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楓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是優秀的孩子越容易出問題,學霸抑鬱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在網上,一位給重點高中提供心理服務的諮詢師透露,一個45名學生的班上,有19位在服抗抑鬱類的藥物,還有3位已經休學。
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老師根據大量臨床經驗也指出了一個殘酷真相:抑鬱的學生中,優等生居多,且數量上呈逐年上漲趨勢。
面對患病的孩子,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是“突然生病”的:
明明孩子從小那麼乖、聽話、自律,怎麼就會抑鬱了呢?
但事實上,那些看起來很優秀的孩子,可能早早就埋下了抑鬱的種子。
但家長們往往沉浸在孩子優秀的光環中,從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掙扎與痛苦。
今天,我們就聊聊那些懂事、自律、上進的孩子身上,隱藏著哪些容易引發抑鬱的訊號。
自我要求太高:
給自己太大壓力
有些孩子特別自律,永遠都在追求“最好”。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好事,但其實他們很容易掉進完美主義陷阱,從而被焦慮和抑鬱侵蝕。
《少年發聲》欄目中有一個叫小黎的女孩,她來自上海,家庭條件很不錯。
她本人上的初中,是全上海數一數二的學校。
與此同時,她還是一個“卷王”,捲到什麼程度呢?
在小黎看來,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其餘的時間都應該用來學習。
每天,除了學校作業,她還給自己佈置了很多作業,做不完就不讓自己睡覺。
有段時間,她甚至常常學習到凌晨兩三點,睡覺時間不足4小時。
常人難以想象的苦和累,小黎卻是甘之如飴——那是一種偷學的竊喜。
一開始,小黎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後面,她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取得滿意的成績時,她開始不斷崩潰,覺得自己很差勁,不夠努力。
但她卻再也學不進去了,一提筆就會嘔吐,甚至一度想死。
她還經常做夢,夢到上一屆成績不好的學生被扔到一個屍體堆裡,而她是這一屆成績不好的學生,也差點被扔到那個屍體堆裡。
陳默老師在對小黎做過諮詢後表示:
把自我評價完全維繫在成績上的孩子,容易陷入一種巨大的困境:高期待,伴隨高焦慮。
他們期待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優秀,但一旦努力沒有換來優異的成績時,內在的焦慮就會不停地攻擊他們。
那些本該投入在學習上的能量,就會被內心的決鬥和撕扯耗盡,成績像滾雪球般下滑,直至有一天喪失踏進學校的勇氣。
所以,面對自我要求高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減壓閥,教孩子理智看待成績。
就像《少年說》中的一位媽媽,在看到兒子在課桌上寫下“考第二就是落後”的字眼後,便和家人一起給兒子“拖後腿”。
她告訴兒子考砸了也沒關係,不一定非要拿第一,甚至在兒子失利後,還給兒子發紅包。
因為在媽媽看來,孩子的生活不該只有高考,還應該有詩和遠方。
是啊,成績和名次並不代表孩子的一切,一個人的一生中還有很多值得欣賞的風景。
讓孩子關注學習本身,而不是成績和名次,他們才能享受學習的過程,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沒有意義感:
對生活喪失興趣
還記得之前刷屏朋友圈的高考狀元遊安嗎?
她說,成為高考狀元,有一半是媽媽的功勞。
她媽媽奉行“成績至上”,為她制定了嚴苛的學習計劃,要求她必須嚴格遵守。
初二期末她退步了,只考了年級 18 名,於是那個寒假,她媽媽每天凌晨 6 點就叫醒她,盯著她背書、做題,不允許她有絲毫懈怠。
考上高中後,這種管制愈發嚴重。她的生活裡只剩下學習,沒有假期,沒有愛好,也沒有娛樂,彷彿就是一臺學習機器。
所以,哪怕她考了高分,卻也覺得是在完成任務;雖有好成績、好排名,卻感覺不到一點成就感和價值感。
最後,她雖然成為了當年文科的高考狀元,考入了北京大學,但內心始終感到空洞。後來,她甚至開始懷疑努力學習的意義。
她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些什麼,更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她變得自卑,覺得自己沒有用,是一個配不上北大的“北大垃圾”。開始害怕與他人接觸,選擇躲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我麻痺,日復一日。
在內心的不斷煎熬之中,她終於在大三崩潰的邊緣,走向了心理醫生,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鬱症。
而遊安這種情況並非個例。
北大新生中高達30.4%厭惡學習,還有40.4%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
進入大學後的迷茫、無助、抑鬱、瘋魔,其實都是中小學畸形教育積累之後的惡果。
因為壓抑越深,管制越深,反撲越兇。
父母要知道:
教育,從來不是把孩子當成流水線產品,用刷題去填滿孩子的生活,用分數去磨滅孩子的熱情。
教育,應該是點燃一把火,應該讓人獲得新生的力量和勇氣。
《銀河補習班》裡的爸爸馬皓文,他也希望兒子考好成績、進名校,但卻從來不是去逼兒子學習、刷題。
而是讓兒子先找到人生的目標,讓學習變得有意義。
他意味深長地告訴兒子:人生就像射箭,目標就是箭靶子,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為此,他帶著兒子前往各地去參觀喜歡的航展,不僅提升了兒子對國家和科技的認知,還激發了兒子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和追求。
有了前行的方向,孩子的學習便有了動力,努力也有了意義。
所以啊,父母們與其為孩子規劃一切,強行操控他們的人生,不如先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能,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在成長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過於聽話懂事:
看著讓父母省心
自己的感受卻被壓抑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可怕,過分懂事的孩子才可怕。
這是因為,一個愛跑愛跳愛鬧、敢於釋放壞情緒和攻擊性的孩子,生命力是旺盛的,他學習不一定最優,但絕對不會抑鬱。
但那些看起來乖巧、懂事、從不惹事的孩子,卻習慣壓抑自己、委曲求全,故而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就像《小捨得》中的米桃,學習上積極主動的她,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孩子”。
她知道家裡條件不好,不講究吃穿,一個破了的書包,縫縫補補還在用。
她擔心父母經濟有壓力,自己拼命學習,不上任何輔導班,努力做到名列前茅。
她體諒父母掙錢不易,一有空就主動在店裡幫忙幹活,還經常分擔家務。
明明自己還是個孩子,卻要時刻關注他人的情緒感受,放棄自身意願迎合父母,不敢任性、不敢有要求,甚至不敢添一丁點麻煩。
人人都誇她懂事,可又有誰知道,懂事的背後其實是深深的壓抑。
正因如此,原著中的她才從一個成績優秀的尖子生,變成了抑鬱症患者,最終,只能無奈退學。
所以你看,懂事的孩子,看似讓父母省心,卻很難讓自己安心。
許多心理諮詢師、療愈師也有這樣的結論: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以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
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們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痛苦。
父母若真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敢於做真實的自己。
網上一位媽媽的做法就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當女兒為了得到她的肯定,在挑選書本時將喜愛的漫畫換成練習冊,並謊稱自己喜歡學習時,她並未順勢誇獎女兒自覺,而是察覺到了女兒眼中的討好。
於是,她對女兒說:
“你無需猜測如何讓我滿意。你可以聰明、好學,可以成為最厲害的小朋友,但不做最厲害的也沒關係。媽媽希望你大膽表達喜好和想法,寶貝的感受最重要。”
當女兒取得好成績,問她是否開心時,她反問女兒高不高興,然後回答:
“媽媽高興,是因為你高興,而非你考了高分。即使考砸了,你也不用擔心,媽媽看重的是你的努力,而非成績。”
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與看見,讓孩子包圍在愛與接納裡,這樣,孩子才無需戴著面具,委曲求全地做一個懂事的乖小孩。
這,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家尹建莉曾說過一句話,發人深省:
“教育是件‘秋後算賬’的事,雖然兒童的緩慢成長給了一些人以暫時的幻覺,但栽下罌粟不會結出櫻桃,惡果不知會在哪個枝條上結出。”
錯誤的教育,或許當下看似無害,甚至讓父母誤以為孩子很優秀。
但,那些被忽視的情緒、過高的期待、過度壓抑與忙碌的童年,終將如水滴石穿,導致孩子內心的崩潰。
所以,千萬別等孩子病了,才聽到孩子的哭聲。
多一點覺察與看見,多一點反省與改變,多一點愛與接納,我們的孩子才能向陽而生,活出閃閃發亮的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