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已公佈。據統計,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388萬,較2024年報名人數再次降低50萬,是10年來第二次下降。與此同時,我國碩博的招生、培養規模持續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逐年上漲。一升一降之間,考研會變得更簡單嗎?
報名人數的減少可能意味著競爭個體數量的下降,但考研難度卻與招生規模的擴大幅度、部分高校部分專業推免人數增加,以及各高校各專業具體的招生計劃調整等諸多因素有關。
《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研究發現,雖然近年來“考研熱”降溫態勢顯現,但考研上岸難度並沒有因此降低。“二戰”“三戰”成功率下降、“逆向讀研”比例持續上升等體現出考研競爭依然激烈。
考研上岸難:
非“雙一流”院校“二戰”成功率持續下降
就業藍皮書研究發現,隨著考研競爭的日益激烈,應屆本科畢業生在初次考研中未能成功的情況更加普遍。根據某機構編制的《2023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474萬人;而根據教育部發布的資料,2023年共招收碩士研究生114.84萬人。除掉保研的人數,留給考研者的競爭名額更為有限。
2023屆畢業半年後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本科生中,有80%的人已經參加過研究生考試,這表明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大多數是二戰考研。但“二戰”“三戰”的成功率在持續下降。資料顯示,畢業後準備考研的本科生群體中,三年內成功考上的比例從2018屆的43.1%下降至2020屆的39.9%。不過進一步分析我們注意到,“雙一流”院校畢業生二次(三次)考研的成功率近四屆較為穩定,2020屆為51.0%。非“雙一流”院校畢業生二次(三次)考研成功率則下降明顯,從2017屆的43.7%降至2020屆的37.7%。
部分學科考研熱度不減
醫學、理學、法學計劃“二戰”比例高
雖然從整體看,“考研熱”有降溫趨勢,但部分學科的讀研熱度並未減退。就業藍皮書資料顯示,農學(28.8%)、理學(27.8%)、醫學(27.3%)的讀研比例連續三屆均達到或超過25%。相關學科特點,或對應的就業市場對高學歷人才需求大,會促使學生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選擇讀研。其中,農學和理學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2023屆較2019屆(農學:22.8%,理學:23.3%)增幅分別為26%、19%。
從脫產備考的角度來看,2023屆本科生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比例(5.6%)較2022屆(6.7%)有所下降,這與考研難度的增加、就業市場的壓力等因素有關。但從學科來看,醫學、法學、理學畢業生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比例較高(分別為9.1%、8.5%、7.6%),且其中“二戰”比例均超過80%(醫學:86%,理學:84%、法學:83%)。相關學科的畢業生希望透過學歷提升增加就業競爭力,對考研相對也更執著。
“逆向讀研”比例五年提升近六成
為更好就業是主因
在考研難度和求職難度逐年攀升的情況下,部分本科畢業生為延緩就業做出向下相容的升學選擇。近年來“逆向讀研”作為一種新的趨勢逐漸受到關注。
所謂“逆向讀研”,是指“雙一流”院校的本科畢業生,考入非“雙一流”院校讀研。麥可思研究發現,近五年“逆向讀研”比例逐年升高,從2019屆的4.1%上升至2023屆的6.5%。從學科看,法學(13.6%)逆向讀研的比例最高,醫學(12.5%)、藝術學(12.3%)、文學(11.0%)逆向讀研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均超過了10%。
“逆向讀研”群體讀研的主要原因是職業發展需要(49%)、就業前景好(43%)。此外,“逆向讀研”群體因想改變專業(13%)、隨大流讀研(10%)的比例也略高於全國本科平均水平,這可能與當前就業市場的壓力和對於未來職業方向的不確定性有關。
“考研熱”降溫、脫產考研比例下降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科畢業生在讀研選擇上更加趨於理性。考研作為畢業生職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選擇,其決策應基於個人興趣、職業目標和市場實際需求綜合考量,畢業生需積極適應變化,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避免因對自身缺乏清晰認知而盲目跟風或隨波逐流。高校也應當積極作為,加強對學生的考研指導,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職業發展指導服務,包括就業諮詢、實習機會、職業規劃等,以幫助畢業生更好地瞭解各種發展途徑。
資料說明:
2023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4年3月初完成,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4.3萬。2022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3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3.5萬。202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2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5萬。2020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1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4萬。2019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0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6萬。
麥可思曾對2019屆、2018屆、2017屆大學畢業生進行過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並分別於2022年底、2021年底、2020年底對其全國樣本進行了三年後的再次跟蹤評價,三屆全國本科生樣本均約為2.5萬。
宣告: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全面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請留言或新增編輯微信獲得長期白名單授權(電話或微信搜尋18602824882)。轉載要求——
1.文首註明“轉載於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釋出的24小時後進行。
3.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主體(含高校),獲得授權可轉發至全媒體平臺;其他主體僅限於微信公眾號平臺釋出 。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資料——
☞回覆“月收入”,可獲取2023屆本科、高職月收入TOP30專業名單。
☞回覆“本科就業滿意度”或“高職就業滿意度”,分別獲取2023屆本科或高職就業滿意度較高專業TOP30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