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一小時就寫了6個字,我真的快頂不住了。”
一位媽媽跟我哭訴。
他兒子四年級,近來問題越來越多。以前考試還能拿個90多,現在每天全力抓學習,也只能考70、80分。
老師佈置作文,題目幫他分析了,寫作角度、分哪幾部分,也都和他確認了,結果他一小時就憋出6個字。
“做作業,在旁邊看著就還能做,但你只要不守著,他能把那橡皮給戳通!”
情緒上來了,她罵孩子會罵得很兇。但她說,她兒子就跟“樹”一樣,一動不動,也沒回應。
“樹還有皮,我有時覺得他怎麼‘沒臉沒皮’的。”
而更讓她心態崩潰的是,鄰居家孩子跟自己孩子同校同班,狀態卻和他兒子完全不一樣。
家長並沒怎麼操心,孩子自己就成長得很好。
“從來不強制他學習,更別說像我這樣守著。但他孩子就自己很主動地要學,考不好還哭。奧數還拿獎......有時候就是命。”
很多家長花了大量心力、財力在孩子身上,卻收穫無幾(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反觀一些學霸家庭,好像孩子都是高自尊,又自律,根本不用監督,自己就有目標,自己就知道努力。
時間長了,很多家長難免懷疑:學霸是天生的嗎?有些孩子是不是再怎麼教,都很難成才?
美國《時代》週刊曾做過一期觀察,那些發展很好的孩子,確實多半是“放養”。
但這只是一部分事實,並不是全部真相......
“放養”不是選擇題
而是比重和質量問題
我們經常聽學霸父母說,“我很少管孩子”——那是不是我們也像他們那樣“放開手”,孩子就能越來越好?
顯然不能。
如果把學霸比作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放養”只是你看到的,它迎著陽光肆意生長的部分。而在你看不到的地面之下,還有著發達的根系、肥沃的土壤。
在《小日常,大奇蹟》一書中,做了很清晰的劃分,叫做:放養、自養和寄養。
自養——顧名思義,就是家長自己帶、自己教。
通常是很多家長用來守著孩子做作業,照顧孩子吃喝拉撒的那部分;學霸家長通常會把精力更多花在早期培養孩子的底層能力上(比如,親密關係、通識教育、思辨力、專注力等)。
寄養——是我們把孩子委託給別人(學校、機構、社會,或者長輩、阿姨等)。
比如,我們把孩子送去上學,給孩子報培訓班,把他放到夏令營,或者直接請長輩看管等。
放養——是完全任由孩子自由活動、學習。
像孩子自己閱讀、完成作業,自己玩玩具、發呆、畫畫、搞“發明”等,都可以稱作“放養”。
這三部分加起來,才構成對一個孩子的全部養育。
這樣一劃分,你就至少會有2個洞見:
1、再“放養”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會有自養和寄養孩子的部分(沒有絕對的“放養”)。
2、不同家庭,因為育兒觀念,時間、精力、資源的不同,自養、寄養、放養的效果、分配比重會各有不同。
“放養”從來不是一道“是or否”的選擇題,而是分配比重和執行質量的問題。
我們看到的“學霸都是被放養長大的”,真相實際是:
這三種養育模式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高效率、高質量執行,才造就了部分孩子的“學霸”特質,才讓他們的父母,能夠把自己解放出來——
實現高質量的“放養”。
高質量地自養、寄養
培養孩子自驅力
《小日常、大奇蹟》的作者王瀟,是一位精英女性。她既有自己的企業,又有自己的寫作事業,同時還追求高標準的自我成長。
可以想象,她能分給孩子的時間很少。
但她確實又把女兒培養得很好——不光是學霸,還是壁球冠軍,還自己開畫展、設計產品,組建小朋友的自律小團體。
除此之外,她和女兒還有著融洽的親子關係。
同樣一天24小時,她怎麼能做到這麼多呢?
從她的育兒分享中,我們可以窺見,很多學霸父母是怎麼付出有限時間(很多時間在“放養”),就培養出優秀孩子的。
而就這點來說,即便作為普通父母,他們的視角和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在這本書中,王瀟告訴我們:她會用三種養育方式,去規劃孩子的五種時間。
她認為,孩子終究是要離開大人和原生家庭的,需要自己學會掌控時間、自己做每一個關鍵決策、自己面對生存和社交。所以,在養育的每一天裡,她都在為孩子的離開和獨立做準備,都在培養孩子“自動巡航”的能力。
比如,在寶貴的自養時間裡,她認為養育的質量,比絕對時長更重要。
她不會一直去抓學習、生活的細枝末節,而是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去影響孩子。
比如,她擅長畫畫,就會每週安排一個時間跟孩子“交換畫畫”;孩子爸爸擅長數學,週一到週四,都會有父女倆的親子數學時間。
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去自養,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閃閃發光”,成為榜樣。
另外,在能解脫自己的寄養部分,她會把心思花在如何為孩子找到更適合的寄養資源上。
比如,制定“家庭會議制度”,去調動家人合作育兒;利用“興趣班考察清單”,幫孩子找到更靠譜的機構;建立“兒童時間管理體系”,幫孩子明確方向、規劃好時間等。
她為孩子規劃的五種時間是這樣的:
健康時間——幫孩子愛上運動、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好玩時間——讓孩子長存好奇,給孩子自由呼吸的時間和空間;
生存時間——讓孩子掌握方法,克服逆境,變得自律、堅韌(比如,完成好學業);
成就時間——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核心競爭力,變得自信、強大(比如,發展持續的特長);
心流時間——讓孩子全身心投入,變得專注而高效。
她用這五個領域的目標去牽拉,倒推孩子在某時某刻,應該由誰陪著(或者自己)去幹點啥。
而當有了這些高質量的自養和寄養後,孩子能“放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多——
有好的習慣,好的能力,有好奇心,有韌性,有自信,有專注力......孩子就會有好的自體感,好的自體感又會催生出強大的自驅力,自此進入良性迴圈。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學霸孩子都在被“放養”。
但事實是,“放養”只是那個結果。
人家的“好鋼”(時間、金錢、精力),早都用在了刀刃上。
真正敢放養的父母
都在用“場域育兒法”
最後,“放養”似乎是最好操作的——不就是“甩開手,隨他去”嘛。
但學霸父母的“放養”,真的是讓孩子愛幹嘛就幹嘛?
這背後也有大智慧。
要做到真正“放養”,你得先排除自己內心的不安:
孩子安全嗎?和孩子接觸的人靠譜嗎?沒有人盯著,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嗎?他會把時間花到讓自己有收穫,而不是讓自己越來越“down”的事情上嗎?
為了解決這些,王瀟在書中也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叫“場域育兒法”。
“場域”這個詞,來自社會學,指的是人們所在的物理環境、他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
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會被“場域”影響。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域下,會受到不同的影響,做出不同的事情。
也就是說,場域有著無法言說的“氛圍與氣質”,它直接作用於孩子的行為。
在“場域”裡面,大人不需要對孩子做額外的管理和要求,只是自然地向孩子傳遞正向的資訊,孩子就會跟著來。
比如,當你們全家都愛刷手機,總是抖音開很大聲,那孩子就會覺得吵鬧一點、不尊重別人也沒關係,玩手機躺平也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你們都可以,我不可以,那你反而是在剝奪我的權利。
相反,如果家人都愛看書,家人都愛運動,家人都很有時間觀念,那他就會不自覺悄聲細語,或者感覺自己如果不動起來,就會很“不合群”。
所以,你很忙,你很不滿,不是嘮叨孩子你趕緊去做什麼事,做什麼樣的改變。
而是,你先有點兒你期望他的那個樣子,哪怕是一起努力。
養育孩子,就是重養自己。
家長要學會只為孩子付出有限時間,同時發展自己。
(如果你總對孩子還抱有更高要求——)
這不是奢求,而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