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你有沒有捱過父母的打?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最近有個網友發出疑問:
為什麼以前的孩子天天捱打,卻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評論區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認為現在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內心越來越脆弱了。
也有人認為以前的孩子不是沒有心理問題,只是大家都不重視,所以一直處於被忽略、被打壓的狀態。
何況,以前網路不發達,即便有問題,也不會大規模傳播。
更有句高贊評論稱:“現在有問題的孩子的父母,都是當年那些沒問題的孩子。”
看了這話,讓人既心酸又無奈。
的確,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
網友@小莉 曾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
她小時候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長大的,一有什麼事沒做好,就會捱打。
有次期末考試,她數學考了80多分。因為題目難,這個成績在班裡能排到前五。
可媽媽看到後,二話不說就給了她一巴掌,大聲斥責道:
“你要是再不好好學,一輩子都不會有啥出息。”
還有一次突然降溫,媽媽準備好秋褲讓她穿上。
她知道媽媽是為她好,可青春期的她有些臭美,於是穿上後偷偷脫下來藏到枕頭下面。
媽媽發現後,拿著皮帶在村裡追著她打,一邊打一邊罵:
“一天天不學好,妖精似的,凍死你算了!”
爸爸在家沒什麼話語權,看到媽媽打她,不僅無動於衷,反而還會跟別人調侃:
“孩子大了,管不住了。”
為了不捱打,小莉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做什麼事都看別人的臉色。
這讓她顯得情商很高,卻也讓她在感情裡吃盡苦頭。
她有3次戀愛,最後都是無疾而終。前男友直接說:“跟你在一起太累了。”
愛是一項能力,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因為沒有被好好愛過,自然學不會如何愛人。
他們在親密關係裡,往往很自卑很敏感,所以總是不自覺地去討好別人,結果讓別人很有壓力。
很多時候,一個孩子小時候越聽話越懂事,長大後可能越痛苦。
因為從人性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想活出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聽別人的話。那個被壓抑的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跑出來。
所謂心理問題,本身就不像感冒發燒那樣明顯,而是存在滯後性。
羅翔老師在談論原生家庭時,有句話特別觸動我,他說:
原生家庭最讓人窒息的,不是父母一味地壓制你,而是他們讓你窒息的同時,又讓你感覺到他們內心是愛你的。 這時候你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很強烈的負罪感,這種感覺就像一件溼透的棉襖,穿上冷,脫下也冷。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是有著獨立人格。
父母應該讓孩子成為自己,而不是理想的自己。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孩子們在被打和被愛這兩種環境中,呈現出來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起初,家長和老師對這些所謂的壞孩子不抱希望,羞辱和體罰是家常便飯。
一個孩子做惡作劇,校長便把所有孩子帶到操場上,讓他們揭發兇手,否則所有人關禁閉6小時。
孩子們表面服從,但背地裡卻很不屑,一有機會就報復校長。
新老師馬修的到來,悄然改變了這座學校的氛圍。
馬修老師喜歡音樂,他認為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是壞的。
因此,哪怕孩子們搶他的公文包,甚至畫他的畫像來嘲笑他,他依然沒有采用高壓政策。
校長和其他老師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他不要對這群無可救藥的孩子太好,不要太天真。
他不為所動,一次次主動釋放善意,帶著孩子們組建合唱團,還給每個孩子分了中低高音。
音樂的力量,漸漸打開了這群孩子封閉的心靈,他們逐漸不再叛逆,也不再抗拒周圍的關愛。
要知道,孩子是環境的產物。
倘如他們日常收到的都是否定和抨擊,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反之,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時,也會更有自信。
正如影片中的臺詞所鼓勵的那樣,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那些習慣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大人,表面看讓孩子屈服了,但帶給孩子的不是成長,而是痛苦、悲觀、冷漠。
其實,大多數父母和師長,都是愛孩子的,可又為什麼會打孩子呢?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提出:
與其說這種行為是孩子導致的,不如說是源於大人自身的疲憊、壓力、焦慮或不快。
然而打孩子真的有用嗎?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一書中明確寫道:
幾乎沒有任何研究發現打孩子能夠改善孩子的行為,其他形式的體罰也同樣沒有任何積極效果。
使用暴力,是一種廉價而方便的交流手段,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貫穿一生。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除了打罵,其實有太多方法更有效,也更簡單。
第一:用三平一低代替大吼大叫。
所謂“三平一低法”,就是平靜、平視、平等、低聲。
當孩子犯了錯後,父母可以嘗試著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孩子說出事情原委。
一旦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可以點到為止,而不是反覆嘮叨。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要是父母揪著自己的錯誤不放,他們就會挫敗感滿滿,甚至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有時,大人大吼大叫時,孩子不會聽,反而是當大人用低於正常聲音來說話時,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用指出問題代替一味指責。
父母批評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呢?
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是讓孩子明白錯在哪裡,下次不再犯類似的錯。
可惜,有時父母情緒上頭,就只顧著打罵,命令孩子“不能這樣”或“不能那樣”,但就是不告訴孩子哪裡錯了,也不告訴他們如何改正。
這不叫批評,而是發洩情緒。孩子下次依舊會重蹈覆轍,且容易缺乏自尊和自信。
曾看過一句話:
我們總說孩子不講規矩,其實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講清楚規矩。
作為父母,不妨耐心一點,跟孩子講清楚具體方法論。唯有如此,他們才會內化這些道理,也才能真正成長。
第三:用適可而止代替老翻舊賬。
“你怎麼總是這麼做!”
“你天天睡懶覺,這可不行。”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抱怨?
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喜歡用“總是”“經常”“天天”這些詞,給孩子貼標籤。
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看不到自己的進步,索性擺爛。
其實,有問題才是生活的常態。
父母在批評孩子時,最好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也不要一言不合就翻舊帳,這隻會激化雙方的矛盾。
就事論事,適可而止,才是真正有效的捷徑。
哥倫比亞大學伊麗莎白·湯普森·吉爾肖夫博士曾研究過“捱打對孩子的影響”,蒐集並分析了62年的資料。
她發現,體罰確實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遵守規則。
可長期來看,這種行為會增加孩子的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問題。
一方面,體罰並不能教會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可能只是因為“不想捱打”而聽話,可並不知道背後的原因。
另一方面,孩子在捱打後會產生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
這些情緒會讓親子關係長出隔閡,也會讓孩子對陌生人湧現出極大的敵意。
並且暴力行為還會在代際之間傳遞,在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未來很可能對家人繼續採用暴力行為。
因此,不是以前的孩子天天捱打,卻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就好比我們在牆上釘一個釘子,拔下來時難免有痕跡。
無論何時,在教育時拒絕暴力,用溝通代替打罵,用鼓勵代替否定,用傾聽代替抨擊,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十點讀書開影片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影片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李商隱《無題》
作者 | 林希言,公眾號:希言說成長。
主播 | 雲灣,暖心寶哥,每晚用聲音伴你入眠。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