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歷均虛構 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
初始設定
小瓊,普通家庭獨生孩子,全家年收入加起來20萬RMB出頭,二線城市,家裡攢了兩三百萬左右的存款。
小瓊父母都是體制內的公務員。留學,對這個進入小康的家庭來說,還是個遙遠的概念。北美留學和歐亞留學有什麼不同?留學需要準備哪些背景材料?小瓊留學究竟想學什麼?都是未知數。
但小瓊和家裡人已經達成一致:小瓊扛不住國內教育的卷,又是那種腦子有點聰明但不多、考試屢戰屢敗的型別,於是想試試轉個賽道。
小傅,開局就出生在羅馬,父母都是企業中高層,年收入少說60萬RMB往上,住在一線城市。和小瓊一樣,小傅也是家裡的獨生孩子,也是屬於那種有點兒小才能,但卷不過天賦滿點雞娃的那種型別,所以家裡早早確定了要把小傅送出國。
雖然還不知道小傅以後具體的方向,但父母對小傅主打一個全面發展精英教育,沒準哪個就能用上呢!大提琴、馬術、高爾夫,名師奧數班,孩子不是海淀雞娃那塊料,也得先雞起來再說;英語,更是讓小傅從小歐洲美國港澳到處夏令營+外教一對一全英教學,培養起來的。
而今天的這兩位主人公,小瓊和小傅,從留學之路一開始,就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
開局即地獄:高中/初中擇校
原始難度:⭐⭐⭐⭐
氪金後難度:⭐⭐⭐
到了選校階段,小瓊和家人自然先打量起了市裡不錯的公立高中國際部,也考慮起了體制內出國兩手抓。
畢竟,本市冠著各種英文譯名的“國際學校”,在小瓊和家人眼裡看起來都相似得陌生。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國際學校動輒二三十萬一年,而相比,在小十萬左右的公立學校國際部,是對於小瓊家最“划算”的選擇。
最後,小瓊還是鎖定了當地口碑不錯的普高沒開幾年的國際部。學費一年在13萬左右,確實比高階國際學校便宜不少;基礎設施又比普高好一些,訪校日時試聽的外教公開課聽著也靠譜。
於是小瓊報名了入學考試,靠著中不溜兒的成績就進了。
而小傅呢,父母早早地在圈內海淀媽媽人脈之中打聽,最終把目標鎖定到兩個:一個是國內最早一批一體化、國內國際雙軌制升學,連續數十屆斬獲美本TOP10offer某老牌國際學校;
cr. 小別離 劇照
還有一個是校風開放自由,配備圖書館、劇院、輪滑場、室外攀巖牆等高階設施,相比頂頭國際部會不那麼“卷”的外籍學校,主打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的高中時代。
什麼,你說外籍學校只有外籍學生能進?作為富一代家長,當然是把綠卡和國內海外幾套房都已經美美準備好啦!
當然,小傅也絕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富二代;有點兒天賦又願意努力的ta,很快接下來爸媽給報的頂尖國際部衝刺班,更是入學前就拿下了100+的託福。
從此,拿下了班裡第四名,校考第三名的小傅,高調入學所在一線城市最好的、以”全人發展”聞名的國際學校。
標化考試:分數是錢砸出來的
原始難度:⭐⭐⭐⭐⭐
氪金後難度:⭐⭐⭐
小瓊是進國際部之前的那個暑假,才正式聽說託福雅思之類的語培考試。
先前ta以為的“進國際部英語好就可以了” ,完全不是ta想的國內必修英語考試拿到接近滿分的分數就好了。剛開始的時候,小瓊看託福文章be like: “魑魅魍魎魃鬾魑魊魖魈”;
聽力裡的問題彷彿隱隱約約哪裡講到過,但一做題就錯;寫作和口語更是編不出來,讓人啼笑皆非的“Chinglish”表達,更是讓小瓊連問老師都覺得有點兒羞恥......
本來以為上了國際班就是學費貴點,沒想到補習的錢,省不了一點!“雙減”和準留學生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託福班課大班一期就能花到2w到4w左右,一對一更是五六百到七八百一個小時不等。
這還只是語言,更別說AP培訓課、SAT/ACT課同時準備,競賽培訓......小瓊後面幾項想都沒想過。說服爸媽託福好歹得上一期課才好“入門”,在看到爸媽轉錢時,臉上努力掩飾的猶豫和窘迫,小瓊哪兒好意思再開口?
小傅身邊的同學也卷;大部分也和ta一樣,入學前就拿到了託福100+的成績。也會在外面培訓,但大家都是發自內心地想提高語言水平;而區區幾千到個把萬的培訓費,對於已經身為各行各業頂尖企業家的家長來說,都是“教育投資”,機構一對一都是一次續一年份的。
小瓊在用攢的零花錢買OG和真題,從摘抄小本里背單詞、摸清出題規律,託福一點點從70多進不到90多再到100出頭;
而小傅在跟著從業幾十年的託福名師連上了兩個學期一對一班課,拿下了110+的好成績;
小瓊在到處蹭SAT課和9.9塊的考前衝刺訓練營,好不容易模考上了1500,卻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國考試;
小傅也準備了很久的SAT,所以稍有開放的苗頭,就眼疾手快地報了新加坡的考團,成功出分1550。
小瓊的學校一共就只開了五六門基礎的AP課,經濟微積分生物心理,想考文學和社科類的小瓊一看要出國考,只能放棄;
而小傅可以自由地在學校開的二十來門AP課裡,和升學指導規劃出自己又有興趣、又能提現文理綜合的課。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瓊申請季前最後想衝一把託福110+,然後因為疫情反撲,三場咬咬牙才定下的考試都接連被取消。
臨申請季了,讓我們來看看雙方標化戰績:
小瓊:託福101,SAT optional,AP554
小傅:託福115,SAT1550, AP5555554
課外:沒錢的孩子,不配有探索的自由
原始難度:⭐⭐⭐⭐
氪金後難度:⭐⭐
小瓊也知道課外活動在美國大學升學當中也很重要,但是真要做起來,可謂是困難重重!
小瓊喜歡藝術、喜歡電影和戲劇,也曾夢想過把中國的戲曲文化帶到全世界。可是在小瓊的學校裡,資源嚴重偏向了STEM類的競賽,以及各種商業社團為主。小瓊想組織起一個戲劇/文學甚至和文化沾點兒邊的社團,基本不可能。
比如,學校裡零星的幾個外教,沒有一個對戲劇的任何一個方面有著足夠多的瞭解,可以成為社團的指導老師;而沒有專業的指導老師,社團是不允許成立的。
連招滿社團的社員門檻都難。小瓊身邊的同學們,基本兩類:有從初中開始就打美式辯論、做模擬聯合國的大佬,但對liberal art相關活動都興致缺缺,也有下課打遊戲上課睡覺,分數吊車尾也滿不在乎的“紈絝”。
最終小瓊的社團也沒有組建起來。試著在校外找機會的小瓊,只能到處在留學號上收集一些人文社科類的、不需要submission費的競賽;
但要真做什麼高階點的實地專案或是發表論文,比如Pioneer和某峰會,光是每一環節的申請費,就足夠勸退小瓊。
飛去美國參加夏校,對已經因為標化培訓花錢太多而愧疚的小瓊,更是天方夜譚。
聽著高二暑假返校後,身邊的同學們分享著在美國大學校園裡漫步的感受,和頂尖教授直接溝通的興奮,小瓊只想挖個洞鑽到地裡去。
另一邊兒,小傅在學校裡很快結識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同樣也對戲曲藝術感興趣的ta,很快就在學校的30+外教裡找到有哥大戲劇學博士學位的外教,不僅成立了自己的社團,家長更是動用了業內關係請來了著名音樂、舞蹈學院的老師來指導高中生們的年度大戲。
在宛如大學seminar一樣的社團課上,小傅和同學們自由地討論著美國亞裔群體的現代戲劇作品,討論越劇和京劇怎樣才能在海外拓寬影響力,討論戲劇和社會學、文學、甚至工程的重疊之處。
此外,在學校升學指導、學生組織辦公室的幫助下,小傅和同學們前往貧困山區,把西方戲劇帶給了鄉村孩子們,順便寫了一篇民族誌論文;小傅還拍了邊緣化人群的紀錄片,參加了西北和哥大的夏校......
當然,所有的論文都經手小傅的中介,雖然本來也並不差,但經“潤色”過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大學生的水平。
小傅學到了很多很多,Ta堅定地相信是自己憑努力贏得了這一切。
升學:申請季是一場包裝遊戲
原始難度:⭐⭐⭐⭐⭐
氪金後難度:⭐⭐⭐
當小瓊還在平衡學考和AP大考的高三,申請季堂堂襲來。清楚自己地位的小瓊,已經暗暗掐滅了想去頂尖藤校學習人文社科,追尋詩和遠方的夢。
小瓊的想法就是,ED淺衝一下夢校,其他就老老實實申排名50左右的公立大學,哪個能拿到獎學金就去哪個。
接連而來的文書和不同的ddl打得小瓊措手不及,出於疫情多國混申,更是給小瓊本就塞爆的日程表雪上加霜。
中介一查一個小几萬,不過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小瓊開始瘋狂加一些留學中介,只要人家不提開口收費就一直問問題,一說收費就立馬訊息免打擾。
再靠著軟磨硬泡學校外教,文書們是都踩著點交上去了。沒有什麼亮點,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情節:小瓊文書裡呈現的自己,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刻苦專注,一絲不苟的中國留學生,undecided major透著對未來的迷茫,也有探索世界的渴望。
在小傅的文書中,ta是一個關心邊緣人群賦權,有著一顆深深的人文關懷心靈的少年。為了幫助身材焦慮的同齡人,小傅出版了一本以親身減脂經歷為指令碼的漫畫;是心理社、戲劇社等多個學生組織的founder;CTB、JEC、USAD等大賽屢屢獲獎,還手拿哈佛教授的推薦信。
當然,小傅忙著準備ta的作品集,除了提供主文書思路外,其他都是ta的一個外教一個國人中介幫ta寫的。
選校列表,有中介幫忙規劃;ED被拒,外教中教隔著時差來和小傅細聊下一步的計劃。幸運地,小傅在超卷的RD輪,一個大藤下車了。
你問小瓊?Ta也不錯,雖然ED不意外地被拒了,但如願EA被一個top50左右的州立錄取,已經比小瓊預想的全聚德,要體面很多。
出國前,小傅的家人朋友歡歡喜喜送ta走進機場,朋友們拉起,“傅總出征美利堅”的橫幅。
而陪在小瓊身邊的只有第一次出省的父母,拉著ta的手說學成回來回饋家鄉。
大二的時候,小傅和小瓊在一個國際組織的實習中相遇了。
意外地,都對藝術和人文感興趣的小傅和小瓊,非常合得來。小傅和小瓊很快成為了好朋友,會徹夜吐槽學校的村和美式快餐的難吃,正經起來也會一起討論笛卡爾和韋伯。
高興的時候,小傅會聊到小時候爸爸媽媽帶自己去非洲看到的大象,高中時戲劇排練大家口胡說錯臺詞的蠢事,還有關鍵時刻失蹤的中介,當然父母很快給換了一個。
小瓊不說話,只是靜靜地聽。
小瓊想自己整個高中時代都在渴望的東西,就這樣是面前的同齡人”全人教育”裡平平淡淡的一部分。小瓊想,我走了很遠很遠的路,才和你站到一起。
儘管小瓊知道,未來的自己有可能會因為無人聽說的“海本”野雞大學,國內找工作空間愈加狹窄,自己得掛著一年OPT苦苦在美國尋找sponsor爸爸;
而小傅,唸完大學四年隨便選擇回家或者留下,可能找個工作給自己尋點樂子,畢竟光吃房租,小傅就能安安穩穩過完下半輩子。
也許那一次托福考試、那一次夏校、申請季瘋狂推銷的中介那裡拼一把,氪金了,結局會更好?
至少,此刻小傅和小瓊是共同站在一起。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兩個人·,此刻並肩站在一樣大的世界舞臺上。
也許,這就是留學的意義吧。
本文系授權 釋出 ,From TD北美留學進化論,微訊號:testdaily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