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競爭力,全力提升所育人才競爭力,努力提升制度環境競爭力。
作者 | 王佔仁
西北師範大學校長
明確提出“人才競爭力”並將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六大特質”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作出的重要戰略安排,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師範院校作為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集聚地、未來教師的輸出地、健全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的策源地,肩負著以高質量教師教育賦能人才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使命,既要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競爭力,也要全力提升所育人才競爭力,更要努力提升制度環境競爭力。
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競爭力。人工智慧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強調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要注重教師的數智素養。這就要求教師:一要具備傳遞智慧資訊的能力。智慧型教師要從知識資訊的傳遞走向智慧資訊的傳遞,更加註重知識的理解、知識的關聯、知識的實踐,具備“轉識成智”的能力。以智慧的心態看待知識,站在智慧的立場和高度審視、把握知識,實現知識的整合、選擇與創新,以此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統攝能力、貫通能力、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智慧促進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導學生體驗知識中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懷疑精神、養成學生的追問意識、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二要具有開放的素質和品格。智慧型教師應具有接納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新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建立“教”與“學”雙方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積極運用啟發式教學、數智賦能教學、反思性實踐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為學生個性化和創造性發展提供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三要懷有體會真切的情感。情感不僅是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為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強大動力。教師要提升對教育的情感,不僅將教育視為職業,更要將其視為使命和責任;增進對受教育者的情感,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個性化發展,努力營造一個包容與開放、靈活與多樣、尊重與關愛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情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提煉教育素材並將這些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全力提升所育人才競爭力。人工智慧既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重塑教育形態,也在重新定義人才。人工智慧最有可能替代甚至超越透過死記硬背而獲得知識的能力,但好奇心和想象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邏輯建構能力是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的。我們要善用人工智慧新勢力,開闢提升師範院校所育人才競爭力的新路徑。一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為內在驅動。更加重視對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悉心呵護,幫助學生提高對科學的興趣,瞭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厚植科學素養,從而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源源不斷的勢能,為建設教育強國厚植人才沃土。二是以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作為核心要素。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是人類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程度上依賴於人類的直覺、經驗、文化背景以及複雜的心理過程,這是人工智慧不能輕易複製的。它要求我們不僅要開設專門針對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培養的課程,還要在所有課程和各個培養環節貫穿對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提升。三是以提升邏輯建構能力作為高階體現。邏輯建構能力是拔尖創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高階素養,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能提升學生的洞察力、判斷力、決策力。要求我們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資訊蒐集整理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理論建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放在優於知識積累的位置,把對“知識存量”的要求轉移到對“邏輯建構能力”的追求上來。
努力提升制度環境競爭力。“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人才總是向發展勢頭好、創新活躍度高的地方集聚。集聚更多人才的關鍵在於堅持制度建校,破解師範院校在人才競爭方面的制度難題,創造幹事創業的制度環境。一是主動融入國家“大環境”。人才培養要適應國家需要,特別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更要瞄準“短板弱項”和“戰略緊缺”,將人才培養的方向、結構、規模、質量深度融入國之所需,緊盯最新發展趨勢,前瞻佈局、動態調整學科專業,最佳化辦學資源配置,創造“國家所需即是我之選擇”的制度保障,形成“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的生動局面。二是積極營造學校“小環境”。充分發揮科研平臺人才集聚作用,構築起多維度、多鏈條的政策矩陣,開展有組織人才培養、有組織科研攻關,實現平臺與人才相輔相成、同頻共振、雙向奔赴。圍繞關鍵領域“帶頭人”培育未來發展“千里馬”,在重大科研專案、重大工程、重點學科等關鍵領域接續培養具有“領軍帶隊”能力的優秀中青年骨幹。三是傾心建設單位“微環境”。瞄準“需”處發力、緊扣“需”處供給,感情上“厚愛一分”,工作上“高看一眼”,解難上“多幫一把”,做人才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後勤部長”,確保我們給的正是人才想要的,確保人才舒心安心靜心工作生活。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