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的綜合化桅杆與電磁彈射器清晰可見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使用了比美國更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這使得該艦在戰力上獲得不小優勢。
但現在,媒體報道說,福建艦還有一項技術也遠超過福特號,這就是綜合化的隱身桅杆。
據境外媒體分析稱,福建艦的艦島由灰色複合材料封起,這種極簡設計出現在如055型驅逐艦等許多中方海軍最新的戰艦上。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參與開發相關技術的科學家最近在論文中揭露了這種“多功能整合電子桅杆”背後的原理和創新。
這項技術將對未來的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有海內外相關專家比較中美桅杆後指出,福建艦可能遠遠領先福特號。
福特號航母的桅杆仍然屬於傳統的模式
隨著現代軍用電子裝置的飛速發展,一艘現代化軍艦的桅杆上普遍裝有雷達、電子偵察和電磁壓制等3種主要功能的天線,
而它們通常會以不同形狀出現。在福特號上,天線以第一代電磁感測器整合技術收集由電腦合成並處理的訊號,
這就意味著該艦仍然裝備的是傳統的桅杆。
在這種情況下,艦上的各類電子裝置和天線暴露在自然條件中,因此很容易受海上風化的影響。
同時,由於其他裝置的干擾,以致各自的效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更重要的是,這種傳統桅杆配置也不利電磁隱身,較容易使敵方武器系統從遠處就能發現它。
055艦在中國率先使用了綜合化隱身桅杆
反過來再看看福建艦,從影片中可知,中國已發展出第二代電磁整合技術,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多功能整合電子桅杆”。
這意味著單一天線就能發揮雷達掃描、攔截加密通訊,以及發動干擾和壓制等電子戰攻擊等多種功能。
從福建艦的實踐可知,這樣的天線可以輕易包覆在艦島內,並透過高速光纖與電腦連線,
因此操作員可以透過顯示屏操控,來調整裝置並執行任務。
但對於敵方戰艦來說,艦載探測雷達只能搜尋到有限的反射訊號,所以一般很難發現敵艦的影蹤。
正是因為使用了“多功能整合電子桅杆”,所以,中國海軍的新型艦艇如055艦和054B艦,
均有著相當不錯的綜合隱身能力與電子戰力。
054B型護衛艦也使用了綜合化隱身桅杆
現在,中國海軍又把這一尖端技術推廣到了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上了,
所以外媒認為這是福建艦超過美國最新型核動力航母福特號的又一尖端技術。
再加上近期有報道說,美軍將“卡爾·文森”號航母的電子戰指揮官全部撤職,
據說是因為在南海與中國海軍的較量中失敗了。
由此可知,如果使用第一代桅杆的美國航母與使用第二代綜合化桅杆的中國航母對峙,
中國航母獲勝的機率無疑將大幅提升。
就此來看,雖然中國航母發展起步較晚,但是似已實現了彎道超車。
那麼,現在中國又有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步開工,有可能5年之後,中國航母將有希望在綜合戰力上完全超越美國航母。
(軍評陳光文於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