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個個孤立的小湖泊,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能逆轉,”這是中國外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最新表態。在此次慕安會上,中國外長王毅一針見血,表明那些試圖將中國經濟貿易拒之門外的人,將犯歷史性錯誤。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製造業大國和第一貿易大國,中國經濟發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全球的經濟貿易,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忽視的。借這次慕安會的平臺,王毅外長向外界發出警告,中國不會脫離全球貿易,更不可能被排除在全球經濟之外。
有些話王毅外長可能不想直接點明,那就是任何企圖“圍堵”或“孤立”中國經濟的國家,必須做好承受代價的準備。
在慕安會和布林肯會晤時,王毅外長也提及了關於中美關係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當著布林肯的面,王毅外長強調,美國一直把“去風險化”搞成“去中國化”,最終只會反噬美國自身。甚至,美國還企圖將“風險”和中國掛鉤,有一部分美國人認為,越靠近中國就越“危險”,只有遠離中國或“孤立”中國,才是對美國最有利的。
的確,包括特朗普時期,美國就不斷以所謂的“去風險”為由,在對華政策上築起高牆並搞“對華脫鉤”。現在的拜登政府也是如此,不斷對一些中企實施單邊制裁,以及打壓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和高科技發展,意圖將中國牢牢摁住,不讓我們的發展影響其全球地位。
可美國如此做法,其收效甚微。反而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方面的政策失敗,早就已經表明了,美國若繼續做這種圍堵中國經濟貿易的行為,最終只會反噬給美國自身。
比如,自2018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單方面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加徵高額關稅,此後美國就不斷對華採取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更重要的是,當時美國開始試圖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周邊製造”的轉型。也就是不想在供應鏈等方面,繼續過度依賴中國製造。
可特朗普這樣的努力已經過去多年,不但效果差強人意,反而還凸顯了美國根本就離不開中國,對華“脫鉤”並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完成的。這樣看來,特朗普的計劃已經失敗,難道拜登還看不懂嗎?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另一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要以為動動嘴皮子就能“完全脫鉤”,自身能不能承受這樣的後果,美國心裡應該很明白。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在去年訪華前後,針對相關問題也做出過表態。她表示,在經濟貿易上與中國“脫鉤”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所以,如果美國明知這是“巨大的錯誤”,但仍舊要這麼做,恐怕會給美國經濟貿易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耶倫還表示,美國可以購買中國生產的廉價商品,實則一直在“大大獲益”,而中國也同樣從美國出口產品中獲益。同時這也有利於美國經濟出口的進步,這就是為什麼停止跟中國進行貿易將是災難性的。
說完美國,我們再反觀歐洲對待所謂的“去風險”,其出發點和美國卻完全不一樣。歐洲事實上要比美國看得清,美國的所謂“去風險”是要遏制和打壓中國的發展。
歐盟不一樣,本質上並不想對華“脫鉤”,歐盟“去風險”的目的,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向美國遞交投名狀。美國依然是歐盟許多政客心中的“高地”,跟隨美國是他們外交政策中的路徑依賴。
別看歐盟口口聲聲要“增強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去除極度依賴中美強大經濟體的“風險”,這些都是託辭,歐盟仍在中美之間搖擺,同時也試圖做一箇中立方。歐盟仍舊願意和中美髮展經濟關係,在這過程中,歐盟會想辦法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優勢。
王毅外長警告“中國不能被排除在全球經濟之外”並不無道理,主要指的可能就是美國。美國意圖聯合盟友對華“脫鉤”、築高牆,可能會導致全球“兩極分化”,不利於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甚至可能導致出現某些形式的對抗,這是中方最不想看到的。王毅外長表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也不可阻擋。
當然,歐盟現在似乎已經做出了選擇,歐盟並不想對華“脫鉤”,需要的是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實力。所以中方也牢牢抓住了這一契機,直接向歐盟表明:中國願同歐盟一道,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發展。
中方的提議,在歐盟內部也有不少贊同的聲音。相比有可能出現的中美“兩極分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發展,有利於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不是中美兩家獨大,最終走向“兩極對立”。
種種情況表明,美國至今仍不具備對華“脫鉤”的條件,甚至在進出口貿易方面,仍離不開中國。中國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更有強大的製造業,這是全球範圍內獨一份,美國很難找到可替代的經濟體。所以,與中國好好合作發展,也有利於美國自身的利益。特朗普此前推動對華經濟“脫鉤”的失敗,是最好的教訓,拜登政府真要好好消化王毅外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