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選右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之前看過一個令人特別窒息的新聞。
孩子生日當天,本以為可以收穫驚喜,結果卻被結結實實地驚嚇到了。
在爸爸拿出蛋糕的那一刻,孩子還是很開心的,可等他開啟盒子,卻徹底崩潰了。
只見蛋糕上赫然寫著:“地球一日不毀滅,你都要去做作業。”
上面還立著數學書、語文書、英語書……
看到這樣一個蛋糕,孩子顯然是被嚇壞了,當場就大哭了起來。
而父母看到這一幕,卻覺得很好笑,特意拍下照片發到了網路上。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我想,此時此刻,這應該就是孩子內心最大的感受了吧。
他也許不會表達,但他一定深有感觸。
在多年的一線諮詢中,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是很難做到與孩子共情的。
孩子究竟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在意什麼、害怕什麼,做父母的根本不瞭解,也不去了解。但他們會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思維認知去判定孩子的需求,並對此深信不疑。
比如上文中的父母,給孩子準備的生日蛋糕,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他們會覺得,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是為人父母應盡的義務,即便孩子不願意,父母也不能馬虎大意。
但成年人和孩子的世界,從來都是不一樣的。
父母所關注的,好像永遠都是那個未知的將來。
我們會本能地恐懼孩子將來考不上好的大學,找不到好的工作,過不上好的生活……
因此我們才會時時刻刻盯著孩子,怕他懈怠,怕他學壞,怕他脫離自己的預期。
但孩子卻遠比我們活在當下,也遠比我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能在過生日的時候吃到一口小蛋糕,收到一份小禮物,再沒什麼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可就連這種簡單純粹的快樂,都已經成為了奢侈品。
類似這樣的“鬧劇”,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上演。
而一次又一次的對抗拉扯,也逐漸在雙方心中形成了兩個刻板印象:
孩子覺得父母根本不愛自己;
父母覺得孩子實在太不懂事。
隔閡便由此產生。
許多父母,對孩子充滿期許,但那些期許裡其實多少是帶著私心的。
比如希望孩子聽話懂事,是覺得這樣自己可以更省心;
比如渴望孩子考上好學校,是因為自己曾經留有遺憾;
比如希望孩子工作體面,是因為這樣在親戚前更有面子……
也許在有些父母看來,這樣的小心思無可厚非,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
但孩子卻能清晰地感受到。
曾有一個孩子這樣告訴我:
父母對我的所有關心,都是帶著條件的。
有時候他們會問我玩得開不開心?看起來好像很在乎我的心情。
可每次當我興高采烈地向他們分享喜悅時,他們總是聽不了幾句就迫不及待地問我,什麼時候開始學習?
原來他們根本不在乎我是否開心,只是希望我能好好學習。
電視劇《親愛的小孩》裡,有一句臺詞:
“大人們老說小孩子不可以撒謊,他們明明都說愛我,卻總在騙我。”
我們總說孩子什麼都不懂,但其實真正不懂的是我們自己。
一味地強迫孩子,非但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還會扼殺孩子的表達欲和探索欲。
我問過很多孩子,為什麼不願和爸爸媽媽說話。
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
他們太煩了;他們太強勢了;他們根本不理解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句話:“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看過一個故事。
在某健身房的走廊裡,小男孩趴在地上,打滾哭鬧。
此情此景,相信大多數的父母看了之後都無法忍受,一定會大聲責罵孩子或將孩子直接拖走。
但小男孩的媽媽卻沒有這麼做。
她和孩子一樣趴在地上,讓自己的頭和孩子的頭連成一個水平線,連鼻子也碰到了一起。
神奇的是,孩子的哭聲漸漸降低,變成了耳語。
兩三分鐘後,孩子和媽媽一起站了起來。
孩子拉著媽媽的手,平靜又快樂地離開了健身房。
一場危機,就這樣被媽媽用愛的智慧巧妙化解。
這就是“共情”的神奇力量,而共情的提前,就是愛。
只有你發自內心地愛孩子,你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他的感受,擔心他的擔心。
從而真正地理解他、接納他。
優質好課
免費領取
已新增過曉敏老師助理的家長
可聯絡任一助理回覆關鍵詞“資料”領取
未新增過的家長請掃下方二維碼領取
《親子溝通,青春期父母必修課》
《父母早知道,讓孩子遠離抑鬱》
《青春期網路成癮10大因子自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