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福利來啦
胡慎之老師從心理學角度
解讀四大關係
伴侶、父母、自己、友人
特惠價99元
隨到隨學,無限回聽~
作者 | 胡慎之
資深心理諮詢師
圖片來自網路
今年休假期間,我參加了一些聚會,遇見了好多“手機控”。
其中有位女孩子問我:我看到手機上有紅點,就想要第一時間點開,怎麼破?
我笑了,我說我也會有類似的行為,手機軟體上不能有紅點,看到有人手機螢幕上有許多未讀的資訊或需要更新的,心裡有想去幫著點開的衝動。
那女孩子笑了,她說她男朋友手機上的紅點,都是被她點掉的。
另外,如果她沒有帶手機(一般情形下不帶錢包,也不會不帶手機,哪怕游泳也會把手機裝防水袋裡),那就像丟了魂,那是無法想象的。
後來又聊了一會,我告訴她:你男朋友要多麼愛你,才跟你在一起啊!你對關係很渴望,但同時對關係也是恐懼的。
甚至,獨處,對你來說,可能是災難。(為什麼我這樣說?接著往下看)
當然說這話,我很毒舌。
那位女孩子基本上是沒有聽懂,她當時睜著她的大眼睛很茫然地看著我,眼神裡還有許多不滿。
然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基本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
當時我還蠻有點愧疚的,感覺自己說的話讓她不舒服了。
嬰兒期的及時滿足
為什麼我們對手機那麼依賴呢?
特別是很多人熬夜的時候,都非常喜歡刷手機。因為這是我們跟世界保持連線的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手機,就是現代人的過渡性客體。
當我們躺在床上,覺得有點孤單,又不想結束這一天的時候,會特別想有一個“媽媽”來照顧我們。小孩子會抱著洋娃娃睡,而成年人會抱著手機睡。
我們都知道,很多嬰兒都會鬧覺,不願意獨自睡覺。他必須要媽媽拍拍他,跟他說話唱歌,或者用稍微重一點的被子包裹著身體,才能夠睡著。
因為嬰兒懂得客體恆定性之前,他一閉上眼睛,就以為媽媽不見了,世界消失了,那感覺比死還可怕。因此,嬰兒特別需要跟媽媽保持一種連結的感覺。
實際上,當一個成年人心理退行的時候,也是跟小孩子一樣的,他需要跟這個世界保持有“關係”。
也就是說,在我們熬夜玩手機,不願意睡覺的時候,其實是希望能有一個“媽媽”來照顧我們,能夠拍拍我們的背,讓我們放心去依賴。
電影《無間道》裡面,飾演一位警察間諜,奉命打入黑社會內部。他每時每刻面臨的壓力都是巨大的,隨時有被暴露的危險,自然無法擁有一個好的睡眠。
影片中,我記得有一句這樣的臺詞,他對飾演的心理醫生說:“只有在你這,我才能睡的踏實。”
在這裡,陳慧琳對於梁朝偉來說,就是一個照顧他的“媽媽”,能夠讓他放心依賴,而且緩解了他的孤獨和不安。
所以說,往往陪你熬夜的不是人,而是手機;你熬的也不是夜,是孤獨。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手機也是緩解我們孤單或者焦慮的工具:
比如當一群人坐電梯,不知道說些什麼的時候,會忍不住抽出手機看一下;
當一個人坐地鐵,不知道做些什麼的時候,會不自覺拿出手機刷一下;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內心的孤獨感都是無法迴避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最親近的人陪在身邊,也無法代替我們去經歷這種孤獨。
所以很多時候,刷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強迫性行為。
什麼是強迫行為?就像我躺在床上明明都要睡了,但是我還硬撐著刷一下朋友圈,看一下微博,或者看一下文章,瀏覽一下新聞,又或者看看有沒有人還沒睡跟他聊兩句。這種行為的結果就是,身體已經十分疲憊,撐不住了,但大腦還是很清醒,甚至還會有些亢奮。
這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因為大腦還處在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我們肯定是睡不著的。那麼既然自己都失眠了,還不如再多刷幾下朋友圈,瀏覽一下新聞,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東西是自己沒留意的。
長期下去,每次當我們想睡覺時,都總會覺得有些事情沒做好,好像缺了什麼,所以我們就逼著不讓自己睡,不停找事情做,等到想睡的時候,已經睡不著了。
這其實是一種強迫性的習慣,它不是我們真正的習慣,更多是一種虐待自己的方式。
我自己也有點小小的“潔癖”,需要自己的環境很乾淨,地上不能有頭髮或其它細小的垃圾。
而我自己解壓的方式之一,就是打掃衛生:在經過自己一番折騰後,讓房間變成我要的樣子,心裡會感覺舒服好多。
同時,運動會讓人產生“內啡肽”和“多巴胺”,這是提升愉悅感受的。
雖然那種成就體驗不大,但畢竟是成就感。
但我沒有強迫症,因為絕大多數時間我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能夠很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行為,並在裡面享受樂趣。
同時,我也知道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是什麼樣的心理動力,而且我並沒有影響別人。
從人本的角度,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前提是不影響別人、不傷害別人的利益。
而之前,我對那個女孩子的愧疚,是我自己想多了。
她對我的不滿,是我破壞了她的期待;
她的不舒服,或許是她自己造成的。
只是,她不會這樣去理解。
我只不過沒有去扮演好她要的“暖男”角色而已,這不算傷害她。
而她的男朋友扮演的角色,是“無條件及時滿足”她的那個人。
及時滿足,是嬰兒期媽媽必然具備的一個育兒功能。
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內,嬰兒和媽媽是一體共生狀態,嬰兒的一切滿足均來自媽媽,並且嬰兒基本的生理滿足是關乎生死的。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滿足,嬰兒的內心將是崩潰的,會感覺自己要死了。
所以,嬰兒期的及時滿足是關乎生死的。
那麼,媽媽可以開始用另一種方式稍微替代下,那就是“積極關注”。
積極關注是什麼“東西”?
所謂的“積極關注”,就是當嬰兒有需要時、哭泣時,媽媽第一時間給予回應,比如讓嬰兒聽到媽媽的聲音;
或者媽媽在無法及時給予奶吃的時候,可以及時給嬰兒一個擁抱和安撫。
似乎許多人在自己親密的另一半沒有接聽電話的時候都會很焦慮,然後就是“奪命追魂CALL”。
對了,你中獎了,這就是你媽在你嬰兒期的時候,沒有給予你“積極關注”的結果。
所以當沒有回應時,“死亡恐懼”直接把你拉回到嬰兒狀態。
那這和強迫有什麼關係?
有的。如果我們的媽媽沒有做好一個“及時滿足和積極關注”的角色,那我們就開始自己去扮演,自己做那個“媽媽”,自己照顧自己。
我們對自己的需求開始積極關注和及時滿足,想玩多久手機就玩多久,那多好。
這簡直就是“老頭樂”,萬事不求人。省得需要別人的時候,別人不給予回應。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到自我封閉的狀態裡了。
你會開始明白對身邊有潔癖的媽媽為什麼怎麼勸說也沒有用,對一個強迫思維的人怎麼解釋都會徒勞,你體會到無奈的原因是什麼了。
那是因為彼時的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外面的世界沒有連結的。
並且,我們是無意識的。
我們無法意識到這一切與自閉有關,無法意識到如果不那樣做,也不會死的。
而我們自己深陷其中,離不開手機,離不開虛擬的網路世界,似乎這是無法控制的。
理智上什麼都能明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那樣做。
同時,也無法接受自己那樣做。
一般來說,有強迫症的人,都是一邊做,一邊否定或者推翻自己。
一種能力:忍耐
沒有被及時滿足的嬰兒,是無法忍耐的,生死的事情,怎麼可以忍耐呢?
不要說生死了,哪怕癢,一個成年人都是無法忍耐的。
當我們無法忍耐的時候,發現憤怒可以緩解一部分焦慮,憤怒讓我們感覺到有力量。
於是嬰兒開始把媽媽分化為“好媽媽,滿足我的”和“壞媽媽,要我等待的”,對於“壞媽媽”是恨的。
所以,當強迫症的我們無法達到一個自己需要的結果時,那種感覺是沮喪的,同時會自責或自我否定。
此類情形,如果在成長中被強化,會更加強迫。
比如,若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得到了父母肯定,那麼我們想獲得更多肯定,必須不斷地完美地去做;
若我們一件事情沒做“好”得到了父母的否定,或者鄙視、不屑、羞辱等,那麼同類事情我們是絕對不能做的。
長此以往,如果我們認同了這樣的方式,那我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周遭的人:當發現周遭的人有各種各樣“不完美”的時候,我們除了挑剔和遠離,似乎沒有更好的方式。
又一次,我們進入了自我封閉狀態,又放棄了與別人連結的機會。
我們讓自己陷入到孤獨的輪迴中。孤輪中的我們,對人際關係將多麼失望,對理想的人際關係又多麼渴望呢?
孤獨的世界,是虛空的,關係也是不被信任的。
但不在關係裡,我們自己也無法獲得被“及時滿足和積極關注”的體驗。
這變成了一個雞和蛋的關係難題,怎麼辦?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
在進化中,我們具備了很多功能,比如“理想化和虛幻化”,我們終於創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
社交網路,可以幫我們把這樣的衝突解決掉一部分。
於是,手機強迫症,橫空出世了。
我們開始依賴手機社交網路,面對面的真實接觸,我們反而不會了。
因為我們對對面的人其實不是很感興趣,對在真實接觸中的自己,也不是很滿意。
有了手機,不需要等待,也不需要忍耐,及時滿足。
所以,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了。
手機控只是心理需要
社交網路和許多資訊的快速獲取,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可能讓我們退行,特別是那些在幼年成長中沒有獲得“及時滿足和積極關注”的人兒。
就如前幾天的聚會中,兩個3歲左右的孩子要看著手機或IPAD才能吃飯,媽媽也很省心。
再看看媽媽,她們同樣對孩子有個期待:我需要你乖乖吃飯,你要及時滿足我這個願望。
最重要的,我們渴望別人扮演那個及時滿足我們的人,同時,自己也在扮演那個人。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他人需要的積極關注和及時滿足,就是為了滿足“我需要被同樣對待”的渴望。
如果對方沒有這樣對待我們,那Ta就是壞人。
再看下路上,一般走路在看手機的人,基本都不是繁忙有緊急事務要處理的人,相反可能是比較閒的人。
所以,手機控們,手機不一定是現實需要,更多的是心理需要。
我們需要及時瞭解資訊,參與到群體中,因我們害怕被邊緣化;
我們尋找各種碎片式的資訊,期冀佔有更多的內容,為的是可以在分享中給他人提供價值,這也就是為何那麼多老年人喜歡轉發養生貼。
我們需要被他人看見我們在做什麼,要不然錦衣夜行,多麼孤單。
作者介紹
胡慎之,心理學家。 家庭關係顧問。 向日葵爸爸發起人。 向日葵心理諮詢創始人。 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顧問。 20多年的諮詢實踐,超15000小時的個案經驗。著有《恰如其分的孤獨》等多本心理學書籍。
【課程福利】在這裡
胡慎之老師從心理學角度
解讀四大關係
伴侶、父母、自己、友人
特惠價99元,共26節課,15分鐘/節
隨到隨學,無限回聽~
關注我 設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