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所大學,曾對169個5-10歲的孩子跟蹤調查。
三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容易生病和產生心理問題的小孩,大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的父母總是爭吵,夫妻關係極不和諧。
而那些陽光開朗自信十足的孩子,卻都有著相愛的父母。
早在多年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就提出過一個“幸福家庭關係圖”。
幸福的家庭中,夫妻並肩而立,孩子站在中間位置,三者形成穩固的等腰三角形。
海靈格認為:夫妻關係才是家庭關係的首位。
夫妻互敬互愛,才能像兩根頂樑柱,共同撐起孩子的未來。
夫妻關係不和諧,孩子到底會經歷什麼呢?
兩位知名的教育研究者,都詳細地探討過這個問題。
第一位,是教育作家陳瑜。
一期《少年發聲》的訪談中,她講了女孩兔球的故事。
當時一見面,聽完免球的陳述後,陳瑜就忍不住大呼心疼。
兔球說從她記事起到現在的14歲,父母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她清楚地記得,爸媽每回吵架,都會口不擇言地相互咒罵,還拿她當出氣筒。
媽媽會半夜對著她一頓哭訴,抱怨說最後悔的就是嫁給她爸爸,又生下了她。
而爸爸脾氣一上來,就不管不顧地亂打人。
媽媽會躲出去,而不知道往哪逃的兔球,就會被抓過來挨頓揍。
後來父母總算離了婚,可兔球卻又陷入另一種困境中。
她再也沒有完整的家庭,成了同齡人眼中的另類。
兔球咬牙切齒地說:“我恨那個支離破碎的家,也覺得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透過走訪觀察,陳瑜瞭解到,兔球是個敏感自卑又很悲觀的孩子。
兔球自己也承認,她始終不知道該爭取點什麼,對未來也毫無期待。
參加訪談時,兔球正面臨讀高中還是職高的選擇。
成績還不錯的她,本可以考入高中,之後再讀大學。
但為了儘早離開那個家,兔球決定考職高,早早參加工作。
本應屬於她的大好前程,就這麼被她自己親手斷送。
著實令人惋惜。
第二個故事,來自心理學家胡慎之的接診經歷。
他接待過一位來訪者,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士。
因為各種壓力,這位女士幾個月來總是失眠,體重一下子輕了40多斤。
前陣子,她在公司替人加班,不小心搞錯了一點事,就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領導生氣,同事埋怨,而她卻只能強壓著委屈給人賠不是。
回到家也是費力不討好。
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孩子嫌她囉唆;事事關心丈夫,丈夫也流露出對她的反感。
這些事都令她很崩潰,她不停地問胡慎之,“我到底哪裡做錯了,為什麼如此不快樂?”
胡慎之聽後,按照以往經驗判斷,她表現出的討好與軟弱,多半與童年的經歷有關。
一番瞭解後,果不其然。
這位女士的原生家庭,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她父母感情很差,總是爭吵不停。
雖然沒有離婚,但父母間日復一日的指責、辱罵與拆臺,令這位女士從小就活在恐懼中。
她內心沒有安全感,總擔心自己也會被人罵,就養成了討好型人格,還很容易焦慮。
胡慎之很是感慨,這位女士明明家境優渥,工作穩定,可就是很難輕鬆地做自己。
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中寫道:
“人的問題在早年,早年的問題在家庭,家庭的問題在家長,而家長的問題在婚姻。 家庭養育中很多問題,往往源於父母的婚姻危機。”
家,是人生命旅途的第一站,父母是我們看向世界的第一扇窗。
如果夫妻之間,滿是對抗、抱怨、仇視,那孩子自然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友好的、充滿紛爭的,乃至令人恐懼的。
這就像一顆種子落在了貧瘠的土地上,又得不到春風雨露的滋養,枯萎是遲早的事。
常年從事家庭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劉亮發現:
“如今的小孩非常敏銳,甚至有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就能明顯察覺出父母的異常。”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4歲的孩子說,我覺得爸爸媽媽不開心。
劉亮就問:什麼叫不開心,是他們作為爸爸媽媽不開心,還是作為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開心?
他本以為孩子根本聽不懂,誰曾想孩子竟然準確地表達出“他們作為夫妻不開心”。
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有觀察力,也更敏感脆弱。
夫妻間一個冷漠的眼神,幾句難聽的話,在孩子那裡很可能就是一束烈焰,灼傷到他們稚嫩的心。
心理學家曾奇峰也不止一次強調: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夫妻關係不穩,孩子就像行駛在大風大浪中的小船,一個不小心就有翻船的可能,更不用談駛向更遠更美好的未來。
前陣子,一場馬拉松比賽中,霍啟剛郭晶晶夫婦,又狠狠地秀了波恩愛。
濛濛細雨中,他們配合默契,互相加油,賽後還有說有笑地分享經驗,打趣著一起離開。
結婚12年來,不管是鏡頭前,還是日常中,他們始終都是人人豔羨的神仙眷侶。
除了美滿的婚姻,他們養育的三個小孩,也是公認地乖巧懂事有教養。
就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
“我能一眼就能認出這樣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熱烈地、忠誠地、相依為命地相親相愛著。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地溫和、善良、寧靜,真誠地相信人的美好。”
對孩子而言,最大的幸運,莫過於有一對深愛著彼此的父母。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錢學森的父母也非常恩愛。
母親章蘭娟出身富貴,性格開朗。
父親錢均夫,品學兼優,心懷大志。
當年戰亂之際,錢均夫為了保家衛國積極投身革命。
然而無論多忙,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回家陪伴妻子,聽她說說知心話。
在那個男人妻妾成群的年代,錢均夫從未有過納妾的想法,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妻子。
而章蘭娟對丈夫也同樣真心以待。
她一點大小姐架子沒有,裡裡外外地操勞,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
後來錢學森出生,在父親的影響與母親的關愛下,漸漸成長為有學識有抱負的人。
很多年後,他投身到“兩彈一星”的研究中,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說:
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父母相愛,更有利於孩子走向獨立。
因為內心充滿安全感,孩子做起事來就有力量,可以集中能量去完成自己的探索。
有一部動畫片,名字叫《吵架的父母》。
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一對夫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他們粗暴的聲音將熟睡的孩子吵醒。
被驚醒的孩子在樓道里看見了吵架的父母。
這一瞬間,父母忽然變身怪物,面目猙獰,相互撕咬。
而孩子則躲在一旁瑟瑟發抖,無助地抱住自己。
長期生活在恐懼中的孩子,怎麼可能有信心奔赴他的未來呢?
武志紅老師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父母相愛,孩子才可能幸福。
我們給孩子的庇護,不單單是吃飽穿暖,更要傾注愛與希望。
沒有人能給出他沒有的東西,夫妻之間先學會愛,才能把愛傳遞下去。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