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中有這樣一段話: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哪怕是緊密的親子關係,也要有意識地去分離課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是忍不住干涉甚至擔負起屬於孩子的責任,孩子身上的問題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而父母本身,也在養育中活得十分辛苦。
我們經常聽到不少家長抱怨孩子不省心,家裡每天雞飛狗跳,四個大人照顧孩子一個人,都忙得團團轉。
其實,不是孩子不省心,是我們不放心。
在這種“不放心”的心理作用之下,不自覺地苦了自己,也殘忍地剝奪了孩子對生活的掌控感。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3個跡象,暗示你真的管得太寬了。
大人管得太多,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只要你不在,孩子就“不乖”。
打個比方,你平常按時下班回家督促孩子做功課,孩子馬馬虎虎能準時完成。
但是隻要你今天加個班,回家晚了,那在你加班這段時間裡,孩子是絕不會自覺地坐在書桌前看書。
再比如:你平時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管得很嚴,可是如果家裡今天特別忙,你無暇顧及孩子在做什麼時,他就會躲在角落裡偷偷地玩遊戲,儘量不引起你的注意。
這些被過度管控的孩子,反而漸漸失去了自我管理能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寫道:
每一次父母透過用權力或權威去強迫一個孩子做事,他們就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律、為自我負責的機會。
他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案例:
一名17歲的少年,父母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少年在這種環境之下,變得特別依賴父母的督促:
每當我父母不在身邊時,我發現我不可能讓自己離開電視前面的椅子。 我已經習慣了他們逼我去做功課,當他們不在家時,我自己內心找不到任何力量,能夠讓我去做功課。
沒有了父母的他律,孩子也失去了自律。
原本,孩子可以自己按照規定,做好某件事,併產生自我實現的滿足感,但是大人的“管”,孩子感受到的是有壓力的逼迫感,他們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成就感。
孩子在過多的管控之中,主觀就變成了被動。
最後,孩子非常依賴你對他生活的干預,不得不聽命於你,他根本沒有機會發展出自發的、負責任的行為。
而孩子的那些被大人抑制的慾望,只是短暫地被藏起來了,一旦沒有了外界的限制,很容易漸漸失控。
身邊有位朋友,小時候家庭條件挺好,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消費管得很嚴,很少給她零花錢。
每天放學,看到同學們在小攤上買零食、玩具,她都羨慕不已。
長大後,獨立了,她就開始報復性地尋求物質滿足,經常買很多的衣服、鞋子,多到穿不完都堆積在櫃子裡,這就是一種童年報復性補償。
這種現象其實就源於父母管得太多,遺憾的是,孩子最終並沒有建立起對消費的理性認識。
也就是說,管孩子管得太嚴,很可能只管用那麼一陣,沒了你的監督,又恢復原樣。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寫道,培養孩子的能力,分為下面這四步:
◆ 第一步,我們為你做這件事。
◆ 第二步,我們和你一起做。
◆ 第三步,我們看著你做。
◆ 第四步,你獨立完成。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並沒有及時從第一步推進到第二步,導致孩子沒有鍛煉出生活的種種能力。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初中老師,發現回收的早餐盒裡的雞蛋學生根本沒怎麼吃,只有少數的孩子剝雞蛋吃了。
他把雞蛋發還給學生後發現,很多孩子根本不會剝雞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剝雞蛋對孩子而言並不簡單。當孩子第一次剝雞蛋,往往都會將雞蛋剝得坑坑窪窪,雞蛋上面甚至還殘留著不少破碎的蛋殼。
這時候,大人看不下了:“你別搞了,我來給你剝。”
於是,第一次剝雞蛋失敗。
第二次可能又是同樣的情況。
之後,你就會發現孩子開始等著大人給他們剝好再吃,“剝不好雞蛋這件事”的認知就這樣被孩子接受了。
父母過度養育,最有可能導致孩子啥也不會。
不少家長都有個認識誤區,總覺得小時候多替孩子做一點,孩子長大自然就會自己做了。
然而事實是,孩子不可能在18歲那天,奇蹟般地獲得了所有的生活技能。
生活的能力是需要鍛鍊的。
特別是家有男孩,如果總是被爸爸媽媽手把手地牽著過日子,他不僅無法獨立,也無法培養起責任感。
而一個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他的內心也會越來越脆弱。
養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個很簡單也很容易被忽略的方法,那就是:讓孩子嘗試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樣,他才能形成對自身能力的信心,當他獨自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也沒那麼容易崩潰。
所以,不要為孩子做他可以嘗試去做的事,這樣孩子才能脫離我們,成長為獨立的成人。
孩子總有一天會離家,在這之前,他需要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
有句話說得好:“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
父母過度的“管”,也容易引來孩子的對抗行為。
對抗的行為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有的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管教壓力過大,他們未必會用言語來直接表達不滿,而是選擇用一種不易被察覺的行為來對抗家長,比如拖拉磨蹭。
這是一種對父母的隱形攻擊。
表面上看,拖拉的孩子,絕對不敢違背強勢父母的要求,不哭鬧,不頂嘴,但是行為上卻屢屢犯錯,沒有任何改變。
具體表現為:你越著急,我就越慢,我看你能怎樣。
他們用這種行為對父母表示抗議。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性格急躁的父母,反而有一個慢騰騰的孩子的原因之一。
還有的孩子選擇對抗父母的方式是更為激烈的叛逆。
常見反應是正面反擊,頂嘴、哭鬧、扔東西,甚至是暴力、離家出走等過激行為。
《百家講壇》趙玉平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初三的男孩,走出房間喝水,正在拖地的媽媽順嘴問了一句:“兒子,作業寫完了嗎?”
孩子一聽,暴跳如雷:“問問問,問什麼問,一天到晚就知道問!再問我不寫了,你少管我!”
一瞬間,媽媽特別委屈。
第二天,趙玉平找這個男孩談心,才發現,媽媽每天都會催著孩子學習,甚至一天問好幾遍。
關於作業寫完了沒有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答:寫完了。
媽媽會說:“寫完了就坐在沙發上發呆?你不會再去刷幾道練習題,背幾個單詞?每次都是我推一下你動一下,你是為我學呢?”
如果回答“沒寫完”,媽媽還是會說:“沒寫完就趕緊去寫啊,就這破學習態度,你對得起誰啊?”
每個孩子,都希望掙脫家長的控制和束縛,非常渴望自由,希望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如果父母總是孩子要怎麼做,孩子就得怎麼做,他的內心就充滿壓迫感和牴觸心理,就會像上面那個男孩一樣,開始用激烈的行動反抗。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為什麼管孩子越多,他沒有改變,我反而越來越累。
因為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如何對抗父母上了。
在父母時時刻刻監控之下,孩子會強烈地感覺到你不愛他,越是會想方設法地掙脫你的管束控制。
孩子變得難以管教的原因,是他們不信任大人,不願意接受成人的控制。
當你心平氣和、果斷堅決地表達看法和態度時,適當給孩子賦權,讓他自我感覺良好,孩子更可能會聽你的。
管得太多、太嚴總是會引來更多的矛盾。
耐心、理解和尊重才應該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基調。
孩子的成長之路,既要管也要放手,一邊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明確界限,一邊也要給他空間野蠻成長。
文末點亮“在看”,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把握好管束的度。
十點讀書開影片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影片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匆匆》
作者 | 錢志亮,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主播 | 安東尼,朝鮮冷麵下藏著一顆韓國燒烤的心。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