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加入了幾個“家長群”呢?
自從孩子入學以後,就發現社交擴大了很多,進入的群多了,群聊活躍了,每天聊的問題,也基本都是“孩子”相關的。
一個孩子,衍生出的話題太多了。
您有幾個“雞娃”群?
可能有人對此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雞娃群跟普通的媽媽群不同的是,普通媽媽群,可以聊孩子,可以聊家庭矛盾,可以聊任何想聊的內容,雞娃群的家長沒有那麼“溫和”,只有自己跟打了雞血一樣,才能“雞”得動孩子。
“雞娃”群,顯而易見,群的設定就是為了“雞娃”,也能讓自己在雞娃的路上不孤單。
雞娃群存在的樣式是有區別的,全國雞娃群食物鏈的頂端非“海淀媽媽群”莫屬,其他地區的雞娃群,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我加入的媽媽群中,每個群都會聊娃,但是聊關於孩子的學習、升學、課程最多的只有一個群,也算是最膚淺的“雞娃群”吧。
不過我們最多也就是聊一聊孩子的性格、孩子的人格發展、習慣養成、課堂表現、課外培訓,並沒有主動雞娃,至少我沒有,我養娃遵守的原則就是“孩子在一定的框架內、身心健康自由”,其次是能跟得上,基本知識掌握了就行了。
達到這個水平特別容易,幾乎不用操心,省心又省力。
我們這樣的家長和孩子,是不夠格進入嚴格的“雞娃群”的。
傳說中的“海淀雞娃群”
海淀雞娃群,只存在於傳說中,因為我們身邊的人都沒有機會進入這樣的群,北京有好幾個朋友、同學,也表示從來沒有進入過這樣的家長群。
網上只有這個群的影子,身邊卻並沒有人真正進入到這樣的群,很好理解,能夠進入到這樣的群的家長,基本都有藤校經歷,都是社會精英,孩子也是個頂個的優秀(至少在孩童時期表現出來極度優秀)。
網上一位有進群經歷的家長,以及進群未果的家長,寫了詳細的分享,讓人目瞪口呆。
- 1、進群門檻非常高
一個網友自曝,孩子4歲,RAZ讀到C,海尼曼G1,牛津樹3,自認為已經很優秀了,可是進群還是被拒了,理由是:孩子學習進度不夠,進群跟不上。
家長不服氣,懟了一句:“你這是招博士呢?自己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還是北京大學畢業的?”
群主給出的回應是:“本人還真是,高考超清北分數線,畢業於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隊友畢業於清華。我們群裡藤校背景、爸媽博導,也沒有這位進不了群的口氣大。”
其實說得很明白了,這個群圈定的就是現在的精英中的精英,剛好這些精英又擅長雞娃,這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融入的了的,到底還是階層不一樣。
所以,看看熱鬧就行了,進不了,也不想進,哪怕真的放開了,進去了,還真跟不上她們的進度,因為我們個人的能力和格局就擺在這,“雞”不動。
- 2、群內規定
進群就終結了嗎?就可以潛水看大牛們盤娃,然後默默使勁了嗎?
錯了,群內有嚴格的相關規定:
想要潛水,偷偷看人盤娃,那是不可能的,另外群內還有“輪崗”,每週一換,輪流當管理員,必須要輸出有價值的資訊,否則進去以後的結果也是被“踢”。
群內家長分享,普通看來那就是“神仙打架”,實話說,看看熱鬧就行,如果真的放進群,還真是跟不上,也沒有這個能力跟得上。
雞娃的意義何在
雞娃就一定好或者是不好嗎?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教育孩子當然也是,用對了方法,“雞”對了路數,哪怕孩子資質一般,我相信笨鳥先飛,還是有很多益處的。
就怕一些家長“雞”紅了眼,一門心思只按照自己的規劃來,完全不考慮孩子的年齡、天賦,一方面雞娃,一方面為了達到雞娃的目的對孩子進行各種打壓,這種雞娃的結果就是,孩子非但不會有成為他們想象中的人,甚至還會走向某種極端。
海淀雞娃群,咱們就網上看看就行了,這個群本身就在雲端,距離普通人非常遙遠,這些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本來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只要沒有出差錯,他們閉著眼也能走得很遠。
被“雞”大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虎媽,蔡美兒,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深受歡迎,她的那一套“雞娃”理念深受家長們推崇。
可是孩子長大了,問題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種育兒方式的問題呢。
孩子和父母都不是機器,不是寫入了程式就嚴格按照程式執行,尤其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心智逐漸成熟,性格逐漸形成,過度的壓抑、強制,缺少溫暖和愛的感受,會親子關係出現很大的問題,而這勢必會影響她們一輩子。
包括曾經在國內風靡一時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她的成長經歷同樣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如今她成為了美國最普通的中產。
有人說這已經非常優秀了,是的,是很優秀,被父母“雞”大的孩子,在國內備受關注的孩子,到了大洋彼岸,不過是一個最普通的中產。
被父母“雞”大的孩子,有的活的比父母好,也有的出現了各種問題,甚至選擇“zisha”。
我們不能籠統說“雞娃”是好的或者是不好,關鍵點在於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壓抑,沒有感到自己被“雞”,那就是好的,如果孩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那就應該換一種方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