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裡,媽媽的臉上總是缺少笑容。為什麼媽媽看起來不快樂?本文作者回憶自己和母親的相處,發現媽媽不快樂的根源,藏在東亞文化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背景裡。禁止快樂、禁止享受,似乎是我們文化的底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妙黛有言 (ID:miaodaiyouyan )
文丨妙黛 編丨袁梓曦
被掃興,被潑冷水的成長方式,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所以很多人,童年的陰影換來半生潮溼。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中國人甚至東亞文化,都非常有意思,處處充滿了擰巴和矛盾。
我們習慣了嘴上說著“天天開心”“永遠快樂”,但是骨子裡卻又覺得“輕鬆是罪,快樂是惡”。
今年上海萬聖節紅出圈的那英模仿者“這英”,講述自己“被掃興”的長大經歷。
就連吃一個蘋果,都要躲在被窩裡吃。
在學校裡就是被老師欺負,同學嘲笑的窩囊廢。
被父母 PUA ,這麼大的人,每個月工資都乖乖上交。
她的故事,讓很多網友共情:
“我考了第三名,父母就會說,才第三名而已,高興什麼”;
“我跟父母分享美食,他們說,吃肉了不起的,我們連肉都捨不得吃”;
“不給他們買東西,他們陰陽怪氣說別人家孩子。給他們買東西,他們說你浪費,把你罵個狗血淋頭”。
禁止快樂,禁止享受,似乎是我們文化的底色。
就在今天,知乎上又有一個熱門的問題:為什麼媽媽總是悶悶不樂,還輕而易舉奪走全家的快樂?
有一位網友說,記得那次全家的旅行,原本應該是放鬆和歡樂的時光。
但母親,彷彿一個審判者,處處尋找著瑕疵。
她對酒店的床鋪挑剔,對景點的人潮喋喋不休,甚至我多付出的那一塊錢,都在她的眼中成了無法容忍的浪費。
這種行為,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全家的快樂。
我們回家的路上,沉默佔據了空氣,彷彿所有的話語都在母親的陰影中喪失了力量。
“那一刻,我意識到,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種深植於她心中的信念,使她堅信自我犧牲是一種美德,快樂是不應被允許的。”
快樂要被潑冷水,快樂要被剝奪,是我們很多人的習得性無助。 而東亞文化裡的媽媽,往往是快樂的剝奪者。
在一座充滿過往回聲的房子裡,母親總是以一種幾乎看不見的憂傷包裹著自己。
就連家裡洋溢的歡笑聲,也像是在她心中投下沉重的陰影。
母親的笑容,就像是被時間遺忘的照片,總是缺少生氣。 而家人的快樂,似乎在她看來,也需要被一種難以名狀的愧疚所平衡。
在隨處可見的角落裡,有一個家庭,外表和睦,內裡卻流淌著難以言說的痛楚。
這個家庭的母親,是一個絕對的“懂事”女人,她的生活像是一部默劇,動作到位情感缺席。
這種矛盾,源自一個看似簡單卻異常複雜的詞——愛。
愛,在她的成長經歷中,是一個奢侈的詞彙。她從未學會如何索取,因為她的父母從不施捨。
愛,對她來說,是一筆生意,享受必須以自苦為代價,才不至於讓她感到罪惡的蔓延。
她對別人的好意和幫助,總要找出瑕疵,用責任和義務來掩蓋那顆渴望關懷的心。
她不懂得,真正的關愛是無條件的,是不需在乎外界評價的自由。
旅行中的吹毛求疵,餐桌上那多出的一塊錢,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問題在於,她心中那座堅不可摧的牆,是用年復一年的拒絕和自我犧牲築成的。
在她心中,享受和幸福總是與罪惡聯絡在一起。她看不見自己的價值,也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因為一切都必須付出代價。
小時候的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問自己,母親的快樂到底藏在了哪裡?
是不是在某個孤單的午後,隨著暮色被鎖在了老屋的櫃子裡,再也沒有人去翻動過?
她來自一個傳統的家庭,一個快樂被視為不務正業的家庭。
在那裡,母親學會了忍耐,學會了犧牲,更學會了把快樂看作一種奢侈品——那是別人的,永遠不屬於她的。
我記得每當她嘗試去享受生活的時候,總是要搭配著自責和痛苦,好像只有這樣,她才能在心裡找到一絲平衡。
這樣的母親,生活中處處流露出的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和對他人需求的敏感。
我們家裡的氛圍,總是不知不覺地被她的這種情緒所籠罩。
她的快樂,似乎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只在她認為我們做得“對”的時候才會短暫出現,而這“對”的標準,往往充滿了犧牲和壓抑。
在她的眼中,我們或許永遠做不到完美。
每一次的家庭聚會,每一次的小小慶祝,總會在她的一聲嘆息中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那些原本可以開心的時刻,總會在她找出的一點點瑕疵中化為泡影。
於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用她的方式去看待快樂——那是一種奢侈,甚至是一種負擔。
如今,母親依舊是那個永遠不快樂的人。 但我開始明白,這並不完全是她的選擇。
她的憂鬱,她的不滿,乃至於她對快樂的恐懼,都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教育背景。
我開始嘗試去理解她,去解讀那些年我們看似被奪走的快樂。
我知道,如果我不能打破這一代代傳遞下來的惡性迴圈,那麼同樣的故事,將會在我的孩子身上再次上演。
我們看到,“母親”並非孤例,而是代際傳遞下的一個縮影。 她的教養和她的環境告訴她,‘懂事’和‘自我犧牲’是女性的美德。
她不懂得如何表達願望,如何享受生活,因為她害怕成為負擔,害怕被視為自私。
她甚至將這種信念無意識地傳遞給了我們,使得全家人都活在一種無形的束縛中。
這不只是一段關於母親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我們文化中某些不健康信念的反思。
我們的社會往往教導女性要克己復禮,以至於她們忘記了自我享受的權利。
母親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這樣的信念是如何一代代傳承,如何深深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理和行為。
我們都是生活的俘虜,也是情感的逃犯。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女性不僅要扮演好傳統角色,還要應對職場的競爭與挑戰。
我們常常在兩難之間掙扎,內心深處的渴望與社會角色之間的衝突,使得我們即使在“享受”的時刻也感到內疚和焦慮。
這種從小到大積累的“快樂有罪”心理,如同一道隱形的枷鎖,限制了我們表達真正自我的勇氣。
我們的快樂,好像總得到社會和家庭的許可,才不會感到愧疚。
只有當社會環境變得更加寬容和鼓勵個人表達時,女性才能逐漸擺脫內心的負擔,找回自我的價值,讓快樂變成一種無需辯解的自然狀態。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