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要孤立中國,卻傷透盟友的心,弄不好又是在為中國做嫁衣。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因難以接受其全球霸權地位受到挑戰的現實,很多思維僵化的政客,都在將滿肚子的怨氣朝中國身上撒。因此,近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瘋狂拉山頭搞小圈子,企圖將該地區的聯盟資源變成他們對抗中國的工具,把好端端的一個亞太地區搞得烏煙瘴氣。
美國當下對待盟友的態度,就是隻想馬跑不想給草,他們既想要盟友充當遏制中國的工具,同時卻不想對他們讓利,導致很多盟友都怨聲載道。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談判已陷入僵局,各方在貿易領域上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變得渺茫。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指出:執政的民主黨尋求在今年大選中吸引更多的選民,不斷加大內向型政策的力度,對談判的牴觸態度日益強烈。儘管拜登政府有心促成各方在貿易領域上的談判,但黨內的很多議員卻抵制這一程序。他們認為:該協議嚴重缺乏可執行的勞工標準,美國應“徹底退出相關談判”。
眾所周知,拜登上臺後,為對抗中國而在亞太地區接連搞出多個政治小圈子,基本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唯獨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拜登原本是希望利用這一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經濟框架,作為在該地區孤立中國,並確立美國主導地位的重要手段。
就現在的形勢來看,這個讓拜登政府寄以厚望的經濟合作框架,無法孤立中國也就算了,還有可能把美國自己給排除在外。現如今,參與該協議的一些東盟國家,已經做好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單幹的準備。美國-東盟商業理事會高階副總裁米利日前表示,這個協議不會停止前進,沒有人在等待美國的加入。
儘管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盟友都希望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一個堪用的、足以制衡中國經濟影響力的聯盟,但美國執政的民主黨對此所展現的抵制態度,按照日媒的說法就是:美國企圖構建“對抗中國的新經濟秩序”一事已變得希望渺茫。
亞太盟友之所以會對美國主導相關框架的前景感到灰心,是因為這個國家已變得太自私。從特朗普政府開始,就一直推動所謂“美國優先”單邊保護主義政策,不惜損害盟友經濟利益,想方設法讓產業迴流美國。特朗普的這一做法給當時輸掉大選的民主黨“留下痛苦的記憶”。因此,在美國,“貿易”一詞本身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政治禁令”。
拜登政府出於支援率的考慮,拋棄自己建立的反華小圈子,對亞太國家來說,已經見怪不怪。在此之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搞了一個旨在孤立中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結果特朗普一上臺就宣佈退出該框架。美國撂挑子後,該框架就變得群龍無首,因此很多成員都希望中國加入,替代美國主導該框架協議。目前,中國正在與相關國家就加入該框架展開磋商。
顯然,美國2024年大選,無論誰當家,對印太經濟框架來說都將是一場“浩劫”。如果特朗普捲土重來,那就啥都不說了。按照《經濟新聞》的說法就是:美國今後為達成“印太經濟框架”貿易協議而採取重大行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便拜登當選總統,也不大可能會推動相關談判的勢頭。
此外,目前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和巴以戰爭,也把美國搞的焦頭爛額。美國人估計怎麼都想不明白,自己直接或間接搞出的2場大戰,怎麼全都給頭號對手中國做了嫁衣?
所以說,不管亞太國家願不願意,他們都需要接受這樣的一種現實,即需要面對美國退出後繼續推動相關框架協議的問題。這就意味著,美國搞的這個地區經濟框架,將再次面臨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
屆時,亞太國家必將把目光投向中國,弄不好,拜登這些旨在排斥中國的經濟框架,將再次為中國主導亞太經濟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