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立大學中最負盛名且是最大的體系的加州大學一向是很多家庭首選。在私立大學申請越來越成為玄學之時,加州大學對中國學生招生也極為友好,每年有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湧入。究竟加州系大學最愛的高中有哪些?哪些高中命中機率更大?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
From 穀雨星球
微訊號:guyujihua2021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剖析過公立、文理、社群大學最強省錢攻略,而公立大學中最負盛名且是最大的體系的加州大學一向是很多家庭首選。
尤其是這幾年來,其在USNews美國大學排名上的高歌猛進,旗下10所分校在前30名大學榜單裡佔4所、前40名大學裡佔了6所。
更令人心動的是,在私立大學申請越來越成為玄學之時,加州大學對中國學生招生也極為友好,每年有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湧入。
那麼,究竟加州系大學最愛的高中有哪些?哪些高中命中機率更大?為什麼從加州大學申請就能看出一個高中的平均學術水平呢?
我們找到了加州大學官方釋出的詳細資料報告,具體到中國不同高中在加州分校的申請、錄取、入學資料,發現了很多真相。
01.
加州伯克利:名高中每屆申請人數破一百錄取到入讀流失率超過一半
中國學生和加州大學的雙向奔赴由來已久,官方資料顯示,去年申請季,加州大學共迎來70753名本科學生入學(含50969名新生、19734名轉學生)。
其中中國入學學生共3213人,佔據國際學生的56%,遠超過印度(512人)、韓國(350人)等。而對比2021年的4998人,降幅高達37%。
那麼,這3000多人分佈在哪兒呢?
我們搜尋整理加州系統裡兩所排名進入TOP20,申請最難的大學伯克利和洛杉磯分校為例,獨家整理了兩張表格,一目瞭然看清楚。
先來加州伯克利。
申請人數上人大附中和平和並列第一,都有182人申請,這可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證明幾乎走美國方向的多數學生都提交了申請。
而申請人數超過百人的國內高中也有9所,北京、上海、廣東分別佔據4所、3所、2所,分別是北師大實驗、北京十一、世外、北京101學校、華南師大附中、上中國際、深國交等。
而緊隨其後的是,還有UWC、星河灣、武外英中、南外、包玉剛等。
也就是說,幾乎叫得上名號的名高中裡,基本上超過80%的學生都會申請加州系大學,以國內全美方向錄取排名第一的北師大實驗為例,一年學生在170人左右,150餘人都會申請加州系。
有個很有趣的角度,加州系大學非常看重成績,敢去申請的學生標準化成績至少也是極其過硬的,所以從申請人數也能看出學校學術的平均水平和升學指導的策略方向。
比如有的學校在校人數多但申請人數不多,要不就是學術水平沒達到,要不就是升學指導並沒有建議學生必須提交申請。
為了整理這張表都把眼睛看花了務必收藏哦
■中國學生申請、錄取、入讀加州伯克利情況,錄取和就讀人數少於3人的,學校未給出具體人數,以<3表示。
在錄取數量上,加州伯克利對很多國內高中雨露均霑,並非申請的人越多,offer就越多。
其中能拿到9枚錄取的有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世外、深國交;超過5枚錄取的學校超過5枚錄取的學校有人大附中、北師大實驗、北京十一學校、世外、華南師大附中、深國交、UWC常熟、包玉剛、七寶德懷特、北京四中、寧波肯特、清華附中等。
再來看看錄取率。
加州伯克利整體國際學生錄取率為5.2%,而在國內,因為同校申請人數多,導致錄取率反而更低,基本上提交申請最多的學校們錄取率不少都低於5%。
不過,我們也發現,有一些高中的錄取率接近20%,以一些外籍學校為主,如清華附中國際部、深圳貝賽思、北京京西和上海德威等。也有一些學校申請人數偏少,如北京海嘉,寧波肯特等。
最後來關注下非常值得聊聊的入讀人數,錄取數不代表最終入讀,很多學生拿到了錄取並不會去讀,尤其是一些名高中,流失率能接近一半。
或許這也是幾乎多數學生都提交申請帶來的副作用之一:想去的學生錄不上,大學霸申請上了卻不去。
有點特別是UWC常熟,7個孩子拿到錄取,7個全部入學了。寧波肯特、北京21世紀、北京順義國際、江蘇天一、北京京西的學生拿到錄取全部都去了。
02.
加州洛杉磯:有明顯偏好的高中錄取到入讀流失率超過一半
在另一所加州系名校洛杉磯分校裡,情況與伯克利有點相似,又有些許不同。
先來看看申請數量,最高人數記錄由平和創下,多達188人申請,人大附中居於第二,跟伯克利交換了個位置。
除了一些申請人數上百的幾個老面孔外,武外英中學生對加州洛杉磯的喜愛更明顯,比申請伯克利人數多21人。
而在錄取數量上,相比加州伯克利的愛很平均,加州洛杉磯有明顯的偏好,尤其是北師大實驗(20枚)、包玉剛(14枚)和平和(13枚)三所學校,和其他學校明顯拉開差距。
也有不少學校能拿到8枚以上錄取:如平和、北師大實驗、世外、武外英中、華南師大附中、上中國際、包玉剛、小徑灣貝賽思、上外附中、北京德威等等。
再從錄取率來看,加州洛杉磯整體國際學生錄取率為6.1%,而有明顯偏好的學校如北師大實驗則遙遙領先,成為在前十名申請量學校中是唯一錄取率超過10%的學校。
還有些學校錄取率也超過了15%,非常明確瞭解學校的偏好,其中包括上海包玉剛、上外附中、北京德威、北京京西、上海協和國際、上海德威、青島二中等等。
整體來說, 洛杉磯在不少學校的錄取率,是遠高於伯克利的。當然這兩所學校的錄取偏好也有些不同。
為了整理這張表都把眼睛看花了務必收藏哦
■中國學生申請、錄取、入讀加州洛杉磯情況,錄取和就讀人數少於3人的,學校未給出具體人數,以<3表示。
不過,招得多,並不代表入學得就多。就以上海包校為例,錄取了14個學生,最終入學的僅有4人,上海平和錄了13個,去了5個。貝賽思也是如此。
整體來說,洛杉磯分校的流失率比伯克利要高一些。
在3枚及以上錄取數量中,唯一一所全去的就是上海宋慶齡學校,錄取了三個,去了三個。
而在其他分校裡,申請人數則更多了,申請人數接近200人。囿於篇幅關係,沒法一一完全展示,我們整理出了錄取人數的TOP3:
加州戴維斯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TOP3是北師大實驗(98人)、人大附中(83人)、北京十一學校(72人)。
加州聖塔芭芭拉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TOP3是華南師大附中(63人)、深國交(62人)、武外英中(57人)。
加州聖地亞哥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TOP3是武外英中(28人)、上海美國學校浦西(18人)、上中國際(18人)。
簡單來說,進入名高中後,平均學術水平就有了基本保障,加州系就是必申的一所學校。就以上海平和為例,在上述三所學校裡,都是申請人數最多的,後兩所更是達到了206人。
當然,錄取也是降維打擊。比如加州戴維斯,在北京三所公立名校均錄取超過了70人!
03.
最近,加州大學公佈了2024Fall最新資料,超25萬人申請加州大學系統,比去年增加1.5個百分點。
其中五所分校突破10萬人申請大關,包括加州洛杉磯、加州伯克利、加州聖地亞哥、加州爾灣、加州聖塔芭芭拉。國際學生申請總數為29606人,佔比14%,比去年也略有上升。
對比不同分校對國際學生吸引力,加州伯克利居榜首,加州洛杉磯和加州聖地亞哥位於第二、第三,均超過2萬國際學生申請。
國際生錄取率從低到高為:伯克利>洛杉磯>聖地亞哥>聖塔芭芭拉>爾灣>戴維斯。加州伯克利是唯一一所錄取國際學生少於千人的加州系學校。
同時,中國學生在所有分校佔比都是最高的,比例最高甚至達到72%。即使國際學生入學名額變得稀缺,但是加州大學對中國學生的「偏愛」仍然清晰可見。
和美國很多大學不同,加州大學是獨立系統,而從申請到就讀,在很多方面他們自成一派。
政策是加州系共有,但各分校獨立運營,落實上有個性化差異。
申請加州大學時,只有一個網申渠道UC Application,申請輪次也是唯一一次,一般截止日期是11月底。
填寫的申請表也是一份,就提交到系統內所有分校,實現多校區共享,避免了重複提交的繁複工作量,文書八個題目選四個回答,且每多申請一個分校,額外支付80美元的申請費。
而自2021年11月起,加州大學明確表示採用Test-Blind政策,即招生過程不考慮SAT/ACT標化分數,並將實行期限定為「永遠」。
如何判斷一個學生能否錄取?加州大學有自己的13項因素,如高中平均成績、課程難度、特殊才能、文書和課外活動等。而不同分校的側重點不同,同時並不會考慮族裔因素。
縱觀來看,將SAT/ACT標化剔除之後,剩下的量化指標中「AP、IB等國際課程」尤為重要。
同時更令人有好感的是,自2022年秋季起,加州大學正式開始實行「學費穩定計劃」(Tuition Stability Plan)——
即每屆新生和轉校生入學前,校方會公佈新的學費標準,預計在通貨膨脹的基礎上上漲0.5%-2%,並在接下來6個學年內穩定不變。
所謂的學費穩定,就在於入學年至畢業年的學費是一致的,學費只在入學年受通貨膨脹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學生的學雜費由三部分組成,一年開支也要達到7萬美金以上,並不私校便宜多少:-全系統基礎學費,2025-26學年為16128美元;-補充學費,2025-26學年為34200美元;-校園費(Campus-based fees),根據學生入讀的具體校區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在1000-4000美元不等。
雖然學校並不比私校便宜,但是上百人甚至千人大課,搶課上,跟教授關係比較遠,關懷度不如私校等,也是不少人選擇不去加州大學的原因。
當然,因為中國學生多,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人戲稱加州大學淪為了「中國大學分校」。
資料也證實了這點,在校本科生有超過千名中國學生的加州系就有6所,最高的加州戴維斯多達3000+中國學生。
畢業於加州聖地亞哥的學生曾給我們分享過被中國同學包圍的感覺:
「我們那屆光微信500人大群就至少有4個。而且還有專業群,比如CS群、Econ群等等,最誇張的是竟然還有北京群、東北群、上海群,應有盡有……」
不過硬幣也有另一面。一個華人更多的社群帶來的也有安全感和連線感,這也是在外部環境變化下,留學生在外越發在意的一件事。
本文來自:穀雨星球(ID:guyujihua2021),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