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老師告訴團長,她當老師沒多久,就聽到了三十年來最多的“八卦”。學校簡直就是最大的秘密“情報站”。
家長們也是在聽孩子說起同學家裡的事後,才猛然意識到,自家孩子有可能也在學校到處當“大喇叭”。家裡那些事,全在學校流傳。
第一種,孩子不清楚哪些是隱私。
浩浩剛上小學沒多久,就從學校帶回家好多“八卦”。浩浩媽媽說,她光是聽都已經替對方家長尷尬了。
輕則誰的媽媽有腳氣、誰的爸爸腋下長了很長的“鬍子”;
重則誰的父母分居了鬧離婚、誰的家長喝醉了會“發瘋”。
孩子們不但在學校到處爆料,興趣班也是他們的“廣播站”。
教聲樂的林老師分享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一個小女孩來上課,每次都是爸爸接送,結果那天是媽媽送的,林老師隨口問她怎麼回事,她說爸爸尿床了。
林老師只能假裝沒聽見,但後來每次看到小女孩的爸爸都會想笑。
這只是冰山一角,林老師說她已經知道了A同學的爸爸每天刷短影片看別人跳舞、B同學的媽媽為了治療口臭在吃中藥、C同學的爸爸在家只穿個三角褲、D同學的舅舅是個“單身狗”、E同學的爸爸股票賺了八十萬......
第二種,只看到表面,但是自己“腦補”了。
“我兒子的老師和我聊天,說他在學校到處說自己媽媽是個‘好吃嘴兒’,每天趁他睡著,就躲在房間裡吃宵夜、啃鴨脖......”
被兒子形容得好吃懶做,這位媽媽哭笑不得,“我給他打了招呼,請他以後去學校宣傳,我也要每天辛辛苦苦上班的。”
有時候孩子看到一個事情,只會用有限的認知從表面判斷,再經過一些加工和“腦補”,事情就更說不清楚了。
祁老師當了十多年班主任,被迫“收集”了不少學生的家庭隱私。
“爸爸很懶,天天在家躺著,以前是回家就看電視,現在是回家就刷短影片。不愛乾淨,不洗澡,腳臭,只會煮泡麵......”這些是祁老師最常聽到的“情報”。
更離譜的是,有一次她班上娃娃說,媽媽在家抓蛇來吃。後面她開玩笑地問家長,結果,家長是在吃小鰻魚乾。
某學校組織研學秋遊,一個人要交將近300元,有家長看了行程覺得沒必要去,就不想給孩子報名,說拿這個錢帶他去遊樂園。
結果小孩拿家長的手機在群裡發語音:老師,我爸媽不讓我去,他們說太貴了,我們家沒錢。
第三種,編造故事,純是胡說八道。
隱私被爆料家長們固然很慌,但很多時候他們從老師口中聽到的轉述,一聽就是孩子在“滿嘴跑火車”。
“兒子給我說他同學的爺爺是億萬富翁。”
“我媽媽今天過生日,她已經100歲了!”
“我家的錢和玩具都在客廳,你可以來拿。”
祁老師認為,小孩子不是故意撒謊,只是喜歡胡說八道。
這類謠言被當做隱私曝光後,家長們頂多覺得難堪,但沒什麼實質危害,不會造成大的負面影響。
小學到初中的孩子,正處在好奇心爆棚、又急切想融入群體的階段。
孩子們很熱衷互相爆料家裡的事,並且頻繁地交流其他同學家裡怎麼樣。
教語文多年的彭老師認為,孩子有時候說自己家裡的事是缺乏隱私意識,就是上面我們討論的第一種情況。但老把家裡的事往外宣揚,背後可能還有更復雜的緣由。
一方面,想炫耀,透露自己家底殷實。
彭老師是在某國際學校教學,她在當班主任時,聽到班裡同學到處在傳,某行業巨頭的孫子在他們學校。
結果她上課的時候發現,班上的一個男生在和別人說自己是那個“繼承人”。原來“傳言”來自於當事人。
在學校,家庭經濟狀況往往是孩子最大的 “社交資本”。
一旦他們知曉自己家底殷實,和別的同學聊天時發現差距,知道自己住的房子更大、開的車更豪華,甚至父母的職業說出來會被同學或者老師投來不一樣的眼光,他們難免會湧起強烈的分享欲。
從心理發展角度看,兒童處於自我認知與外界評價緊密相連的階段,物質層面的富足象徵著一種身份標識,如同校園裡無形的 “榮譽勳章”。
孩子們年紀小,想法比較單純,就天真地以為將家中存款和生活場景說出去,能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人物。
另一方面,想惹人關注,得到重視。
一些孩子在學校比較內向,不像其他同學要麼成績拔尖、要麼家底殷實、要麼性格活潑,為了打破這種忽視,家庭隱私可能就成了他們的工具。
“他們會和老師聊家裡的情況,包括父母離婚這種。”
彭老師說,很多同學家裡的隱私,除了從班級其他同學口中得知,一部分是他們自己來找老師說,還有一部分會寫在作文裡。
有些孩子的家庭關係確實比較緊張,可能存在家人生病、父母不管自己等情況,他們期望藉著曝光這些隱私,收穫老師的同情與同學額外的關懷。
老師們也會在瞭解情況後,多鼓勵,平常會多關注這些同學。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無意洩露,但是被誘導提問的。
如果同學和老師有心去打探,孩子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可能會無意識地如實回答家裡的情況,比如父母的特殊工作、家住哪個地段等等。
另外就是在校外,有些培訓機構會給孩子送些小禮品,讓他們留父母的電話,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是洩露隱私。
被大人視作隱私的東西,在孩子的眼裡,分享出去看到同學們覺得新奇的樣子,不知不覺就剎不住車,越說越多了。
而且孩子們會互相模仿。如果看到其他同學透過分享家庭隱私獲得了關注,自己也會這樣做。
從認知能力來講,他們還沒法像成年人那樣,清晰劃分“能說”與“不能說”的界限。
第一,家裡的日常,要宣告哪些是不能說的。
孩子天天在家看到的生活場景,他們並不知道哪些是不可以告訴別人的,比如爸媽聊天的內容、長輩的特殊習慣等。如果沒人告訴他們這是隱私,他們就理所當然覺得能當談資。
“我女兒把我和她爸在家裡說老師的話全翻給老師聽了,搞得我很尷尬。”
田田媽媽說女兒在學校搞活動,她看到女兒沒有單人照,就跟老公說,怎麼每個小朋友都拍了照,就我們家沒有,是不是老師對我家孩子有意見。
然後,田田就跑去學校問老師,是不是對她有意見。
所以大人在家討論事情,不能毫無顧忌,要麼避開孩子,因為你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就聽見還說出去了;要麼發現孩子聽到了,就一定要宣告,這是我們家的秘密不能告訴外人。
第二,對有隱患的隱私,要強調嚴重性。
日常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敲警鐘”。
因為孩子也知道家裡的門鎖密碼,或者父母的銀行卡密碼不能亂說,但是如果有心之人“套路”,他們未必會堅持設防。
“一定要給孩子強調,如果門鎖密碼被別人知道了,孩子會被抓走、被拐賣,永遠見不到爸爸媽媽;如果銀行卡被壞人把錢全部取出來,就沒有錢上學、吃飯了。”
很多家長平常也會做好示範,比如拆完快遞,當著孩子面,用黑筆塗掉單號、剪掉面單上的關鍵資訊,還要時刻唸叨——這些都是家裡的隱私,如果讓別人知道,壞人能順著找來。
在外遇到掃碼送禮品的,更要帶著孩子果斷拒絕。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就會養成習慣。
第三,教孩子合適的分享。
部分家長害怕孩子亂說,就不讓孩子和同學交流,直接“一刀切”。雖然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但也阻礙了孩子的社交。
胡胡媽媽是這樣做的,她會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他可以分享的部分,比如暑假帶他去哪旅遊,是可以分享的,像家裡哪個親戚生病了,是不能說的:“家庭住址、電話、各種密碼,我經常都會強調這是隱私。而有些沒必要讓他知道的,比如存款多少,我直接就不會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