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無數動盪和變化之後,
我們應該意識到一點……
凡事越是變化,就越是不離其宗。
——阿方斯·卡爾
對今天的人們來說,170多年前的這段格言是一個恰當的提醒:儘管我們所使用的媒介早已今非昔比,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一方面,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網際網路、行動通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形成了一場“三重革命”,使我們社會中的“媒體”(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發生了轉變。我們不可能不注意到“新聞業的危機”、新的電視景觀、音樂產業的重構、不斷擴充套件的以社交平臺為基礎的“連線性媒介”、具有侵入性的商業網路監控、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之間日益模糊的界限,以及時代普遍存在的“搜尋文化”。而這些只不過是無數變化中的幾個典型例子而已。
另一方面,面對如此明顯的變化,人們卻很容易忽略那些經久不變的維度。就媒介而言,變化越多,它就越是保持不變。早期的技術愛好者懷有一種“數字樂觀主義”精神,認為網際網路是如此與眾不同和富於變革性,以至於以往的一切與媒介相關的知識都過時了。但是,逐漸成熟的網際網路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不同,卻讓我們覺得更熟悉的故事。新的社交網路花了相當長的時間來回應舊的主流媒體所設定的議程。網際網路接入途徑和社交媒體空間已經被少數幾家巨頭公司所控制,由此引發了一種聽起來頗為老派的呼籲:“對這些社交媒體巨頭的壟斷地位進行嚴格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一些負面現象重新激發了人們關於對網路空間進行監管的法律辯論和大眾辯論。被牢牢拴在智慧手機上的青少年正引起公眾對媒介使用的社會影響的恐慌性關注。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長期以來,媒體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對媒體的監管、媒體的商業化和社會影響等問題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主要議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些議題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二十多年前,當我們撰寫本書的第一版時,媒介環境非常不同。當時,資訊傳播領域的“三重革命”依然處於發展過程中。在後來的諸版本中,我們已經將不斷變化的媒介環境納入考量。在最新的第六版中,我們進一步把這些變化融入整本書。其中許多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包括對章節的重新命名和排序,對大多數章節的精簡和重組,甚至調整了副標題,以更準確地反映本書的內容和框架。此外,這個新版本還有許多不太明顯的變化,包括對資料、研究結論和案例的更新,所有這些都有助於這一版本更好地反映當前的媒介現實。
在反映不斷變化的媒介格局的同時,我們謹慎地保留了《媒介·社會》一書原初的核心框架、結構和歷史案例。正是這些內容讓本書在大眾傳播學、社會學、媒介研究、政治學等領域也頗受歡迎,因為探討媒介在社會中的作用也是包含在這些研究領域中的一個議題。近幾年,媒介研究領域的飛速發展,為媒介學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議題。但它們並沒有取代那些讓媒介研究領域始終充滿活力的問題,包括:
技術的演變如何對媒介以及我們的媒介使用行為產生影響?
傳媒產業是如何運作的?其重要性何在?
專業規範、經濟影響和監管約束等塑造了媒體機構特徵的因素如何決定媒體呈現什麼或不呈現什麼?
媒體上的內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社會和世界的多重現實?
今天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媒介和數字傳播技術的?
媒介對我們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些都是《媒介·社會》第一版中的核心問題。在眼前的這個最新版本中,這些問題依然重要。
具體而言,本書的第六版究竟有哪些變化呢?在這裡,我們把其中的一些關鍵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一些問題簡要陳述如下:
對章節順序的調整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了解數字技術的變化如何改變了媒介。因此,在之前的幾個版本中,我們已經增加了對媒介技術的討論,深化了對媒介技術史的概述。在最新的版本中,這些內容會進一步得到充實。這有利於後續討論框架的確立。在這些討論中,我們要強調的是社會影響如何最終決定人們使用技術的方式。
對更廣泛的行動主體的考察
儘管紙媒、廣播電視和電影等傳統媒體依然必不可少,但今天的媒體也包括了以“平臺”(我們將對這個術語進行批判性考察)、搜尋引擎、分發渠道等形式存在的各種新角色。在當代全球媒介環境中,臉書、谷歌、推特、網飛,甚至亞馬遜和蘋果,都是不可忽視的角色。而康卡斯特、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威瑞森通訊公司這樣的老牌的、現在已經整合的電信公司,也在整個傳媒體系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公司在媒介環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們如何贏利?它們的商業模式產生了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在一個傳播內容極大豐富的時代,對傳播內容進行了重新思考
歷史上,媒介的特點是稀缺性。但如今,有限的電波頻率、固定的播出時間和有限的發行量已經被無數可供選擇的流媒體、深度個性化的定製內容、較低的生產成本和多樣化的生產者所取代。所謂傳播內容的極大豐富意味著什麼?這種新的多樣性特徵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實的?
關注使用者角色的擴充套件
我們始終認為,使用者是媒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並且很早就注意到了使用者生成內容的增長勢頭。在最新的第六版中,我們將全面考察“使用者”所扮演的各種角色,無論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費和闡釋媒介內容,還是對媒介內容進行評論,抑或創作他們自己的內容。支援使用者參與的社交媒體平臺是如何改變媒介環境的?使用者的數字勞動是如何為這些平臺的發展提供動能的?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使用者又是如何在受眾、創造者、消費者、公民等不同角色之間自由轉換的?
將媒介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日常經驗來看待
智慧手機的普及不僅促進了人們對傳統媒體的內容的消費,也推動了以社交媒體為基礎的交流實踐。媒介的無處不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媒介不再只是供消費的產品,還在數字化媒介和麵對面互動的交織中完全融入了當代人的生活。我們對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對使用者的潛在影響了解多少?
對新近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隱私、網際網路整合、演算法影響力的上升、新的壟斷、“假新聞”、宣傳和侵入性營銷等話題在本書的不同部分都有詳盡的介紹。今天的媒介環境中存在哪些需要警惕的危險?有哪些難題需要化解?
對媒介概念的澄清
過去,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有相當明確的區別。但現在,這些界限已經模糊了,或者至少是可變的。作為對這種變化的回應,我們在第一章中擴充套件了對簡單的媒介模式的介紹,並對什麼是“媒介”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眾”媒介的構成要素進行了分析。
全球視角
我們始終對全球背景下的媒介以及全球化帶來的問題保持關注。本書的第六版延續了這種關注。我們把相關討論整合成了一章,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全球傳媒產業、全球媒體監管、世界各地的社交媒體使用等,都是我們要探討的話題。
更加精練的寫作風格
我們對本書的許多內容進行了精簡化處理,刪除了不必要的材料,並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改寫,從而更便於學生閱讀。
如果你是《媒介·社會》的老讀者,我們希望你會發現整本書的框架和重點依然是你熟悉的樣子,而以上變化作為對早前版本的更新和改進又能激發你的新思考。對新讀者來說,選擇眼前這個新版本正當其時,因為我們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對當代媒介進行了審視,並對其未來激動人心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最後,我們希望本書能夠繼續幫助學生對媒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進行批判性思考。無論媒介的未來會如何發展,這種批判的分析框架都將始終是有意義的。
(本文為大衛·克羅託和威廉·霍因斯為《媒介·社會:技術、產業、內容與使用者》第六版撰寫的“前言”)
媒介·社會:技術、產業、內容與使用者(第六版)
〔美〕大衛·克羅託 〔美〕威廉·霍因斯 著
黃典林 劉晨宇 譯
ISBN 978-7-301-34439-2
定價:138.00元
2024年1月出版
編輯:呂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