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還記得矽谷動盪的那幾年,股價猛跌,北美各大科技公司瘋狂裁員,讓無數海外華人和留學生苦不堪言,如今,新年伊始公司就宣佈裁員近1%,再次引發科技、金融等行業裁員潮,在這場裁員風暴中,美國 CS 專業所受到的衝擊尤為強烈。面對如此局勢,未來該如何選擇專業以及就業方向,已成為擺在家長和學生面前的一道難題。
From 留學全知道
微訊號:EduKnow
新的一年剛過去半個月,2025年“第一裁”要來了!
據報道,微軟將裁員近1%員工,也就意味著潛在裁員人數將達到數千人!
微軟本次的裁員計劃涉及全公司,包括重要的安全部門,宣稱將根據績效表現,針對那些表現不佳的員工進行裁員。
微軟的“新年第一槍”,並不是美國大公司2025年裁員的個例。
在科技、金融和媒體等主流行業,裁員潮都在持續。除了微軟外,、貝萊德以及其他幾家公司都在計劃大幅裁員。
STEM專業的職業路正從藍海變黑,人工智慧真正開始展現出對就業市場的威脅……
美國各大行業過去兩年出現的裁員潮,一直持續到了這個新年。
裁員影響到了科技、媒體、金融、製造業和零售業等多個行業,主要原因是經濟形勢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進步。
此前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全球有約41%的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將因人工智慧而裁員。
具體裁員情況包括:
01、微軟
基於績效表現精簡人員,但後續也會填補這些人數,公司總員工數不會有太大變化
02、貝萊德
據報道,全球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計劃從其21,000名員工中裁減約200人。
裁員原因:資源重新調整以支援戰略目標。
未來計劃:儘管裁員,貝萊德預計到 2025 年仍將增加 2,000 名員工。
03、橋水基金
據報道,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已裁員約90人,佔其員工總數的7%。
裁員原因:努力保持運營效率並控制成本
背景:員工人數將回歸到2023人
04、盟友金融
數字金融服務公司 Ally Financial 正在從其11,000 名員工中裁掉約500名員工。
裁員原因:進行戰略和規模調整
05、亞馬遜
據報道,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宣佈裁減約14000個管理職位,以提高運營效率。
裁員原因:重組管理層.
影響:此次裁員預計每年可為亞馬遜節省高達30億美元
06、波音公司
由於生產延誤和成本問題,製造部門將繼續面臨裁員
此外,Dropbox、谷歌和IBM等公司也已經宣佈與人工智慧整合相關的裁員計劃。
一直以來,電腦科學專業都是就業的“香餑餑”。但全美各個行業曠日持久的裁員,讓CS畢業生也越來越難找到工作甚至是實習機會。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近一兩年的CS畢業生很多都反饋,即便投出幾百份求職申請,也幾乎得不到任何回應。
為了暫時躲避就業危機,美國這些CS專業畢業的學生們,也開始選擇繼續升學來推遲找工作了!
Business Insider將之稱為“恐慌型讀研”。基於這種動機選擇升學讀研的學生們,希望在自己讀研的幾年間,就業市場能有所好轉。
和很多其他專業相比,在計算機或者資訊科學領域選擇讀研的學生並不多。但即便如此,CS學生以升學來“延遲”就業的現象還是越來越多;而即便如此,獲得電腦科學研究生學位的畢業生中仍有 7% 處於失業狀態。
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其EECS工程碩士課程的入學人數,在前幾年一直穩定在200人左右,2024/25學年則暴增到了303人!
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稱,電腦科學是研究生“2021年秋季到2022年秋季期間唯一首次入學人數增加(5.4%)的專業”。
在佐治亞理工學院讀研的伊恩就表示,他之所以會去讀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就業市場的日益惡化。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想在大學裡再呆一年,以便獲得實習機會。”伊恩說。
薩米塔在2024年5月從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畢業。在她步入大學校園的2021年,CS學位還非常搶手,就業市場形勢相當好。
每個行業都需要IT工程師,她被傳遞的觀念就是如此,“每個人都說,‘這是你能獲得的最值的學位之一,可以賺很多錢,贏得職業發展和成功人生。”
但這幾年情況完全變了。從她畢業以來,薩米塔一共提交了兩三百份職業申請,但幾乎沒什麼用。
科技巨頭們的招聘情況和5年前已經截然相反。
根據美國ADP研究所的資料,軟體開發人員的就業人數在2019年底到2024年初的這段時間裡,出現了大幅下降。
如果說2023年情況還算樂觀的話,2024年更是慘不忍睹。
另一個CS畢業生巴希爾表示,自己23年夏天的招聘季,還經常很快就能收到公司的回覆,參加了多次面試。但2024年申請的約100個職位,都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根據跟蹤科技裁員情況的網站Layoffs.fyi的資料, 2022 年,有一千家科技公司加起來總共裁員超過 16.5 萬人;2023 年,裁員人數增加到26.4萬人以上;截至 2024 年,已有 520 多家科技公司裁員近 15 萬人。
應屆畢業生們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崗位回覆率低,虛假職位資訊……此外,由於裁員導致的大規模失業,他們還要和那些參與社招的有經驗同行從業者們競爭。
剛從學校畢業的軟體工程師面臨著回覆率低、有時甚至是“幽靈工作”職位空缺等問題,他們還必須與更有經驗的同行競爭。
本就為數不多的就業機會,也更青睞那些有經驗的從業者,而非從頭開始培養應屆生。
有不少專業,都是此前熱門,但逐漸開始遇冷了:
1、電腦科學
競爭激烈、技術更新換代快,就業市場已經開始趨於飽和,更建議輔修專業成為複合型人才。
2、經濟學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競爭加劇,就業前景已經不再明朗,像投行近些年也會開始招收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
3、市場
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偏多,實踐技能較少,而就業市場更加看重實踐經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營銷方式,適應崗位要求從頭學起,增加了就業難度。
4、會計學
夏季的夜慕,一直掛著美麗動人的顏色,有點兒低沉卻帶著爛漫。天上的雲彩在朝霞的投射下,五彩繽紛,幽悠的豔麗著自身的漂亮。
目前熱門的行業是一些電腦科學領域下面的子行業,比如人工智慧,但這些行業需要的教育水平和技術水準也相當之高。作為新興行業,大學也基本都沒來得及開設相關專業。
在選專業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滯後現象”。
以當下大熱的AI專業來看,招聘需要的多是PhD,讀出來起碼十年。但現在去學AI,等十年過後,AI可能風頭早已過去。
面對滯後的資訊差,我們應該做什麼?
首先家長要儘可能去關注行業發展和就業動態,而不是隻盯著當下最火的東西。
作為學生,也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在什麼地方,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擇。比如AI時代到來以後,反而是具有創造性的人才不容易被淘汰。
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如果要深造,那麼本科階段學校更重要,研究生則專業更重要。
第一學歷是很難改變的,幾乎沒有人會再去讀一個4年的本科。但是碩士可以再讀一個,和職業路徑更直接相關。
以美國為例,本科階段轉專業乃至轉學,都有比較大的自由度。但到研究生階段,對專業方向要求就很強了,如果還是選擇名校+水專案,就很難招架就業時的困境。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留學全知道,號 EduKnow,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