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中生搞不清楚一個基本問題,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你背了單詞就相當於提升了英語的閱讀能力,但是在高中背完3500詞,也僅僅是提升了拆答案的能力。因為小學和初中階段考的英語閱讀題,以純單詞句為主。而高中以上的英語閱讀,包括高考、PET、專升本、四六級、考研,考查的都是包含著片語短語的正常英語句子,所以背單詞僅僅是入門水平。
背3500詞,掌握程度達到看到英文可以條件反射說出中文意思,做高考難度的試卷一般可以達到80~110分這個區間之內。做英語閱讀題,A篇有可能可以拿到滿分或者只錯一個,但是做BCD篇,基本上就是半猜半做。
丟分原因常見的有:
① 看不懂文章中的片語短語,按照單詞字面意思產生了錯誤理解,恰好在選項中有一個匹配的答案,中了出卷人的計。
② 讀文章不明所以,根據問題去找答案,看到關鍵字就選,可是題目中是單詞,文章中卻是短語,選到相同詞的必錯。
③ 選項中帶有片語短語,按照單詞字面意思去理解,感覺模稜兩可,選不出來,瞎猜一個,丟分率壓不住。
這些都是背完3500詞做高考模擬卷,分數能夠在80~110分段的高中生,常見的閱讀丟分原因。從原因反推學習方法,你會發現,丟分的癥結其實在於片語短語的掌握不好。
其實高考英語的閱讀題沒有太大的邏輯思維難度,我把任意一篇高考英語閱讀題翻譯成中文,當做語文來考你,只要閱讀理解能力,有小學語文五年級的水平都可以拿到滿分。所以我們缺的不是邏輯思維能力,而是詞彙能力。
只不過大多數高中生不知道,在高中階段,詞彙不等於3500詞,掌握3500詞,只代表單詞量達到了3500,但是詞彙量遠遠不夠。高考要考的詞彙,是3500詞以及3500詞相關的用法。3500詞相互組合產生的幾萬片語短語都在高考可以考的範圍內。
當然,用窮舉法去把3500詞相關的所有片語短語都解決掉,是不太合理的。有些片語短語的考察頻率比較高,有的就比較低。透過過濾篩選,我們可以減小範圍,提升考試成績的情況下,減少記憶的負擔。
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高中英語1.5萬考點”,作者把2300頁的牛津高階詞典裡面高考可能考的片語短語提取出來,整理成72頁的筆記。並且用高考真題進行驗證,在高考中出現的片語短語和固定用法可以保持98%的覆蓋率,每年釋出命中率分析報告,98%左右的命中率穩定維持了10多年。這些命中率報告本身也是研究高考出題方式的良好材料,值得仔細研究。
比如新高考全國一卷2024閱讀B篇:
這些片語短語用“1.5萬考點”作者發明的“睡眠記憶法”,一天背一頁,兩個月時間就能夠背完一遍,之後每天堅持複習兩頁,迴圈鞏固,能夠記住50%以上,英語成績就有機會突破130,英語閱讀題的丟分率就可以控制在錯1~2個之間,記住80%以上,基本可以無障礙,看懂英語閱讀文章,閱讀題就有機會拿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