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的地理科普平臺
最全面的海量備考資源
什麼是節氣?
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
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至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大雪節氣怎麼算?
大雪一般在12月7日左右,有時是6日,還有時是8日。那怎麼確定的呢?需要用下面的公式確定:
大雪計算方法:
日期計算:[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18,20世紀=7.9。
舉例說明:
2020年大雪日期=[20×0.2422+7.18]-[20/4]=7,12月7日大雪。
2024年大雪日期=[24×0.2422+7.18]-[24/4]=6,12月6日大雪。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12月6日23時16分
將迎來“大雪”節氣
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①此時節,天氣會比“小雪”節氣時更冷,下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時更大。
②氣溫越來越低,水面凝冰,北風捲地,瑞雪將臨,萬物冬藏。
③冬日景象叢生,霧凇掛滿枝,片片雪花飄。
大雪時節,真的會下大雪嗎?
“大雪”是一年之中的第21個節氣,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雪盛”實際上指降雪的機率更大了。
“大雪”來臨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披上冬日的盛裝,東北、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降到零下10℃,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只有華南地區仍處於氣象意義上的秋季。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
雖然節氣的名字叫“大雪”,但並不是指這天一定下雪,而是表明降雪的可能性會比小雪時更大;如果降雪的話,雪量也一般會比小雪時的降雪更大一些。
冷空氣來了,要降溫了,降溫就肯定是受到了冷空氣的影響,可是什麼是冷空氣呢?它來自哪裡呢?
下面,讓我們跟著冷空氣,探尋這四條進入我國的路徑。
路徑一:西北路
從西伯利亞出發後,冷空氣沿著阿爾泰山與杭愛山翻越蒙古高原,從內蒙古地區進入我國。
人們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一股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這句熟悉的播報,講的就是從西北路徑上風塵僕僕趕來的冷空氣。
這一路上並未遇到高大地形阻礙,很快,冷空氣就可以推進到我國河套地區。這裡是黃河衝擊形成的平原,冬季寒冷乾燥。循這條路徑下來的冷空氣,在長江以北地區所產生的寒潮天氣以偏北大風和降溫為主。
從河套地區再往南走,冷空氣便可直達長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區。即使在冬天,來自南方的暖溼氣流依然可以抵達這裡。當冷空氣與其相逢,便會產生雨雪天氣。
路徑二:東路
選擇東路的冷空氣將不得不翻過整個蒙古高原,再沿著大興安嶺、太行山從東北方向推進。該路徑經過地形的影響,常常給人的感覺是冷空氣是從東北方向來的。
東路冷空氣抵達我國華北北部後,在冷空氣主力繼續東移的同時,低空的冷空氣會折向西南,經渤海侵入華北,再從黃河下游向南可達兩湖盆地。
而走過這麼多山山水水的冷空氣,常使渤海、黃海、黃河下游及長江下游出現東北大風,華北、華東出現迴流,氣溫較低,並伴有連陰雨雪天氣。
路徑三:西路
選擇西路的冷空氣,則一路“摸”著高大山脈的邊緣而來。
沿著天山北界,冷空氣經新疆、青海、西藏高原東南側南下。在新疆,它常常掀起狂風,還常常與從西部來的暖溼氣流“激烈交鋒”,帶來暴雪天氣。
不過,雖然其對我國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影響較大,但降溫幅度不大,只是當南支鋒區波動與北支鋒區波動同位相而疊加時,才可以造成明顯降溫。
路徑四:東路+西路
一股冷空氣的力量已經讓人膽寒,如果兩股冷空氣經過長途跋涉後彙集起來,波及範圍可能會更廣。
在冷空氣南下我國的過程中,的確存在這種情況。東路冷空氣從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部南下,當兩股冷空氣在黃土高原東側,黃河、長江之間匯合時,可造成大範圍雨雪天氣。
不僅如此,兩股冷空氣還會合二為一,一起南下,帶來大風和明顯降溫天氣。
冷空氣來臨前為何變升溫?
冷空氣來臨前氣溫要升高,我沒聽錯吧?確定你沒聽錯,不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你知道麼?有人曾經吐槽說:“這是在冷空氣來臨之前讓你曬被子的,”但事情肯定不是這麼簡單。
其實,在氣象上,冷空氣來臨前升溫與天氣系統的發展密切相關。
“冷空氣與高空槽(在高空天氣圖上,從低壓中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中間的高度比兩邊低,稱為高空槽)相聯絡。
我國由於地處西風帶,高空槽前往往是西南氣流,槽後則是自西北而來的冷空氣。
當較強冷空氣來臨時,冷鋒前的西南暖溼氣流往往也會明顯發展,造成鋒前的明顯升溫。
還有一種說法是冷空氣對暖空氣的擠壓,迫使暖空氣集中導致增溫。
”一般情況下,這種升溫現象會持續一到兩天時間。因此,在冬季,如果某一天突然變得暖和,那麼往往預示著冷空氣即將到來。
大雪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是全年的第二十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 大者,盛也。
曆書記載:“鬥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
《月令》載:“《令》不以歷節言,據時始暑而記也。歷於大雪、小雪、大寒、小寒,皆去十五日。”
《說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大;雪物喜之凝雨也。大雪,物喜之水由小變大也。”意思說雪是由雨滴凝結起來的,而大雪則是這個雨水從小變大了。
大雪三候
大雪三候:“初候,鶡鴠(hé dàn)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01
鶡鴠不鳴
《禽經》曰: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為勇士,冠名可知矣,《漢書音義》亦然。《埤雅》雲:黃黑色,故名為鶡。據此,本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若郭璞《方言》: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陳澔與方氏亦曰求旦之鳥,皆非也。夜既鳴,何為不鳴耶?《丹鉛餘錄》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詩》注作渴旦。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02
虎始交
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03
荔挺出
荔,《本草》謂之蠡,實即馬薤也。鄭康成、蔡邕、高誘皆雲馬薤,況《說文》雲: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與《本草》同。
野鶴連霞,萬物覆雪。
呵氣成霜,大雪封河。
負暄賞雪,聞香尋梅。
冬臘風醃,村酒浮香,圍暖自得。
天氣特點
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此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已大雪紛飛了。
但在南方,特別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卻依然草木蔥蘢,乾燥的感覺還是很明顯,與北方的氣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區冬季氣候溫和而少雨雪,平均氣溫較長江中下游地區約高2℃至4℃,雨量僅佔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現在1、2月份;地面積雪三、五年難見到一次。
這時,華南氣候還有多霧的特點,一般12月是霧日最多的月份。霧通常出現在夜間無雲或少雲的清晨,氣象學稱之為輻射霧。“十霧九晴”,霧多在午前消散,午後的陽光會顯得格外溫暖。
西南地區東部江南等地多陰雨天氣:6日至8日,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廣西西部和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另外,6日至8日,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山東半島、青海東南部、甘肅南部、川西高原北部、新疆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雪或暴雪。
弱冷空氣影響長江以北地區:6日至8日,受弱冷空氣影響,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將下降2~4℃,部分地區降溫6℃左右;東北地區、內蒙古中東部等地有4~5級偏北風,東部和南部海區將有6~8級大風。
12月6日08時至7日08時,內蒙古中東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東北地區東部、山東半島、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其中,山東半島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5~7毫米)。西藏東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南大部、華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局地中雨(10~15毫米)。黑龍江東北部、西藏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其中,西藏中部等地部分地區有7~8級風(見下圖)。
12月7日08時至8日08時,新疆南疆盆地和南疆西部山區、西藏東部和西北部、青海東南部、甘肅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山東半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其中,青海南部、甘肅南部、山東半島、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山東半島等地局地暴雪(10~15毫米)。西藏東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南大部、華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中,臺灣島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25~30毫米)。內蒙古中部、西藏部分地區有5~7級風,其中,西藏北部部分地區有7~8級風(見下圖)。
12月8日08時至9日08時,新疆南疆盆地和北部、西藏西部和東北部部、青海南部、甘肅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有大到暴雪(10~12毫米)。西藏東南部、西南地區東部、湖南西部、雲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局地有中雨(見下圖)。
即將步入仲冬時節
加之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
愛護身體、預防感冒
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多穿
適當進補也是不錯的養生方法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
羅澍偉建議公眾
多吃些溫陽散寒
固腎益精的食物
如羊肉、山藥、紅棗、枸杞等
此外
還要注意頭部、足部的防寒保暖
每天可用溫熱水泡腳並按摩足底穴位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1.北極放大效應
全球變暖導致升溫,海冰反射率正反饋。冰雪對於太陽輻射是具有反射作用的。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海冰消融,下墊面水域擴大,海冰的反射作用減弱或消失,使海水吸收和儲存了更多的太陽輻射,海水對近地面大氣的加熱作用隨之增強,導致近地面升溫。更暖的氣溫使得海冰進一步減少, 從而形成了海冰—反射率正反饋,如此反覆加速了北極的升溫速度。2·大氣溫度反饋 一極地升溫速率偏大
由於北極地區的絕對溫度明顯低於中低緯地區,在同等輻射強迫下,北極地區需要更高的增溫來達到新平衡。所以這也會造成北極地區升溫比其他地區快。
3.極地氣溫升高導致冰川融化,裸地面積增多,下墊面性質改變。冰雪的反射率高達95%。太陽光照射到冰雪表面後,大部分光線會被反射回去,只有少部分光線會被冰雪吸收。
4.典例分析
例一、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格陵蘭島北端的氣溫升至0℃以上,引發世人關注。近30年來,北極地區不僅在變暖,而且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這種加速變暖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材料二:世界自然帶分佈模式圖
(1)試分析“北極放大效應”的成因及對北極地區動植物的影響。
(2)分析全球變暖背景下北冰洋沿岸苔原帶分佈範圍的變化特點。參考答案: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海冰消融,海面對太陽輻射反射率下降,北極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增多,氣溫升高更明顯。氣溫上升,蒸發量增加,溼度雲量增大,大氣保溫作用增強,海冰消融更多,反覆演變升溫。
對植物的影響:
極地氣溫上升,植物的生長期(無霜期)變長、植物更茂盛;北半球的自然帶北移,灌木(針葉林)面積變大,苔原帶面積變小。
對動物的影響:
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部分動物如北極熊等大型動物缺少食物及生活場所,生存艱難,數量減少(總之北極地區生物多樣性減少)。
(2)全球變暖,氣溫上升,北冰洋沿岸積溫升高,苔原帶的南界北移,北界由於受北冰洋沿岸水域的制約,因此苔原帶整體上分佈面積減小。
例2.2017年2月8日,格陵蘭島北端的氣溫升至0℃以上,引發世人關注。近30年來,北極地區不僅在變暖,而且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這種加速變暖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據此完成1,2題。
1.“北極放大效應”現象的形成機制是
A.受高氣壓帶控制,晴朗天氣多
B.極晝時間長,海水熱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邊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劇增
2.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下列北極地區的現象中,首現日期推遲的是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極鴨的北遷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凍期
參考答案1.C2.D
例3.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雪藻是一種微型藻類,廣泛分佈於南極大陸,是冰雪上最高產的微生物。夏季氣溫回升,雪藻透過光合作用,在南極半島緯度較低的沿海地帶,尤其是企鵝、海象、海豹等動物聚集區附近呈爆發式生長(見下圖),促進了南極地區的碳迴圈。
(1)分析該地夏季雪藻爆發式生長原因。(6 分)
(2)分析雪藻爆發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4分)
參考答案
(1)(南極半島沿海地帶)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較大),白晝時間長,氣溫回升(達到0℃以上);光照時間長,(雪藻)光合作用強烈;該地緯度(海拔)相對較低,氣候更溫和;動物聚集區(排洩物多),營養供給充足。(每點 2 分,共 6 分)
(2)大量雪藻生長,地表(冰雪表面)反照(射)率降低,可能加速當地冰雪融化;大量雪藻透過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碳,減少當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延緩(減輕)溫室效應。(每點 2 分,共 4 分)
例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過去幾十年來,北極是全球地表氣溫增暖最劇烈的地區,其升溫幅度大於全球平均的現象,稱為北極放大效應。研究認為海冰消融是北極放大的關鍵驅動因子之一,海冰的反照率最高可達0.9,而開闊海水的反照率則僅為0.1。北極放大效應主要發生在冷季,但夏季北極的增溫很弱。
(1)從海-氣相互作用原理解釋北極地區夏季增溫較弱的原因。(8分)
(2)北極放大的原因既有北極獨特地理環境的作用,又與極地外的熱量輸送有關。說明極地外熱量輸送的方式。(4分)
參考答案
(1)夏季北極地區太陽高度角較大、白晝時間較長,獲得太陽輻射較多(2分);夏季融冰需要吸收熱量,所以夏季更多的海冰融化並不能導致氣溫升高(2分);北極地區近地面氣溫與海表溫度差別不大,甚至略高於海表溫度,感熱通量的方向是從大氣傳向海洋(2分);北冰洋的開闊水面也明顯增多,這時雲和水汽增多導致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削弱與大氣長波輻射增加幾乎可以相互抵消,雲和水汽增加對地表溫度的影響較小(2分)。(共8分)
(2)從低緯度到高緯度的大氣環流;低緯度到高緯度的洋流。(4分,每點2分)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更多備考資源請點選閱讀原文。
每日萬餘閱讀總量
關注搜尋地理詞語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點贊分享在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