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輕裝上陣,踏浪前行,用完美的姿態迎接更好的自己!
來源 | “中國教師報”公眾號
作者丨趙彥鵬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怎麼假期這麼快就過去了”“我不想開學”……寒假接近尾聲,我們難免從孩子們的口中聽到諸如此類的“抱怨”。可是這些對新學期的“抗拒”真的是家長眼中的厭學和畏難嗎?理解孩子的“抱怨”背後的邏輯,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做好準備,以主動的心態和擁抱的姿態來投身新學期。
如何走出假期“舒適區”,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面臨的問題。家長不是隻有工作和休息兩個開關的機器,學生亦是如此。寒假給予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迴歸到家庭角色當中,當假期即將結束,家長們作為成年人可能會面對工作狀態的不適,那麼孩子們在回到自己的學習者角色時,也可能會面臨一場巨大的寒假“戒斷反應”。
學生的假期“戒斷反應”有不同的成因,他們有些來自假期的生活慣性,有些來自對學業及未來規劃的擔憂,還有些是因為部分脫離家庭生活導致的分離焦慮或是走進校園生活面臨的人際交往壓力,更多則是無法自信面對接下來的學期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如何為學生做好開學心理除錯與準備,讓我們規劃出一條清晰的開學前5天狀態除錯脈絡,助力學生完美開學——
倒計時5天
“收心”日
·手機管理
開學前夕,請孩子從雲端回到眼前,拒絕手機依戀,克服錯失無關資訊的恐懼,讓自己與網路時代裡紛繁的資訊短暫隔絕。可以透過放空的方式來分頻次、分時段練習提高遠離手機的時間,或嘗試將注意力轉移到運動等無手機參與的活動。睡覺前一小時,減少手機產生的興奮刺激,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整,為第二天的除錯活動做好精力準備。
·階梯式閱讀
將目光轉向紙質書籍,透過搭建閱讀階梯來提升專注度,從而達到學習生活中對注意力的需求。階梯式的閱讀,可以是從閱讀興趣愛好相關書籍逐漸向實用工具書籍過渡,也可以是從溫故到知新、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閱讀,還可以從時間維度上進行閱讀時長的逐步擴充套件。閱讀活動開始之初,可以從已經閱讀過但已有些記憶模糊的作品入手,避免直接接觸難度較大的作品或知識,透過降低初期參與難度來喚醒記憶力和思考力,逐漸進入深層學習和深度思考的狀態。
·家庭長談
晚餐是家庭成員在一天的忙碌過後沉浸式放鬆和分享的好時機,新學期開始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一次晚餐的製作,享受與家人在餐桌上交流的慢時光。在交流中,孩子可以更好地瞭解本學期家長對自己的期待,也可以訴說自己的成長計劃與需求困難。這樣的溝通能夠減少親子溝通中的資訊差,有助於親子間達成一致的、可實現的目標,為新學期奠定家庭保障。
倒計時4天
“收納”日
·學習空間
收納整理是一門藝術,它能緩釋開學前的焦慮與不適感,並在視覺上營造有序、和諧的氛圍,為創造性學習提供空間保障。注重功能性的孩子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空間按照學科、工具屬性等進行分類,也可以對多餘或不必要的物品進行一次斷舍離;感受性較強的孩子可以充分挖掘空間潛力,透過認真思考與精心佈置讓學習空間更富有人文藝術氣息,用感官的舒適為學習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儀容儀表
“言辭信,動作莊,衣冠正。”這是先賢管子的智慧,也可以為孩子新學期的個人形象提供一種思路和要求。清爽整潔的儀容儀表不僅是學生行為規範的基本要求,更是學生個人形象的外在體現。尤其是青春期的學生,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形象,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容貌焦慮,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引導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青春形象。
·假期作業
收納假期作業的本質目的是回顧假期的學習狀態、梳理假期的學習生活,無論是否令人滿意,都能透過創造適度的緊迫感對新學期的到來產生適當的刺激,幫助學生找到理想的開學狀態併為之努力。此外,逐一對照作業任務清單來檢查假期的完成情況,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和任務管理能力。用完美的作業完成情況來結束一個休整除錯的階段,也讓新學期零負擔輕鬆上陣。
倒計時3天
“除錯”日
·階段總結
在第一個“非遺版”春節當中,孩子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我們不妨透過文字進行一次梳理和總結,也可以使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如vlog、手賬本、手工作品等)記錄下寒假生活裡那些重要的時刻,讓每一次進步的量變都能被看見、被銘記,也讓它們成為新學期新旅程的支點。
·規律作息
相較於寒假生活的靈活作息,學校生活的作息時間相對穩定。從今天起,拒絕熬夜,早睡早起,也可以調整三餐或起床的時間來協助自己適應校園生活節奏。在除錯作息的初期,要打好提前量,並把每一項任務的時間都多預留一些,讓自己更加從容。
·提振狀態
收回被分散的精力和注意力,不沉溺於開學前的緊張情緒中,不做於現實生活無幫助的空想。透過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做一些適當的拉伸運動等,舒緩身體上的緊張感,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做到有見招拆招、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拒絕內耗。
倒計時2天
“規劃”日
·首日清單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規劃好自己的開學第一天,不僅要規劃好交通出行、飲食起居等環境因素,還要巧用“儀式感”,例如計劃在書本上用工整的字跡寫下自己的名字,預示自己將用求真的態度面對知識,或是樹立一個“問好目標”,透過向身邊人問聲好這樣的微小動作,讓自信大方和文明友善成為自己的形象目標。
·月度計劃
餘世存在《時間之書》中寫道:“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從對新學期的初體驗,到沉澱與積累,再到生成與創造,最後到實現與突破,每個月都應有它獨特的作用與意義。列一份清單,把每個月想做的事情、要實現的進步都清晰羅列,讓月度計劃成為你的月度指引。
·多維目標
學業成績、興趣愛好、處事方式、心理能量......人如木桶,每一塊木板都代表著一個側面,在協調之中不斷精進,才能真正進步與成長。如若你不知設定哪些維度的目標,可以在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問”中尋得明確的答案——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倒計時1天
“檢查”日
·調好鬧鐘
調好鬧鐘,安心入睡。這是對自己開學除錯成果的第一道檢驗,設定一個喜歡的鬧鐘鈴聲,讓明天被喜歡的旋律叫醒。
·整理裝備
整裝待發,精神抖擻。校服、書包、水杯、紙筆,整理好開學物品,預設一下明天會經歷哪些場景、需要哪些工具,讓新學期的第一個早晨不慌亂、更從容。
·收拾心情
帶上微笑,從容出發。全部除錯環節結束,讓我們帶著滿足入睡,再帶著微笑醒來。從此刻起,孩子們將帶著老師和家長的期待與陪伴再度啟程,去往他們想要到達的天地。
新程在即,你準備好了嗎?收心、收納、除錯、規劃和檢查,“5天計劃”為你緩解焦慮、明晰條理,讓我們輕裝上陣,踏浪前行,用完美的姿態迎接更好的自己!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 | 趙彥鵬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