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顧名思義,就是老師到學生家長中去,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這些年在一些地方,專家們又開始強調家訪的重要性了,很多學校要求老師們利用假期必須家訪,並且要做到一個不少,家訪完成後還要拍照留痕,一時間,對於家訪的非議聲也不斷。一位家長甚至在網上公開說:不便入戶上門,怕暴露隱私。意思表達得很明確,不希望老師到家中去家訪。
我們再看看網友的意見:
從網友的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家訪,也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家訪。有網友甚至說:現在的家訪,老師不喜歡,家長不喜歡,只有專家和上級育部門喜歡!
那為什麼現在人會如此反對家訪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現代人都比較注重隱私,不希望陌生人到家裡。
家庭是非常隱私的空間,現代社會,只有關係比較親密和熟悉的才會被邀請到家裡。而老師顯然並不具備這一屬性,也註定了不太受歡迎。
另外現在和過去不同,不同家庭之間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不管是非常富有的還是非常清貧的都不希望自己曝光。除此之外,有些家庭可能還比較複雜,比如一些離異或者單親家庭等,人家也不希望被外人知道。老師看似好心,但在家長看來,我孩子成長在什麼樣的環境這是我自己的事,沒必要告訴老師。
說白了,做人要有邊界感,老師也不例外!
第二:老師家訪的意義不大,對學生現狀改變不大,說不定個別老師還會因此區別對待學生。
現在家訪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瞭解孩子的真實生存狀態,特別是比較特殊的一些孩子,比如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貧困家庭的孩子等等,這樣便於學校和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孩子多一些關愛,使這些孩子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尤其是這些年,問題孩子越來越多,學生自殺、跳樓、有心理問題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專家就建議老師們家訪,這樣就可以早發現早制止早治療。很多學校還要求老師對一些可能出現問題的孩子長期跟蹤,就是希望避免悲劇的發生。
家訪的初衷是好的,但現實是,老師能改變的極少,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也不是一兩次家訪可以解決的,最主要的是,家長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老師關注的目標,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區別對待!
第三:現在社會溝通的方式很多,沒必要一定去家裡。
過去家訪時因為過去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等通訊工具,老師想了解孩子必須去家裡,但是現代社會真的是沒必要了。
現在溝通的方式太多了,不但可以打電話,還可以微信影片、釘釘電話等等,為什麼一定要去家裡呢?老師去家訪,也會給學生家長造成一定的麻煩,很可能要專門騰出一個下午接待,不但要打掃衛生,還要準備一些水果、茶點等接待。現代人工作都很繁忙,很可能還會耽誤人家做生意談專案,造成很大的損失。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浪費彼此的時間呢?
現在的家訪,形式大於實質,完全可以取消了。
教育也要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目前的家訪既然意義不大,真的可以取消了。
現在家訪說白了就是為了拍照留痕,教育部門為了顯示自己的工作做的有多麼的紮實。事實上,家訪的作用真的不大。如果有問題學生,完全可以個別家訪個別溝通,完全沒必要全員參與。再說老師有什麼權力去人家家裡呢?難道就因為你是老師人家就必須同意?
教育上形式主義層出不窮,家訪也是其中之一。老師只要做好基本的教學工作就行了,沒必要給老師增加很多額外的工作,以顯示老師的敬業和稱職!
目前取消家訪的呼聲很高,希望我們的教育部門和專家也慎重考慮一下。現在的家訪不但增加家長的負擔也增加了老師的負擔,最重要的是家訪的意義已經不大了,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應該聽取家長的意見而不是一意孤行!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