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在網路平臺上公然發文進行嘲諷。他言辭激烈地表示,如今的考公考編根本沒有眾人所想象的那般艱難。據他所述,自己有一個朋友僅僅是三本畢業,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成功上岸。他強調說:“就這麼個情況,真的是太容易了。”彷彿在他眼中,考公考編不過是輕而易舉就能達成的目標。
他還進一步推測,倘若換成那些畢業於 985、211 等知名高校的高材生,那豈不是手到擒來、輕鬆至極的事情?
在這位網友的認知當中,他固執地認為,就連畢業於三本院校的學生,都能夠如此輕鬆地考上,那麼對於那些畢業於 985、211 這類頂尖高校的學生而言,考公考編必然會更加輕鬆順暢。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實際上,情況遠非這般簡單。
要知道,考公考編絕非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毫無壓力地成功考上。這其中所牽涉的層面眾多且複雜,一方面是個人自身的種種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家庭背景資源的相關問題。
就拿這位三本畢業的學生來說,說不定人家早在大學時期就已經開始精心規劃考公考編之事了。整個大學期間,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備考當中,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這一目標上。畢業之後參加考試,如此一來,成功上岸的機率自然就會大幅提升。
與此相反,那些身處 985、211 大學的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始終承受著學歷帶來的巨大壓力。他們時刻思考著如何在眾多同樣優秀的同學當中嶄露頭角,根本無暇抽出足夠的時間來專門複習考公考編這類事務。
而且,考公考編可不單單是筆試成績合格就能萬事大吉,面試環節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小覷。有些同學儘管在筆試方面表現出色,能力超群,但一旦進入面試環節,就會暴露出各種問題。要麼緊張得語無倫次,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要麼缺乏相關的臨場應變能力,不能靈活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最終的結果便是與成功上岸失之交臂。
此外,家庭背景資源這一因素也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有些家庭有足夠的能力為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援和幫助,比如精心準備豐富的備考資料,不惜花費重金聘請專業的老師進行輔導,又或者在報考崗位的選擇上,憑藉自身的經驗和人脈為孩子給出合理且明智的建議等等。然而,還有一些孩子或許就只能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艱難摸索,沒有任何外部的助力。
最後,還有一個絕不能被忽視的關鍵因素,那就是來自 985 或者 211 高校的學生。通常來說,這類高校的教育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培養出的學生往往具備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高遠的志向。他們在職業規劃方面,通常設定了更高的目標,追求更具挑戰性和發展潛力的崗位。
例如,一些 985 高校的學生可能更傾向於進入中央直屬機關或者省級重要部門,而 211 高校的部分學生也期望能夠在市級以上的關鍵崗位施展才華。這種高目標的定位,無形之中給自己考公考編的道路增添了巨大的難度。
985 和 211 高校的學生所處的環境往往賦予他們更高的期望。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對他們的期待值普遍較高,這也促使他們在選擇職業時,更傾向於追求那些能夠彰顯自身價值和能力的高層次崗位。
然而,這些備受青睞的崗位往往競爭激烈,報考人數眾多,錄取比例極低。這就意味著,985 或者 211 高校的學生在考公考編時,需要面對更為殘酷的競爭環境和更高的選拔標準,難度自然也就隨之增加。
所以說,不能想當然地認為 985、211 畢業的孩子在考公考編時就能夠輕鬆上岸,這真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判定。總而言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考公考編並非適合每一個人。
我國一直重視穩定的職業和社會地位,這使得考公考編備受青睞。但這種文化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考公考編的競爭壓力,讓人們對其難度和成功的標準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和誤解。
對於考公考編這件事,我們應當以更加全面、客觀、理性的態度去看待,不能簡單地以學歷或片面的觀點來評判其難易程度和成功的可能性。
親愛的讀者,對於一名三本畢業生考編兩年上岸,譏諷985或者211畢業生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