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有著“中國青年諾貝爾獎”之稱的2024中學科學獎(中國內地賽區)總決賽入圍名單揭曉。其中,來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下簡稱:新都一中)的高二學生周可欣、劉福鳳順利晉級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物理)全球總決賽。這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個入圍物理總決賽的團隊。
對於這個結果,從教育業內到家長,都有不少“感覺意外”的聲音。
但在學校內部,從黨委書記劉旭東到老師們,對於這個結果卻並不意外。因為為了厚植創新人才培養土壤,為學生多元成長鋪好路、架好橋。早在2015年起,新都一中就開啟了學術性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探索,並建立起成熟的系列化、特色化學校學術涵養課程體系。
就在今年8月,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公佈2024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立項名單,新都一中提交的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相關課題成功獲得立項,成為全國基礎教育學校中僅有的10個國家一般課題之一,也是四川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基礎教育學校課題。
在新都一中看來,從學生到學校,兩個遙相呼應的“四川唯一”,只是學校九年探索的成果之一。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業內簡稱“丘獎”。這是由國際著名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於2008年發起的面向全球中學生的科學競賽專案,是中學生能直接參與的頂級全球賽事之一,也是中國最具含金量的中學生科技學術拓展之一。
2024年度,“丘獎”各學科共有2000餘支團隊報名參賽,“這是絕對的高手過招,幾乎不存在運氣的可能,因為參賽者幾乎全部來自國內最頂尖中學組織的團隊。”
然後,2000多支頂尖團隊經過三輪評審和分賽區半決賽,最終只有72支中國內地隊伍闖入總決賽,其中物理團隊只有12支,新都一中團隊,正是其中十二分之一。
但這次入圍“丘獎”決賽,並不是新都一中創新人才培養的第一份捷報。
在過去幾年裡,就資料而言,學校就有近80名學生先後獲得五大學科競賽一、二等獎,多位學生參加國內外一流科研創新賽事,尤其以物理為例,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20餘篇論文。7人獲得丘成桐中學科學獎;8人獲得“小小科學獎”獎勵活動金銀銅牌;陳浩天同學獲得第37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最高榮譽——四川省科協主席獎。此外,學校還與人大附中、南京外國語學校同時獲得CYPT(中國高中生物理創新競賽)特等獎。
就成果來看,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都一中學子透過強基計劃、學科競賽、高考進入清北、復旦、中科大等名校,實現了多元化成長,同時還培養出了李大勤、王賢華、王向陽等名優教師,助力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莞蓉渝“與未來學校對話”沙龍、四川省“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行動”協同研修、四川省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提升縣域高中辦學質量研討等多項活動也在學校舉行,吸引了近30萬人參加。
劉旭東介紹,早在2015年,新都一中率先開啟了學術性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探索,成功立項並結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社科基金國家一般課題《普通高中學術性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實驗研究》,建立起了系列化、特色化的學校學術涵養課程體系。
這樣的課程體系有何不同?劉旭東進一步解釋,“更注重基礎性和創新性相結合,進而形成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課程圖譜。”
更具體來說,學校在建設學術課程時注重的是與國家課程融合、與地方文化結合、與校本課程貫通、與大學課程銜接,並以專案式學習為徑,實行學術導師制度,由每位參課學生在其導師指導下開展屬於自己的學術專案。
就實操流程而言,新都一中的專案式學習主要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趣味科學競賽,在激發同學們興趣的時候,也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第二階段是科研工具課程的開設,“更形象來說,就是把工具交到學生手上。”比如,工具課程涉及通用技術、化學、物理等多個學科,這些都是學生在自己搭建實驗裝置或手工製作活動中可能會使用到的工具的操作方法。
有了工具,學生們開始“專案搭建”了,這也就進入了第三階段,開展專案式課題研究,參加全國性科創賽事並形成論文。
整個過程中,老師們都會定期帶領學生召開學術會議、提供一對一論文指導,並引導學生們參與專案式學術研究、學術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角”。
眾所周知,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拔尖人才?”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命題,是整個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無法避免的難題,它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共同破解。
而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養尤其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起著上承初中下啟大學的作用。
今年8月,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公佈2024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立項名單,新都一中提交的《大學中學融通視域下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評價標準體系的實證研究》課題成功獲得立項,成為全國基礎教育學校中僅有的10個國家一般課題之一,也是四川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基礎教育學校課題。
一年當中,兩度摘得“四川唯一”。劉旭東認為,這可謂是對學校階段性成果的最直觀體現,“學校還將在總結上一個課題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加強課題研究管理,確保課題研究過程的高質量推進和研究成果的持續產出。”
比如,學校將採取科研資源向區域兄弟學校開放,與大學、基礎教育階段的各段學校攜手合作等方式,共同探索早期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模式。
此外,學校還將繼續加大對教師科研能力的培訓力度,提升教師的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以高質量建設為重點,以全面建設全國一流高中為目標,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提供廣闊舞臺和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