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首場寒潮
蛇年首場寒潮來襲。
2月3-4日,西西伯利亞巨幅偏暖,但與此同時東西伯利亞已經轉為偏冷。這是因為,目前亞洲北部的西風帶正在劇烈振盪,今冬以來最強的阻塞高壓開始在西西伯利亞附近崛起,北極渦旋駐守東西伯利亞,集結大量極寒空氣濃縮、凝練、加強。
2月5日夜間開始,北極渦旋向南丟擲的小冷渦,將帶領一股極其寒冷空氣的空氣,走中路在我國大舉南下。
2月6日起將自北向南影響中東部地區,這場寒潮降溫實力強勁、影響範圍可直抵華南。其中華北、黃淮地區將為降溫核心區,多地氣溫降幅可超10℃。
這股冷空氣行進速度極快。在東北高空有一個冷渦系統,冷空氣由這個系統源源不斷甩下,因為地面冷高壓強,等壓線密集,導致風力大。再加上高空動量下傳作用,形成強勁北風,陣風可達10級,風寒效應明顯。
雖然,冷空氣速度極快,但是因水汽非常稀少,所以沒有明顯雨雪配合。儘管2月9日起氣溫可能會回升,但這段低溫仍然非常厲害,部分地區氣溫甚至可能逼近2月同期最低值,還請大家把最厚的衣服拿出來,至少不要收起來,繼續做好防乾燥防嚴寒防感冒準備。
今年下半年的首場寒潮給全國多地帶來雨雪降溫和大風天氣,什麼是寒潮天氣?寒潮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又該如何防範寒潮影響?
寒潮是一種大規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其主要特點是劇烈的降溫和大風,有時還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凍。但並不是每一次冷空氣活動都是寒潮,根據《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的規定,某地冷空氣過境後,氣溫24小時內下降達8 ℃,或48小時內下降達10 ℃,或72小時內下降達12 ℃,並且日最低氣溫在4 ℃以下,才可稱為一次寒潮天氣過程。
寒潮天氣一般發生在秋末到來年初春,最早開始於9月下旬,最晚結束於次年5月,以每年春季的3月和秋季10月、11月活動最為頻繁。
寒潮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知道,地球上不同緯度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是不同的。地處高緯的北極和西伯利亞地區獲得熱量非常少,在冬季,北冰洋地區的氣溫經常在-20℃以下。大量冷空氣在這些區域上空聚集,形成勢力強大的冷高壓氣團,在適合的大氣環流形勢下就會向南入侵,形成寒潮。
當寒潮來襲,除了及時添衣保暖,避免凍傷之外,還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儘量不要外出。
外出行走和開車要避免冰雪覆蓋的道路,當心路滑。
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和臨時搭建物要做好加固。
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注意保持房間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