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去年10月份爆發的新一輪巴以衝突,就是美國“計劃外”的一場衝突。因為拜登政府在衝突前曾建立一個鐵路聯盟,希望藉助在中東沙漠修鐵路的方式,在抵消中國日益提升的影響力的同時,也藉此撮合沙特與以色列和好。
不過,巴以衝突的爆發,徹底打亂了美國的中東佈局,甚至讓其陷入該地區衝突的泥潭中難以自拔。所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這段時間裡疲於奔命,多次訪問中東進行外交斡旋。不過,據臺海網報道,有外媒直言不諱地指出,布林肯第五次中東“斡旋”,幾乎沒人願意買賬。看來,布林肯此次的中東之行,就像前4次一樣都是在浪費燃料錢。
據外媒報道,布林肯此次的中東之行,訪問了以色列、埃及、卡達和沙特,在臨走前還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晤。據悉,布林肯此行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在保證美國和以色列利益的前提下,找到一個解決衝突的方法。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布林肯第五次訪問中東,顯示美國深陷加沙危機,卻又無法從中東複雜的局面中脫身的窘境。
對美國而言,想要擺脫當前在中東的衝突泥潭,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停止軍事支援以色列,迫使對方與哈馬斯和談。幾乎可以肯定,只要巴以衝突停止,紅海危機、還有美軍駐中東部隊常態化遭襲擊等問題,將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迎刃而解。但問題在於,拜登政府有沒有足夠的政治魄力,頂著國內猶太財閥的壓力停止支援以色列呢?
事實是明擺著的,至少在短時間內,美國是不會放棄對以色列的軍事支援的。因為拜登政府沒有這種政治魄力,這就意味著,巴以衝突在短時間內應該難以結束。所以,有分析認為:美國需要保護以色列的安全和利益,因此華盛頓的決策者至今都還在支援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反對加沙實現持久全面停火。
在這樣的情況下,布林肯此次的中東訪問之旅,雖說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漫長而深入”的談話,但包括沙特、卡達在內的阿拉伯盟友,卻似乎都不願意買他的賬。據外媒報道,沙特王儲薩勒曼在與布林肯舉行會晤期間,就甩給他一個大難題:沙特“有興趣”與以色列重歸已於好,但前提條件就是美國“必須讓加沙停火,併為巴勒斯坦建國制定明確且可信的時間表”。
美國希望說服沙特等沒有恢復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以此來抵消伊朗在巴以衝突中的影響力。不過,沙特方面甩出的這一前提條件,直接把布林肯搞蒙圈了。因此,他只是在媒體面前說出沙特方面的相關訴求,但卻不敢給出解決問題的承諾。這就足以說明,美國難以滿足沙特的訴求。
在美國不願意停止支援以色列的情況下,沙特提出與以色列和解的前提條件,對拜登政府來說將是一道無解的難題。因為沙特此舉,就是要讓美國在阿拉伯盟友和以色列之間做出選擇。很明顯,美國只能選擇後者,因為他們無法扛住猶太財閥的壓力。
布林肯一次又一次往返美國和中東的航線,帶來的解決衝突問題建議,卻都是向著以色列的。而就在布林肯第五次訪問中東之際,美國和英國則在對葉門胡塞武裝大打出手。同時,美國還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民兵武裝實施大規模空襲,引發伊拉克政府的強烈不滿。
由此可見,美國根本就沒有誠意平息巴以衝突,布林肯在短時間內5次訪問中東,遭到地區國家漠視也是一種必然。因為美國只是希望阿拉伯國家遷就以色列,卻對阿拉伯國家的利益不管不問,哪個阿拉伯國家會慣著他們呢?
在火燒眉毛之際,美國想到了中國,企圖利用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來協調各方,布林肯此前希望中國能夠在斡旋伊朗與胡塞武裝的問題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美方認為葉門胡塞武裝襲擊商船損害了包括中國在內所有國家的利益。布林肯這一通話,等於是默認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巨大影響力。
但中國註定不會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行動,在當地時間2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紅海危機和葉門局勢舉行會議,中方代表在呼籲葉門胡塞武裝停止對商船襲擊的同時,還強調任何國家不得曲解、濫用國際法和安理會決議在紅海製造新的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