節通訊業務相關情況。2025年春節,通訊業網路執行平穩安全,通訊服務提升最佳化,國內移動資料流量實現較快增長,國際出入境漫遊業務表現亮眼,AI賦能成為創新服務的重要方向。力推最新AI技術普惠應用,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全面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實現在多場景、多產品中應用,針對熱門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專屬算力方案和配套環境,助力國產大模型效能釋放。
(二)券商最新研判
東吳證券:“春季躁動”行情來襲,買什麼?
繼續看好2月“春季躁動”行情。從季節效應看,2月處於經濟資料、業績的真空期,同時新的政策預期開始逐步發酵,流動性改善、活躍資金興起,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是春季做多的黃金視窗期。歷史上,A股2月單月上漲機率及漲幅均處於領先位置:近20年,2月上漲機率達76%,平均及中位數漲幅分別為4.3%和3.2%,無論是勝率還是漲幅都領先其他月份。
外部擾動靴子落地,內部政策預期有望升溫。春節前,“兩新”政策、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利好政策持續推進;然而,受海外高利率、穩匯率訴求增強的影響,貨幣政策出臺預期有所下修。進入2月,預計總量政策的推進與落地將為股市平穩執行提供支撐,降準、降息可能性加大,財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流動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間開啟的背景下,節前偏弱的市場情緒為後續預期的再度修復提供了空間,行情有望“躁動”演繹。
2月,更關注產業趨勢與外需方向。首先,繼續看好科技成長,尤其是強產業趨勢品種。覆盤過去十年春節前後的風格切換,節後60個交易日得益於活躍資金的“重回躁動”,成長風格往往表現更優,建議關注AI與泛AI等方向的強產業趨勢品種,有望具備更高彈性。其次,看好外需板塊此前偏悲觀定價的階段性修復。海外風險緩和,此前定價偏悲觀的外需品種有望迎來階段性的估值修復。第三,繼續看好內需政策催化方向。
華寶證券:春季躁動再臨,不一樣的“啞鈴”佈局
海外宏觀,美國經濟維持強勁,通脹反彈,美聯儲暫停降息。美國2024年四季度GDP環比回落主要受到私人投資回落的影響,美國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四季度企業投資意願偏謹慎,後續大選擾動結束,企業有望增加資本開支。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環比增速上行,指示美國內生動能仍然較強。1月31日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暫停降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重申美聯儲目前並不急於調整貨幣政策。從上半年來看,若後續經濟維持平穩,通貨膨脹率沒有出現明顯的回落趨勢,美聯儲大機率將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不變。
國內宏觀,外生因素推動經濟修復超預期,內生動能仍然偏弱,耐心等待政策落地見效。2024年四季度,政策發力帶動生產加速,且外需“搶出口”效應顯現,推動經濟修復高於市場預期。
耐心等待後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預計2025年政策將前置發力,基建投資等有望前置部署。
(三)券商行業掘金
東吳證券:從電動車覆盤看行情演繹
電動車行情波瀾壯闊三部曲:從主題到兌現,投資分化。
2010年~2014年,0-1純主題投資:訊息催化,漲幅空間1倍,沾邊普漲,特斯拉對映標的領漲;2015年~2017年,1-10初期放量行情:政策推動放量,漲幅2~3倍,供應緊缺環節領漲(電池、資源和材料);2019年底~2021年底,確定性放量大行情:車型推動放量,漲幅10倍,格局好、壁壘高的龍頭成長為大市值公司(電池、材料、核心零部件)。
人形機器人與電動車有十萬億空間,且0-1過程加速,同時投資主線放大至1+N。全球製造業從業人員4億人,生活服務從業人員6億人,按照製造業機器人滲透率16%、服務業機器人滲透率10%,1.5臺機器人替代1個工位,且預計其他領域新增1.5億臺需求,對應全球人形機器人每年新增需求0.8億臺,單臺價格12萬/臺,對應市場空間10萬億元。電動車與機器人均由特斯拉引領,初創公司和人工智慧在人形機器人佈局激進,與特斯拉差距縮小,如華為、英偉達、智元、宇樹等,投資主線從1放大至1+N。
從普漲收斂至繫結龍頭、價值高、壁壘高環節領漲。最看好三個方向——繫結龍頭供應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展最確定,產品效能軟硬體最優,放量最早,特斯拉供應鏈彈性最大。其次為潛力廠商,如英偉達、華為(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授權方式)、智元、宇樹等。壁壘最高的核心環節:零部件來看,壁壘排序滾柱絲槓>感測器>諧波減速器>空心杯電機。產業趨勢和方向:靈巧手方案變化、感測器方案變化。
投資建議上,機器人當前類比2014年電動車,即將量產,開啟10年產業大週期,強烈看好板塊,T鏈首推確定性龍頭Tier1三花智控、拓普集團,Tier2鳴志電器、綠的諧波、雙環傳動等;HW鏈推薦雷賽智慧、賽力斯、富臨精工等;NV鏈推薦偉創電氣、科達利等。
中銀證券:中美大模型競賽推動AI大時代開啟,A股科技資產或迎全面重估
近期全球多款大模型產品釋出,其中DeepSeek系列模型、OpenAI釋出的Operator智慧體受到較高關注。近期的系列大模型創新,有望推動AI普惠、端側AI/智慧體應用加速,帶動AI的廣泛應用。隨著自有創新加強,中國科技自主趨勢愈發強烈,A股科技資產或迎全面重估。
DeepSeek-R1/V3大幅降低訓練/推理成本,推動AI應用普惠化。
端側AI應用提速:DeepSeek蒸餾模型加速本地化部署。基於DeepSeek蒸餾的小模型可在端側加速落地。DeepSeek團隊已開源多個蒸餾模型,覆蓋全尺寸需求。DeepSeek R1開源蒸餾功能後(OpenAI-o1不可蒸餾),可極大加速垂直小模型在各個硬體終端上的應用與繁榮,預計AI PC、AI手機、AI眼鏡等產品功能有望得到快速強化,帶動使用者體驗。
AI Agent應用提速:數字Agent方面,OpenAI於2025年1月23日釋出名為Operator的智慧體,可在網頁端為使用者執行操作,完成餐廳訂位、購買日常用品、預訂比賽門票等任務。物理Agent方面,DeepSeek的系列技術創新,對於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高階多模態處理中,具備很強的借鑑意義。
預計國產AI供應鏈需求會進一步上升,將帶動國產半導體企業投資機遇。中國科技資產面臨產業趨勢與價值重估,或將迎持續上漲。DeepSeek加快了AI應用落地速度,相關科技股價值有望因未來業績展望樂觀而獲得EPS提升;DeepSeek加速AI程序,有望縮短相關標的未來EPS的折現時間,兩方面共同推動中國科技資產重估。
配置方面,推理側算力包括瑞芯微、全志科技、炬芯科技、中科藍訊等;儲存包括兆易創新等;通訊傳輸包括樂鑫科技、龍迅股份;感測器包括韋爾股份、思特威、敏芯股份;AI端側整機包括水晶光電、虹軟科技等;半導體方面,先進製造包括中芯國際;光刻機概念包括茂萊光學、福晶科技等;半導體裝置包括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裝置零部件包括富創精密、江豐電子、富樂德;HBM包括聯瑞新材、華海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