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有些學生為了順利就業不得不改變初衷,從高中選科開始就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興趣,選擇不擅長的數理化。如果喜歡的專業比較冷門,高考的時候也不敢報,生怕畢業即失業。
張雪峰老師為更多普通家庭的學生打破資訊壁壘,避免走彎路。看上去確實是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投資”回報率,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形勢也大有好轉,但功利化的升學環境未必是好事。
如果把就業當成學習的最終目標,那註定一輩子都是“打工人”,很難在事業上有所突破。還會因為不喜歡專業而擺爛,對工作和學習非常牴觸,真正的才華被埋沒,這也不利於人才培養,違背因材施教的初衷。如何能權衡理想和現實,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復旦大學教授提議,年輕人畢業後先啃老幾年
對於家長來說,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孩子順利考上名牌大學,考不考研究生無所謂,只要畢業就能找到穩定的工作,然後找到德才兼備的伴侶,在30歲前生下一、兩個身心健康的寶寶,就可以算是此生無憾了。千萬別畢業後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家長出門都沒有面子。
看上去很簡單,對於年輕人來說卻不是容易的事。考大學不難,難的是畢業後就要找到穩定的工作。好的崗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考研成了半剛需,25歲能順利畢業上岸就已經是人中龍鳳。之後要在5年內完成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談何容易。
家長所說的,到什麼年紀就要做什麼事,讓學生深受“傳統社會時鐘”的困擾從而非常焦慮。感覺每個步驟慢了都不行,畢業後也半點不敢放鬆,更沒有機會去追尋夢想,思考人生的意義。即便對工作不滿意,也不敢辭職,能養家餬口就不錯了。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不要著急工作,趁年輕多去嘗試,挖掘興趣、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過兩三年的探索,能獲得遠超過實際回報的過程。
普通家庭學生破防了,條件根本不允許
梁教授覺得畢業到就業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應該擁有更高質量更具有挑戰性的發展。現在受學歷擠壓現象嚴重,年輕人的選擇質量下降,人生也變得逼仄,過早被貼上了失敗的標籤,只能向現實妥協。
國外就很流行“gap year”,可以透過休學或者畢業後暫緩就業的方式,讓學生去尋找人生的意義,不止滿足於求穩,還有機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去探索去創造,這對整個社會發展具有長遠意義。
從理論上看這種方式沒有問題,但現實中卻很難實行。中產家庭的學生有啃老的資本,可以不用為生活壓力發愁,有容錯的機會。可以拿著家長的錢,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世界,從而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
普通家庭的學生本來機會就稍縱即逝,抓不住校招的機會和應屆生身份,再想找到好的工作機會就更難了。企業不會根據是否繳納社保作為衡量應屆生的標準,畢業後不工作任性出去玩會被視為不務正業、沒有責任心。
要是25歲研究生畢業,再放鬆2、3年,再找工作未必理想,無家無業很難談婚論嫁,家長和學生只會更加焦慮。這時候夢想和人生的意義都將黯淡無光,變得毫無意義。
尋找人生意義不應該留到畢業後
國外的gap year可以借鑑,但沒必要規定期限。放空的最好時機也不是在大學畢業之後,而是應該融入到基礎教育當中,學生越早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就越不容易走彎路。
中小學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作業量和升學壓力,就是讓學生去多聽多看多感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家長因材施教,這樣大學就可以報考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畢業後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與其大學畢業後再啃老,不如初高中階段休學,這樣考大學的時候才不會迷茫。否則畢業後找到方向也沒有意義了,跨專業成本太高,難道還要重新參加高考不成?
家長不要過於受“社會時鐘”困擾,學生時代也不要只顧學習,盲目趕路未必是好事,選擇要比努力更重要。人生從來就沒有起跑線一說,沒必要跟別人比較,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成長,笑到最後的才是人生贏家。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梁教授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