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首屆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北京市第四中學舉辦。論壇主題為“協同發展 共創未來”。在主旨報告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大主題分別作報告。此外,活動還設定專題發言環節、圓桌沙龍環節。各方專家學者為京津冀教育發展分享交流成果經驗、積極建言獻策。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馬嘉賓在發言中表示,為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2024年教育部將重點推動成立基礎教育雄安研究中心、建立京津冀教研共同體、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力度等六項工作。他希望,京津冀三地在推動基礎教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基礎教育的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在發言中表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要幫扶,更要共建共享;不僅要向河北輸入優質教育資源,更要注重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真正形成引領、輻射和帶動的效應。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出席活動,並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首都教育何為”為主題作主旨報告。在報告中,他指出——
2014年2月26日,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如今三地教育協同發展也走過了近10年。
10年來,北京攜手津冀兩地,持續推進教育領域的協同發展,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
10年來,首都教育在推進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上打開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交上了亮眼的成績單。
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更完善
“十三五”以來,首都教育以首善標準推動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結合編制《首都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形成京津冀教育協同“長期有戰略藍圖、中期有五年規劃、近期有行動計劃、當年有工作要點”的梯次推進政策體系。
北京會同津冀教育部門共同釋出“十三五”時期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專項工作計劃,制定京津冀教育對口幫扶專案。北京教育系統與天津、河北簽訂各類合作協議168個。
(2019年6月,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學生在“六一文藝匯演”中表演。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供圖)
北京市成立推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推進教育領域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建立三地對接、統籌協調、工作督促、工作通報、資訊報送、調查研究“六項機制”,進一步加大統籌協同力度,形成更加緊密的教育協同發展格局。
“建三援四” 支援雄安教育發展
北京把支援雄安新區教育發展作為分內之事,以“建三援四”為重點,對接雄安新區並簽署教育發展合作協議。兩地聯合組建工作專班,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倒排工期表,盡全力推動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三所“交鑰匙”學校開工建設,已於2023年9月開門辦學。北京三所學校選派執行校(園)長,堅持以高質量協同育人為目標,注重傳承,從課程規劃、校園文化等方面夯實教育質量,推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未來之城”老百姓教育的獲得感。
(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教委援助河北雄安新區首個專案啟動,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掛牌成立。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北京先後實施兩輪“援四”辦學,安排北京市第八十中學、中關村三小、朝陽區實驗小學和六一幼兒院對口幫扶雄安新區四所學校。北京市每年為每所學校提供200萬元專項經費支援。四所幫扶學校採取長期選派、短期交流、設立教師工作站等方式,派駐援助管理人員和教師團隊,與當地幹部、教師一起做事、深度參與、共同成長,將北京的辦學理念在雄安校區落地、紮根、生長。各校採取組建名師工作室、輸送專家團隊、安排來京跟崗培訓、送課到校、教學教研指導等方式,對雄安校區幹部教師開展培訓指導,確保受援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提升,為當地居民辦好“家門口的北京名校”。
在兩地幹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援助學校雄安校區總體上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效果,在辦學理念、制度建設、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工作、德育工作、課程建設、硬體建設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知名度不斷擴大,區域輻射力不斷增強,讓雄安的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優質教育。
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北三縣延伸佈局
北京市教委與廊坊市政府簽訂《關於北三縣地區教育發展合作協議》,指導通州區持續推進與廊坊北三縣教育協同發展,圍繞教師跟崗培訓、學校“手拉手”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每年組織北三縣近百名校(園)長、管理幹部、骨幹教師來京跟崗研修。北京專家教師赴北三縣送教講學,有效提升北三縣教育教學水平。
在同三河市合作過程中,北京還成立了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和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逐漸探索形成了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北京實驗學校、北京潞河中學與三河市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委派優秀幹部在三河校區進行全方位管理,並擔任三河校區黨支部書記、校長,積極將北京先進教育理念輸入到三河。兩校成立時間儘管不長,但已取得不少辦學成果,正逐步向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典範學校邁進。
(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和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兩所學校掛牌儀式現場。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截至目前,北京與津冀政府及教育部門簽署基礎教育合作協議13項。北京景山學校、北京五中分校、八一學校、北京八中等北京優質學校在河北多地建設分校。北京30餘所中小學“手拉手”對接幫扶河北省23個教育貧困縣。線上線下培訓幹部教師5.4萬餘人,安排學校管理幹部及骨幹教師來京跟崗學習近5000人。選派4300餘名北京專家教師赴河北送教講學,受益學生十餘萬人。開展“老校長下鄉”活動,組織數十位北京知名老校長到河北農村學校助教,授課300多課時,聽課1.2萬課時。京津冀13所學校成立美育聯盟,長城沿線14所學校聯合組建長城教育聯盟,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定期聯合開展冰雪運動、校園足球、青少年閱讀等活動,充分促進了京津冀師生的交流融合。
打造新場景 持續推進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下一步,北京按照《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將立足區域差異,發揮共同優勢,強化區域協同聯動,努力拓展新領域、探索新賽道、打造新場景,持續推進基礎教育協同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北京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推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
一是持續推進雄安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將結合雄安新區建設時序,透過派駐優秀管理團隊、加強資源共享等,實現基礎教育領域各學段全覆蓋服務。繼續支援“建三”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協同保障幼兒園、小學、中學辦學。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落實好“援四”學校(幼兒園)新一輪援助計劃。
二是持續推進北三縣教育優質發展。持續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北三縣教育協同發展,採取合作辦學、遠端教育、網路資源共享等形式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升教育交流合作精準度和實效性,讓更多師生受惠受益。京津冀三地支援通武廊12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及特教聯盟、幼教聯盟,透過校園文化建設參觀、學校特色活動展示、最佳化課堂教學、學生藝體比賽、教育科研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三是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北京將持續開展京津冀幼兒園及中小學教師、校(園)長掛職交流、共同教研、互訪互學等活動,共享教育實踐基地等資源,依託北京教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等開展基礎教育師資培訓,提升幹部教師素養和能力。充分發揮北京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採取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結對幫扶等方式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推進張家口、承德等環京地區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協同提升區域教育水平。積極推進“京津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聯盟專業支援專案”,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共享,面向教師學生開放。推動班主任共同體建設,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合作,聯合開展文化交流等活動。
文字:趙翩翩
編輯:蘇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