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小城——綏濱風景優美,有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有波瀾壯闊的黑龍江,有鋪滿溼地的“塔頭”,一切都是那麼欣欣然,美滋滋,讓人心生歡喜,令人充滿希望。
記者黃洋洋:這裡是黑龍江畔,在我身後一叢叢綠色的植物就是“塔頭”。“塔頭”是苔草沼澤,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溼地型別之一,俗稱“塔頭墩子”,是一種高出水面幾十釐米甚至一米的草墩,是由沼澤地裡各種苔草的根系死亡後再生長,再腐爛,再生長,週而復始,並和泥灰碳長年累月凝結而形成的。塔頭年歲最長可達10萬年。塔頭具有防沙固草、蓄水保土、平衡生態等功效,而且還是多種水禽鳥類的棲息和繁衍之地。
“塔頭”很少見,是因為它形成不易,既需要獨特的地形地貌,更需要時間的積累。然而,就是這種少見的原生態景觀,在我縣黑龍江畔卻隨處可見,不得不說這裡是一片擁有著大自然原貌的聖地。這類荒草溼地草水相間,一年四季色調各異,顯露出許許多多矮木樁般、鬱郁叢叢、怒髮衝冠、大小勻稱的無數個圓嘟嘟“塔頭”樣子的草墩子,像琥珀、像綠寶石一樣鑲嵌在飄忽不定的水泡地裡,給人神秘的感覺,非常壯觀!
塔頭,這名字真好。塔,層層疊疊,巍巍矗立,佛家之語,富於一種禪味。頭,開端,起點,一段旅程,一肩風雨十光年。
四季塔頭之春黃——初春塔頭
三江腹地,風物極多。浩淼的原始森林,廣袤的草原,還有居於溼地深處的塔頭墩子。亙古沉寂的荒原裡,一層層、一簇簇的靰鞡草的根,在四季的陽光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漂浮、沉積、腐朽,零落成泥,積聚為塔,靜靜安息,穆聽風雨。像一位數萬年前的歲月老人,經歷人生風雨與坎坷輾轉來到這裡,走到這片神奇的土地歇歇腳,終於紮下了根。
四季塔頭之夏綠——綠野仙蹤
不畏風霜,不畏嚴酷,與世無爭,默默相許於一片無垠的草原。生長在水上的塔頭人們叫它“漂筏子”,塔頭下的土腐殖質最豐富,也最肥沃。經歷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流光,涅槃成一個個高低不同的塔頭。小小的塔頭折射著北國土地的廣闊與豪壯,也造就了三江大地的千里沃野。
四季塔頭之秋紅——雨後塔頭
端莊。低眉。圓潤。青蔥。自然。繁盛。風骨。修身。溫柔。含笑。賢淑。微末。圓熟。萋然。極可人,又極迷人。
淡定。素心。簡約。樸素。粲然。寂落。孤單。深沉。安然。靜謐。溫婉。堅韌。磊落。妥帖。極動人,又極醉人。
四季塔頭之冬白——雪韻塔丘
四季塔頭 春黃
三月的春風,沒有吹綠松花江兩岸,卻吹來一團奔跑的草。這可愛的塔頭,脫去了白色的外衣,被春風的剪刀剪斷了,留下了根,開始隨風流浪。
春黃——冰雪消融
遠遠望去,大大小小,林林總總,起起伏伏,高高低低,連綿不斷,相濡以沫,心有靈犀。
春黃——春之夢,剛剛冒新芽的塔頭
塔頭,像蟄伏的刺蝟,像超大的蘑菇,像喜慶的大頭娃娃,像女人滋養孩子溫潤的乳房,像天宮散落人間一地的精靈,像一個子孫滿堂的強大而卓越的家族。
春黃——春霜塔頭
夏綠
夏日裡,一場急雨,一夜浸潤,塔頭上的草瘋狂地青了,濃密了,如青春時光的女子,在風裡輕揚著長髮,醉在曼妙的夢裡。
夏綠——塔頭特寫
夏綠——林中之光
夏綠
夏綠——夏花燦爛
秋紅
深秋時節,滿頭墨綠的長髮慢慢漂染成淡黃,如一位哲人在風中思考,嘆息。一青一黃,一生一死,都在陽光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像歲月的年輪,散發著淡淡的煙火的味道。
冬白
冬天來了,幾場大雪,讓塔頭蓋上了棉被,安睡了,夢著那蝶舞魚歡,柳綠花紅,鳥啼風嗚,而後化為精魂,從容等待著下一季的芳草萋萋。
冬白——未燒之前的塔頭
四季輪迴,生生死死,多像一場夢,遙遠了,一顆心。
無懼了,洪水與烈火,狂風與暴雨。無爭了,朝霞與夕輝,山巒與土地。飛散了,光陰與時間,孤獨與滄桑。
千年前,蘇東坡腳蹬草鞋,在風雨裡吟哦: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冬白——冬日野火燒不盡出於春季防火,秋天的時候,就會將枯黃的塔頭點燃,燒過的塔頭在初冬的白雪下顯得格外醒目,好似千年寶塔見證著歲月。
冬白當冬日下雪後,就形成一個個雪丘和雪乳,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冬白——藝術塔頭
地理小知識——塔頭草
塔頭草,別名烏拉草,是莎草科薹草屬植物,主要生長於中國東北地區及外興安嶺以南的森林、草甸或沼澤等地區。稈緊密叢生,高20-50釐米,花果期6-7月。
塔頭夏季花開
塔頭草是溼地的靈魂,溼地的標誌性植物。一簇一簇生長在水裡,互相間隔距離不等,高出水面幾十釐米至一米,旱澇、火燒、極寒不死,春天至又萌發,生命勝過沙漠裡的胡楊!多生長在沼澤灘塗。沼澤地裡這種草的根系特別發達,死亡後再生長,再腐爛,腐爛後再生長,生生死死,不斷輪迴,和泥灰炭長年累月地糾纏在一起,形成的一座又一座類似單層寶塔的景觀,俗稱“塔頭墩”或“塔頭墩子”。東北把這樣的草甸子稱“塔頭甸子”。
夏綠
塔頭墩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天然植物“化石”,一個直徑60釐米左右的塔頭墩,需要千年才能形成,年歲最長可達10萬年。一旦破壞,依附在植物根系上像頭皮一樣的薄土,在乾旱和風力作用下就會流失,露出薄土下面的黃沙。塔頭墩的作用日益被人們認識,它的存在標誌著一個地區的環境保護水平,珍愛和保護塔頭墩,也折射出人們對環保的一種態度。
黑龍江省虎林市境內的東方紅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平原溼地中保護較為完好的溼地之一,這裡南臨三小公路小木河口,北至大塔山林場北部場界,西靠虎饒公路,東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保護區總面積46618公頃,是集生態保護、科研監測、科學研究、資源管理、生態旅遊、宣傳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裡塔頭連片,與花草和白樺相依相生,在不同的季節裡、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繪就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