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前幾天,參加社群舉辦的育兒交流會。
鄰居張姐的分享,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她很注重孩子的管教,可小孩性子倔,總把她的話當耳旁風。
有一次,見孩子作業沒寫就在那玩遊戲,她便忍不住問:“就這麼心安理得?”
孩子一聽,小臉“刷”一下紅了,張姐心想:“看來這招管用。”
之後,她便經常這樣反問:
“書都要我給你找,我是你保姆嗎?”
“考試拿了幾分沒數嗎?”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
然而,漸漸地,這辦法失靈了。
孩子一聽就發火,之後便像洩了氣的皮球,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
聽到這我嘆了口氣,也忍不住反問她:“你這麼說話,孩子不難受嗎?”
張姐聽後,十分自責,也覺得自己不對。
生活中,“習慣性反問”是太多矛盾的導火索。
把握不好說話的語氣,任何溝通都起不到作用。
逼瘋孩子的,不是學習
而是你這麼說話
上週末,去朋友麗麗家做客。
一進門,就感覺到濃濃的火藥味。
小姑娘本來和媽媽說好去興趣班,可臨時變卦想和同學去圖書館。
麗麗一聽立馬火了,衝著女兒一頓教訓:
“你怎麼說話不算數?不怕耽誤功課嗎?”
孩子慌忙辯解,可就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急得自己大哭起來,當場崩潰。
孩子表達能力不夠完善,面對突如其來的質問,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
不像大人,可以據理力爭,更多的時候,他們只能默默嚥下委屈。
我知道,父母們也不是有意拿話噎人,之所以如此,大抵出於以下原因。
第一,借反問表達自己的態度
比如,當我們說“學習是給我學的”,其實想表達的是,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比如,當我們說“你自己沒長眼嗎”,也是急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背後的“好意”,全因挑剔的語氣變成了“隱形攻擊”。
第二,自己狀態本就糟糕
累了一天了,再面對孩子的各種“不配合”,不免心情煩躁。
原本能好好說話的,一開口就成了質疑、挖苦、諷刺。
我們沒做好情緒管理,也犧牲了孩子的感受。
其實想想,每次我們反問孩子的時候,自己的狀態也挺糟糕。
結果就是,反問不是“問”,而成了一種“情緒釋放”。
第三,展現權威與優越
這種情況雖然少,但也是存在的。
比如,孩子興高采烈地問你有沒有看過這本書。
你說:“啊?這本書這麼出名,你竟然沒看過?”
再比如,孩子小心翼翼地請你解決一個問題。
你說:“要是和你一樣什麼都問別人,就別在社會上混了!”
當我們抬高自己的同時,也就無形中貶低了孩子。
無論你初心如何,“反問”都是一種不友善的談話方式。
面對父母的“夾槍帶棒”,年幼的孩子就很容易崩潰。
每一次反問
都是對孩子心靈的一次撞擊
美國心理學教授塞德茲博士說過:
“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樣,小時候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習慣性反問,表面看容易激怒孩子,更深層的影響,還在孩子的性格和心靈上。
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唯唯諾諾不自信,為什麼有的孩子長大後習慣看別人臉色。
這背後的原因,與家庭的溝通模式不無關係。
有位博主,分享過自己的真實故事。
小時候,她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
有一天,她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畫的一幅畫給媽媽看。
媽媽隨便看了一眼,就問:“你這畫的都是什麼呀?”
她感到很失落,也開始懷疑自己,就漸漸失去了畫畫的興趣。
等長大後,每當碰上新事物,認識新朋友,她都會想起媽媽的那句反問,變得惶惶不安。
因為童年的經歷,這位博主錯失了太多人生中的美好。
有一項心理研究,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調查。
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
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 22.1%的孩子“冷酷、殘忍”,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也就是說,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機率非常高。
尤其是“否定+貶低”的反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持續到成年。
首當其衝的,是孩子的自信被摧毀。
當孩子向父母展示成果時,父母卻反問:“什麼亂七八糟的?”
任是誰被這麼一問,熱情也會被瞬間澆滅,自信心碎了一地。
而緊隨其後的,就是焦慮、恐慌、內耗。
久而久之,孩子的能量被消耗,生命力也枯萎於無形之中。
微博上有個熱門問答:說話時,最令人反感的是什麼?
數百條回覆中,排在第一的,正是反問語氣。
對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而言,反問不單單是令人反感那麼簡單。
每一次反問,都是對孩子心靈的一次撞擊。
父母的語氣中
藏著孩子的未來
讀高中時,我萌生了寫作的衝動。
一天心血來潮,就模仿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寫了篇小小說。
自我感覺不錯,就拿給父親看。
父親還沒接過稿子,就問:“你這麼有時間?”
他隨手翻了幾頁,竟然笑了出來,說道:“一看就是編的,你自己也覺得沒問題嗎?”
那一刻,我感覺特別丟人,一把奪過稿子,撕了個粉碎,回屋裡哭了很久。
如今,我已到不惑之年,再想起這件事,還是委屈得不行。
前兩天下班,路口等紅綠燈時,旁邊是一對母女。
小女孩兒低著頭走路,沒注意到紅燈,一腳踏了出去。
正趕上一輛車疾馳而過,差點把她撞倒。
媽媽急得一把拉住孩子,劈頭蓋臉地斥責:“不長眼睛嗎?不知道看燈啊?”
孩子本就嚇壞了,一聽這話,更是委屈得哇哇大哭。
我理解這位媽媽是關心則亂,但口不擇言同樣是對孩子的傷害。
著名漫畫家幾米,曾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中說:
“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至少傷痕是看得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
如果你真得愛孩子,就要學會柔和地說話。
首先,要學著“陳述事實+表達期待”。
把“你沒長眼啊”替換成“好好看路,注意安全,下次可別這樣了”;
把“這題都不會做”改成“這道題對你來說不難,再仔細點肯定沒問題”;
拋開情緒化地反問,孩子就不會被推到我們的對立面。
客觀敘述,理性表達,善意提醒,孩子自然會敞開心扉。
再有,千萬別翻舊賬,拿過去說事。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問句,還牽扯著很多前因。
“這事我沒說過嗎?你怎麼總是這樣?臭毛病改不了嗎?”
你以為如此,孩子就會“長記性”,但事實往往相反。
所以,別翻舊賬,和孩子一起往前看。
“媽媽相信你,這次會改變,也相信,你會越來越棒。”
最重要的一點,重視孩子的感受。
沒有人喜歡被挖苦,尋求認可與贊同是人的天性。
當你開始關注並尊重孩子的感受,反問的話就不會輕易說出口。
退一萬步講,如果父母就是改不了這種“習慣性反問”,作為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對策。
不要忙著辯解,而是平復一下情緒,冷靜客觀地說出自己的情況。
擺事實講道理,邏輯清晰,思路順暢,而後再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讓我回到高中的那一刻,我會對父親說:
“我覺得自己寫得很棒,也很沉浸寫作的過程。你可以給我一點意見,但請不要否定我。”
我還會說:“你剛才的反問和嘲笑,令我很難過,我希望你能多給我一些鼓勵。”
《關鍵對話》一書中寫道:
“大部分影響生活的事情,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都是溝通不善而導致的。”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做出改變,就沒有過不去的坎,跨不過的鴻溝。
家人的語氣中,藏著彼此的未來。
父母的嘴,會“說”出孩子的一生。
所以,能肯定就別否定,能鼓勵就別打壓,能陳述就別反問。
父母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光。
願我們與孩子的這段時光,都能成為彼此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