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本質》是本好書,我買了6本,請主管們都認真學習。
做生意,都希望賺錢,錢怎麼賺,其實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答案。
上個世紀80年代,誰敢做生意,不怕被人說成是投機倒把,就能賺錢。
然後呢誰有關係,抓住一波雙軌制轉移浪潮,就能賺到第一桶金。
慢慢企業都起來了,把各個賽道都填滿了,開始搞質量管理,搞品牌營銷,搞企業戰略,搞投資融資,管理水平逐步趕上世界水平,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也出來了。
現在呢?——要拼創新了。
產品要創新,營銷要創新,那麼商業模式也要創新。
今天創新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得有方法論。
周宏騏教授的書就給了我們一套完整清晰的方法論,讓我們在進入一個新市場的時候,有章可循。
大廠出來創業的人,尤其要看一看這本書,因為第一章就回答清楚了一個問題?
何為管理?何為經營?
做生意需要經營思維,要害在於整合優勢資源分錢,這才是賺錢。
做業務才是管理思維,主打預判潛在風險避免虧錢,這才是省錢。
大廠出來的人,往往擅長的管理,並不理解如何用生意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甚至會很僵化按所謂的原則法則去執行,而沒有思考一件事如果能做成,需要哪些牌,為什麼大家願意坐在一起打,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職業生涯裡,更多是思考如何管好事情,管好人,但是生意是老闆思維,要理解錢是怎麼流動的,應該如何分配,學會分錢才能做大。
管理者不是能力不足,是自己的身份天然決定了你坐在拿錢解決問題的位置,而不是分錢讓別人為你乾的角度。
角度不一樣,做事的格局就不同,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普通人能看到賺錢方向,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生意,生意是要變成具體的業務定位的,做什麼產品,賣給誰。
有經驗的人,能把業務搞定,因為他知道誰能做這些事情,如何分工,但不一定能做老闆,老闆能把做事的人都變成利益共同體。
高明的老闆,不僅僅是懂分錢,捨得分,而且懂得設計更高明的業務系統,讓客戶樂意消費,讓運營成本比同行更低,這樣才能賺到經營思維帶來的利潤。
就像我做秋葉寫書私房課,一口氣辦了31期,很多同行看我做得不錯,也模仿跟風,但說實話,招個兩三期,就搞不下去了。
為什麼?
就是他們和我一樣,看到了寫書出書是一個細分市場,而且支援高客單價客戶,但是他們不明白我是如何解決業務成本的。
因為寫書是必須陪跑的,出版社的編輯肯定不願意給新手作者陪跑,因為耗時耗力不划算。
這樣很多有潛力出書的人因為得不到幫助就不能圓夢,問題是我們為什麼願意做這件耗時費力的事情?
因為我們養得起全職指導老師。
怎麼養?
我們秋葉有需要不斷更新的暢銷書系列,必須養會寫書的人,稿費可以支付他們的基本收入,這樣他們拿出富餘時間指導學員,等於在公司內部多賺副業收入,我省了養編輯的開支,皆大歡喜。
因為有這個成本結構,所以我們才能持續招生做好服務,這個是競品無法模仿的。
畢竟有能持續動銷的暢銷書,是非常非常小機率的事件,出不起這個成本,就得自己頂上,長期做就容易透支,產品自然難以為續,我是靠團隊打,反而可持續。
所以你看看,我們給學員出的書,已經267本了,就是因為我設計了一個體系,不單獨依靠我的個人能力,按周教授的說法, 雖然規模不大,我也算是有一點經營思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