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越發的“內卷化”,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與之而來的便是越來越多的“雞娃”,再加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也讓學習壓力與日俱增。
國內教育資源豐厚,但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卻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尤其是大城市的學生,從幼兒園階段便要“內卷”,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等,更是將“卷”字貫徹到底,相比較而言,小城市沒有那麼的“卷”,但想要實現“階層跨越”,卻是難上加難。
很多人都說,學習是通往成功的一條“捷徑”,普通人想要提升自己,只能努力的讀書,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動,學生們接受著更先進的資訊和教育,面對學習和讀書的態度,也有著不小的變化。
尤其是很多人常會用“小鎮做題家”自嘲,甚至認為自己是“985廢物”等,也讓諸多學生和家長改變了教育的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內涵”,期望能更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不愛讀書是玩的不夠多”,初中男生的一番自述,家長卻繃不住了!
浙江一位15歲的初中男生,在網上自述,“孩子不愛讀書是玩的不夠多,見的不夠多,以及家長不夠會玩”,男生雖出生於小縣城,但家長很“給力”,讓男生有機會能見識更多的新鮮事情,比班級裡大多數的同學都“幸運”。
但當男生出國後卻發現,很多比自己還小的小孩,已經去過十幾個國家了,但反觀班裡多數的普通學生,只能等到長大賺錢後才能出去,但真正賺錢後卻會發現連出去玩的時間都沒有了。
男生還告誡家長,“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去玩、去見,並讓孩子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奮鬥”,一番話也可謂是很中肯了,但初中男生的一番自述,評論區的家長卻繃不住了,直言:說的輕巧,可別把不愛讀書的理由推給父母和社會!
還有的家長表示,並不是家長不想帶孩子去“見世面”,前提是需要有足夠的資金,若是連生活的溫飽都是問題,還談何出去?而且很多家長也不想去上班,但不是自己想不去就能不去的事情,讀書也是同理的!
張雪峰老師也曾表示,若學生內向老實,家裡還沒有背景,那一定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若是不好好學習,那當掉入社會底層的話,在想要“翻身”是很難的事情,說不定還會被“欺負”。
筆者觀點: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青春期”的黃金期,個人想法會更加強烈,家長能做的便是耐心引導,讓學生知曉讀書的真正含義,可別明明自己又懶又不願意努力,還把自己成績差歸咎到父母不帶自己出去見世面上。
畢竟每年出去見世面的學生那麼多,也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夠如願考上“清北”,筆者認為,讀書累不想讀和“懶得讀”,這是兩碼事,家長只能在一旁引導,並不能替學生去學習。
在筆者看來,家長不妨積極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真正意義,“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是很簡單的道理,當學生能夠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那學習也會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若是家長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內在和精神世界,只會一味的“打雞血”式教育,那結果也是個“未知數”,畢竟孩子也沒要求家長是“富豪”,所以家長也別要求孩子必須要“出人頭地”。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