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的校招還在進行,大學生同學拿到了幾個offer?好訊息來了,日前,教育部發文促大學生就業,規定校園招聘禁限985和211高校!
教育部印發的相關工作《通知》很長,涉及到大學生切身利益的,主要是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供需適配。有三個措施,編制市場需求和緊缺人才目錄,擴大急需緊缺學科專業布點,對就業率不高的專業實行紅黃牌提示,將高校的資源與就業率掛鉤等,其中提到一個校園招聘三嚴禁,其中一樣就是釋出校招資訊禁限985和211等。(源自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
教育部意識到校招中的學歷鄙視鏈問題,這項規定也算是破冰行動了。不過,說實話,這個通知對約束高校有作用,但對企業校招到底有多大約束力,還有待觀察。
站在企業方考慮,現在大學生滿街走,人才市場供大於求,企業招聘崗位有限,要在短時間內招到高質量的大學生,企業HR出於時間成本考慮,當然要挑挑揀揀了。論科研能力,普本不如985和211,論實操能力,普本不如職高,一入職就可以上手。高校禁止釋出限制985和211的限制資訊,你讓HR怎麼做?那我直接到985和211高校去招聘,或直接到職院好了,否則,我短時間招不到合適的大學生啊!
一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三峽集團上個月基石計劃校招,人家就不進你高校,直接在集團網站上釋出校招訊息,指明具體的高校,都是985的,連自己的孃家“武漢大學”的畢業生都不要。為什麼?人家基石計劃是招企業領袖和骨幹管理人才,那些高校的畢業生更合適。
還有,北京市2025選調生,就直接圈定國內雙一流42所高校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為入選高校,不也沒有說面向所有的幾千所全日制高校嗎?一樣是基於人才需求的特點來圈選的。
目前,市面上要說挑挑揀揀的,還是選調生、公務員、事業單位、央企、國企麼,那些中小型企業,哪有那麼多大學生畢業院校要求?只要願意幹,能夠幹就行。
而且,教育部只能管到高校,管不了企業用工市場,規範招聘秩序的是人社部門,得和組織人社部門一起聯動,才可能有些效果。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校園招聘禁限985和211,有三個措施一起同步進行才有效果。
一是教育部已經在通知裡安排的將用人需求和高校專業匹配的措施一一落地,高校真正培養出就業市場所需的人才。
二是央國政帶頭,無論是選調還是哪個部門還是哪一級地方考公考編,只看成績,不限本科畢業院校。這一點至關重要,可以說是風向標作用,央國政要在這方面起示範作用,就業市場才能真正形成只看大學生能力不看畢業院校成色的風氣。
三是形成更好的氛圍,形成更多的中小企業,這樣才能形成更大的就業需求市場,拿出更多的就業崗位。
總之,打破就業市場中的985和211高校出身歧視,需要教育部、高校、企業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高校應最佳化專業設定,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企業應轉變招聘觀念,注重應聘者的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政府應加強對就業市場的監管和引導,打擊就業歧視行為。同時,形成更好的創業氛圍,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擴大就業需求市場,也是解決就業歧視問題的關鍵一環。只有各方攜手合作,多管齊下,才能真正推動就業市場的公平與健康發展,讓每一個有才華、有夢想的大學生都能在職場上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你怎麼看待教育部的校招禁限985和211高校的效果?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