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不僅在歐洲產生了一系列對俄羅斯很不利的地緣政治變化,在全球其他地區也產生了相關影響,尤其是印度,俄羅斯軍售的最主要客戶之一。
路透社報道稱,儘管印度正在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但印度卻在武器採購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重心從俄羅斯武器轉向西方技術以及印度國產武器”。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南丹·烏尼克裡希南認為,在可預見未來,“印度不太可能與俄羅斯簽署任何重大軍事協議”。
烏克蘭戰爭嚴重削弱了俄羅斯的彈藥和零備件供應能力,甚至連印度送往俄羅斯升級的T-90S主戰坦克都被俄羅斯國防部徵用送到了烏克蘭戰場,俄羅斯軍事工業正在為“特別軍事行動”全力運轉,根本沒有多餘產能滿足國際客戶需要,這也是很多國家取消訂單的主要原因,當然,俄製武器在戰場上的實際表現,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印度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印度和俄羅斯在地緣上並沒有太大關係,畢竟,兩國距離太遙遠了,很難產生共同利益或者利益衝突,但軍工本身就具有的敏感屬性,讓印度在軍購從俄羅斯轉向西方以及印度國產武器方面,必須小心翼翼。
購買西方武器和印度國產武器,對印度來說有很多好處,包括加強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政治聯絡,美國一直試圖加強與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關係,而購買印度國產武器,本身就是對印度軍工業的巨大利好;不過,鑑於俄羅斯可能報復性地向印度的潛在戰略對手提供先進武器或者是先進技術,印度必須小心處理好與俄羅斯的關係:當疑似朝鮮炮彈和導彈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時,朝鮮就在洲際彈道導彈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已經證明了印度分析人士的相關顧慮。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在過去20年裡,印度總計購買了約600億美元武器,其中超過65%是俄製武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來自印度巨大而持續的訂單,俄羅斯軍工業在戰前能否保持那樣的規模都很難說;而印度預計在未來10年花費近1000億美元採購先進武器和技術,尤其是與西方進行合作,同時推進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製造”計劃,俄羅斯能在未來10年從印度獲得多少新訂單?不樂觀的預測,除了現有俄製武器的維護和升級外,恐怕俄羅斯軍工業不會再從印度獲得蘇-30MKI戰鬥機和T-90S主戰坦克那樣的誘人大單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和俄羅斯的能源交易也在削減。儘管去年底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莫斯科舉行會談,俄羅斯政府向印度政府做出了一系列慷慨承諾,包括軍事技術合作、支援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解決能源交易的支付問題等,但事實證明,似乎俄印雙方都沒把這次會談當回事兒,至少能源交易的支付問題就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有14艘運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停泊在印度外海等待卸貨,支付問題導致這些滿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卸貨:印度政府繼續以擔心遭西方制裁的理由,拒絕支付美元或歐元,要求支付印度盧比,但俄羅斯方面拒絕。
在“特別軍事行動”爆發後,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廉價石油,但卻用印度盧布支付,每個月有價值10億美元的印度盧比用來購買俄羅斯石油,但問題在於,這些印度盧比都存在印度銀行裡,而且不能自由兌換成美元或歐元。存在印度銀行的鉅額印度盧比對俄羅斯政府幾乎沒用:俄羅斯購買的印度商品太少了,就算買,也得考慮到制裁問題,印度金融行業和商業企業,現在都不太願意跟俄羅斯做生意,這包括制裁和商業信譽上的多重考慮,而不是兩國政府呼籲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俄羅斯政府希望印度能夠用美元或歐元這些真正的硬通貨支付石油款項,最次也得是阿聯酋迪拉姆,但印度顯然有自己的顧慮,堅持用印度盧比。很顯然,在這樣的鉅額交易中,俄羅斯吃了大虧,印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白嫖”,而俄羅斯則幾乎沒什麼辦法,現在還能夠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可不多了,更別說印度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無奈,但又無力解決,莫斯科的煩惱只能讓莫斯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