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的廁所牆火了。
前段時間,一組衡水中學實驗學校男廁內部照片在網上瘋傳,被網友稱作“在壓抑的角落裡,開出的一朵朵絢麗小花”。
這處位於教學樓四樓的男廁所,包括洗手檯在內,廁所的牆面都畫滿了塗鴉。
廁所牆文化起源於三名學生的“狂歡”。
一次考試,其中一人被安排到3樓文科班的教室考試。考試結束之後,在3樓男廁所裡,他看到了零星幾條塗鴉。
一場“文理”的較量就此開始,他找到另外兩名同學,用了兩節晚自習的時間,在4樓廁所的隔間牆壁上,寫下大篇文字。
很快,他們幾人的作品在同學間引起了轟動,也引來更多人的效仿。
有人留畫,也有人題詩。
為了更好的分門別類,每一個隔間都被學生們劃分出不同的主題,內容囊括初音未來、碧藍航線、明日方舟等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元素。
一號的隔間裡,是遊戲主題,上面寫著學生對遊戲製作人的吐槽。
三號的隔間裡,是整天沉浸在學習中的學生表達的不滿。
而七號隔間則是學生的自由創作區,不限內容,不限形式,在這裡有人畫漫畫,有人寫上自己的痛苦和焦慮,自有後來人在底下跟帖留言。
還有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妙招”,介紹學校電話改裝指南,教人如何在熄燈斷電後接上電池打電話,如何在不用插卡的情況下,透過學校網路打公共電話。
為了保護這些資訊,學生會在廁所門口附近貼上溫馨提醒,在牆上列下畫師榜和作家榜,挨個評比作品。
那些找不到署名的,則被他們歸在“李勇趙”名下。他如“佚名”一般,並不存在。
但這並不重要,“李勇趙”什麼都可以做,他可以很有才華,也可以幹盡一切惡作劇。
他是學生在學業高牆下創造的另一個自己,無拘無束,沒有學業的焦慮,也沒有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耳提面命。
在虛擬的空間,李勇趙是自由的,就像在廁所揮毫潑墨的他們,也是自由的。
回到現實,他們要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在不同的人生分岔路口做選擇。
在臨近高考的最後一段時間時,牆上多了一幅畫:“高考加油”。
而廁所牆的故事也在2023屆學生畢業後,迎來翻新重修的結局。
廁所文化牆成立之後,許多不知情的網友都會問到一個問題:老師不管嗎?
事實上,老師有專用的教師廁所,沒有大人關顧的學生廁所成為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社交空間。
這是孩子們的秘密基地,不用被人催著學習,一天到晚埋在書山題海中。
在這裡,他們可以討厭學習。
那些關於青春期的苦悶,在這裡會有同齡人的理解與支援,不會得到所謂“過來人”的嗤之以鼻。
他們不用在大人面前掩飾自己喪氣的一面,光明正大討論遊戲、動漫……那些被家長稱為“玩物喪志”的東西。
他們可以找到喜歡的方式排解、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因為在廁所外,他們無人訴說。
第一個不理解他們的,會是最親近的家人。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訪談中,談及自己對女兒的羨慕,覺得相比於自己這一代,女兒能每天學習到新知識。
但女兒反駁她:
“我們才羨慕你們那代人,你們太幸福了!你們根本體會不到我們的痛苦。
每天早上7點鐘坐進教室,一直坐到下午5點半,回家寫完作業就要11點了。
媽媽,這不是一天,而是12年。連週六日都被你們占上了。”
李玫瑾聽後,理解了女兒的不容易,難掩感慨:
“確實,這麼下去,人不瘋才怪呢!”
但更多的人,在孩子的求助面前,還是會納悶:
為什麼生活條件變好了,孩子有更多的不滿意?
當生存需求被他們放置在第一位時,他們便容易認為孩子如今的負面情緒,不過是無病呻吟。
其次,是對所處環境中的不信任。
《少年發聲》欄目裡的小依,從小便受到了父母的嚴要求,高管控。父母當年讀書少,如今有條件供孩子讀書,便希望小依不再走他們的老路。
一年級練英語,二年級學奧數,五年級報3個輔導班。每天寫作業到凌晨,1點後才能睡覺。
重壓之下,她開始了自殘,用鉛筆劃手臂,開始啃指甲,常常啃到出血。
父母發現了,簡單以為她不過是想要玩手機,給她換了新手機。他們不瞭解,也不想關注。
於是得不到父母理解的小依乾脆不再讓父母知道。
家庭無法給予她幫助,學校也不會成為她情緒的求生出路。
她不敢和班主任說,在她看來,班主任會認為“學習高於一切”。
也不敢信任學校的心理老師,“學生不到萬不得已,一半都不會去找的”。
她只能在傷害自己的過程中,期盼著高考結束,獲得自由。
“我和我的同桌都挺想讀了大學以後不受家長控制,現在的家長都把孩子越養越遠了。”
在無人理解的時候,遠離大人是他們唯一的答案。
廁所,也就成為了他們的“安全區”。
之前收到一位讀者的後臺留言,她感慨道:
“孩子還是一樣的孩子,無憂無慮的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父母‘變’了。”
上一代的父母為了生存,留給孩子的是如何謀生的思考,讀書或許可以出人頭地,但吃喝必須排在第一位。
有一項謀生技能、工作遠比學習厲害更重要。
這一代的父母解決了吃喝問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後,越發覺得“學歷是通往一切的入場票”,孩子的首要任務就變成了如何透過讀書改變命運。
於是便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
當孩子上學前,父母不吝嗇包容與呵護,總擔心他們會因為一點點磕磕碰碰受傷。
當孩子上學之後,家庭間的交流只剩下冰冷的數字——各科成績,年級排名。
可對於這一專案標的設定,許多父母是迷茫的。
為什麼學習?
學習之後去做什麼?
學習失敗能做什麼?
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熱切背後,父母很難注意到,問題的根結其實並不在孩子身上。
訪談節目《相對論》的一期內容裡,講到18歲的皓然因為熬夜玩手機和父母對著幹,休學在家。
因為學習問題,皓然與母親有過多次的爭吵。
最糟糕的時候,他想到了輕生,他覺得自己“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是被世界拋棄的人”。
母親也在與孩子的爭吵中,聽到了一句令她無比難受的話:
“我現在生病,是因為你造成的。”
12歲前,家裡充斥著“一定要考一個好的高中,好的大學,然後讀研、讀博,找一個好的工作……”這樣的聲音。
12歲後,父母離婚,皓然跟著母親生活。婚姻的挫敗讓母親沉浸在自己的痛苦情緒中,對孩子的學業有著更高的要求。
母親認為孩子是一頭羊,面領著“羊群”的競爭:
所有羊都在往前跑,前面是好學校、好工作、好未來。本來你還能在中間跑著,但跑著跑著你跑到後面去了,徹底骨折了。
而皓然,現在是“骨折”的羊。
她放不下痛苦和焦慮,只是一再的質疑孩子:
為什麼別人都能跑,而你跑不動了。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孩子病了,多半是在替家庭生病”。
本質上來說,父母也是“孩子”。
我們並非隨著年齡增長,隨著結婚生子,便成為了一個通透全能的大人。
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正確的愛,導致我們無法正確愛孩子。
在社會中沒有想明白成功的定義,讓我們無法合理地為孩子的人生方向指點迷津。
那些沒有在父母這一代解決的問題,在下一代人身上繼續延續。
在孩子生病很長一段時間後,皓然母親終於學會了理解孩子。
有一次她在房間委屈痛哭,皓然聽到了聲音,走進來坐到了床邊,用手輕輕撫摸著她的後背。
並告訴她:“我知道你難受,沒事,我在。”
這句話讓皓然母親意識到原來“共情是你能感受到我,而不是告訴我這件事用A、B、C三種方式解決”。
在孩子的身上,她找到問題的解決路徑。
她試著放下焦慮,發現孩子的攝影愛好後,不再執著於升學一條路。
“人生實際上就是一種體驗,每個人的速度、幅度是不一樣的,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裡,會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在孩子的身上,她得到了治癒自己的力量。
不用抵抗母親的焦慮後,皓然也開始重建自我。
他愛上了攝影,也像媽媽一樣開始學習心理學,準備參加自考。
實際上,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是在重新把自己養一遍,捋順迷茫,放下焦慮。
正如紀伯倫所說: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孩子不是父母的複製品,我們走過的路,也並非最好的路。
往前二十年,我們在學習如何變得優秀,往後八十年,我們都在適應平凡。
學生時代只要成績好排名前列,自會得到周圍人的讚美與掌聲。
步入職場後,會發現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是一場只要努力就能考高分的考試。
我們會面臨工作的挫敗,會遭遇婚姻的失意,即使是我們全心全意孕育的孩子,也不會事事順從我們的心意。
當你活明白的時候,就會發現人生不過是一句話:盡力而為。
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的是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接受起起伏伏的常態人生,默默積攢自己的能量。
作為孩子的他們,要去經歷多次的體驗與嘗試,在試錯中找到自己的路。
當父母不易,做孩子也不易。
因為不易,你我更需小心翼翼。
點【在看】,願我們都能用一顆平和寬容的心面對這個世界,面對我們的孩子。
作者 | 微微
主播 | 素年錦時,微信公眾號:素年錦時FM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十點君說
十點讀書「2025聽書日曆」全新上市啦~
我們從上千本好書中,精選365本經典之書,錄成音訊,專門讀給你聽。
每天20-30分鐘,聽完一部名著精華,在書中走遍萬水千山,探索生命的旅程,也讓大腦更加睿智通透~
365本經典好書+365本溫暖金句+365幅治癒插畫 ,每天一頁,遇見更好的自己。
十點讀書聯合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出品,品質有保障!
原價138元 ,十點全年超低價僅需79元! 現在下單,再 享受拍1發7特權 , 太超值了!
每個日曆能繫結3個手機號,可以全家一起聽,既是暖心陪伴,也是漲知識的寶典~
「 2025十點讀書·聽書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