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家有小孩,要懂一個道理:別看眼前,看長遠。
意思很簡單,不要著眼當下,一定要著眼未來,這樣不容易被打臉,個人的生活節奏也不容易被影響,情緒更不容易被影響。
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少曬娃,少曬孩子的優秀,保護孩子的優秀。
幼兒階段,孩子好盤,家長稍微盤一盤,孩子身上就能看到效果,數學、識字、古詩、英語等等都一樣,只要家長願意用心,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一準有效果,一準短時間內看起來比其他孩子優秀。
可是一定要知道是“短時間”,孩子慢慢長大了,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學習的知識越來越複雜,家長不可能全部都學透徹了,再去盤孩子,不用等到太久遠,孩子到了小學,家長就明白我說的點了。
靠盤,盤不動的,也盤不了幾年。
幼兒階段,家長炫耀的寫字,到了一年級發現所有孩子的都會寫字了。
幼兒階段,家長炫耀的數學,到了一年級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會數學了。
幼兒階段,家長炫耀的古詩,到了小學階段,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愛反抄,自己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弱。
如果孩子很聽話,足以支撐到小學畢業,甚至是初中畢業,甚至撐過了高一、高二,到了高三階段,孩子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些也是常見的。
所以少曬孩子的優秀,來日方長,不用打臉。
前期優秀,後期掉隊的孩子,有幾個共同點
前期很優秀的孩子,不用說都是乖巧懂事的。
乖巧懂事的孩子,是容易在低齡階段展現優勢的。
他們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1、聽話懂事2、有學習的壓力感3、學習的被動性4、認真努力5、沒有明確的個人喜好6、缺乏安全感,缺乏目標感
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必須要澄清一下,還有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優秀,後來走下坡路,或者是前期很一般,後期逆襲成學霸的是少數,大多數都是“從小看大”,因為基礎是一點點夯實的,基礎打好了,後期會越來越容易。
後期掉隊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我們分析這類孩子,就是避免讓更多的本來可以更優秀的孩子,後力不足。
我個人就是屬於後力不足的群體,到高二的時候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到了高三就後力不足了,我的問題不是腦子不夠使,是個人心態出了很大的問題,上課注意力再也難以集中,而專注力曾經是我的強項,上課效率曾經也是我的強項 ,到了高三上課是真的集中不了一點,總是胡思亂想。
缺乏安全感,有巨大的心理壓力,擔心自己考不上好的大學,睡眠不好,情緒不好,嚴重影響了上課的專注力,成績直線下滑。
好在高考的時候心態很好,破罐子破摔的狀態,前期基礎不錯,算是高三水平的超平日發揮吧。
不過如果高三及時解決了個人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80%投入到學習中,就能輕鬆多考100分的。
這是家庭教育的系統問題,不是一時半會的問題
進入青春期以後,個人變得擰巴,自卑,敏感,這些負面情緒已經嚴重影響了個人的上課狀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起來。
當然了,也夾雜了一些早戀的傾向,對某位同學產生了極大的好感,並且在深深的自卑敏感中用力隱藏這種感情,這也嚴重影響了個人的學習熱情。
可能後者是最主要的問題。
所有的情緒都打包放在心裡,所有的情緒都要自己消化,這對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說,是很難一時間消化完的。
那個階段沒有溝通,從未得到家人的關注,那段回憶沒有母親的身影,實際上不止那段時間,從小到大就沒有跟母親深入溝透過。
那段不太好的記憶中,只有來自父親的嘲諷。
“不行就是不行了,別找理由。”
他試圖透過打壓的方式來激發我個人的鬥志,可是這種的打壓的方式只能讓我更自卑,更敏感,更絕望。
幾乎所有後勁不足的學生,都不是說頭腦跟不上,都是過多的消極情緒摻雜在日常學習中,過度消耗了個人精力,很難集中精力再去找回原來學習的狀態。
前提能學好,就說明這個學生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規劃,學習狀態,有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只要保持住了,就能平穩結束高中生活。
所以,想說的是,當孩子學習下滑的時候,家長真的沒有必要再去督促孩子學習,或者是給孩子施壓,因為這些孩子都懂這些道理,不需要再有外力來驅趕他們。
家長要做的是,疏通情緒,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減少孩子的壓力,放空孩子的消極情緒,這樣才能儘可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最後想說的是,可以在孩子迷茫的時候,跟孩子輕鬆地談一談未來,談一談規劃,目標感清晰了,孩子自我消化能力就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