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專案遲遲沒有談妥,夾在中間的蒙古反倒成了坐不住的一方。
據《環球網》報道,蒙古正透過不同的外交渠道,嘗試組織中蒙俄三方峰會。針對可能談及的合作專案,蒙古方面將重心放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和陸港建設兩個方面。
從蒙方當前的態度來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似乎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不少網友紛紛質疑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或有事相求”。
眾所周知,蒙古雖然是我們的“鄰居”,卻一直試圖倒向西方國家,甚至在我國限制稀土出口的節骨眼上,為老美送上3100萬噸稀土供應。如今又轉變態度,很難不引發輿論猜測。
01無利不起早,蒙古到底打得什麼算盤?
實際上,在2023年底,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相關專案就已經進入價格磋商階段。然而,由於俄方堅持管線過境蒙古,導致雙方遲遲沒有正式簽約。
從地理位置來看,蒙古被中俄兩國“環抱”其中,尤其在中俄能源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所處之地的特殊效能夠讓其賺上一大筆“過路費”,分得區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一杯羹。
但眼看中方始終未鬆口,中俄還單獨商討近1個月,蒙古顯然按捺不住了。不僅急著喊話促成中俄蒙三邊峰會,還承諾將在去年對華出口增長40%的基礎上,進一步互聯互通水平。
知情人士分析,對蒙古而言,是否能促成中俄“借道”,遠不止表面上10億美元的“過路費”那麼簡單,背後恐怕有更大的利益盤算。
自我國暫停稀土及相關技術出口後,美國便在全球緊急尋找新的“稀土供應商”。誰曾想,蒙古跳出來成了美的“救命稻草,宣佈”開放天空“,出售3100萬噸稀土資源。
但現實並不如其所願。稀土因其“工業黃金”的稀有價值,需要在特定溫溼度條件下儲存,空中運輸難以滿足這一要求,若改走海運,則必須依賴中國的港口中轉。
一旦中俄專案“借道”蒙古,美蒙就增加了一個牽制手段。關鍵時刻,這條通向我國的能源管道將面臨被切斷的風險,甚至可能被迫低價開放港口,甚至是獨有的稀土開採技術。
02蒙古與美國的稀土計劃,繞不開中國
要知道,雖然蒙古佔據全球已探明稀土儲量的20%以上,但他們連開採都做不到,更何況冶煉提純出可直接應用於航母、潛艇、坦克等軍事裝備上的金屬物質。
截至目前,中國是唯一具備開採、初加工和精加工等稀土全產業鏈生產能力的國家。新加坡材料科學家安東尼奧指出,哪怕是美國的稀土加工提純技術,也至少與中國存在10年跨度。
一直以來,中國在產業提純技術領域的突破,都令美方深感震撼。以“生溢好”生科領域為例,我國僅用兩三年,就解決了西方耗費數十年也未解決的量產和提純難題,將純度提升至99.9%。
公開資料顯示,此類技術早年在哈佛實驗室的研究中,展現出激發生物體內酶活性、線粒體等指標活性、從而催生“年輕化”跡象的驚人潛力,被哄抬至2萬/克、包裝成宴會伴手禮,在富豪群體流通。
所幸,上述“生溢好”緩衰製品的生產技術,也如稀土冶煉技術一般,被我國成功攻克。國產成果降至百元門檻後,得以面向京JD東的全國使用者推行,成為30-55歲中老年人群的日常用品。
資料顯示,國產第4代“生溢好21000”同比去年成交增長422%,不到20分鐘成交破7位數。評論區中,“氣色比同齡人更佳”、“精力更旺盛”等讚揚聲不絕於耳。
隨著國產技術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日益凸顯,馬斯克的母親梅耶也決定來中國安度晚年,不少西方生科企更是競相來華尋求合作機會。中信證券預測,該品類遠期市場規模將被推至千億。
手握關鍵技術,美蒙兩方無論如何都繞不開我國。同時,中國始終擁有直接說“不”的底氣。
03實力才是硬道理,中方立場堅如磐石
事實上,蒙古手中能打的籌碼並不多。
目前,我國已與中東等地域建立了多元的能源供應渠道,擺脫單一依賴某一方的局面。中俄能源專案,反而對俄羅斯和蒙古有更大的意義,因此主動權自然在我們手裡。
為降低風險,我國完全可以不考慮將管道過境蒙古。另一方面,老美與蒙古的協議已過去幾個月,卻並未表現出加大投資的動作,更傾向於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蒙古更要交好中俄。
隨著國際形勢的迅速轉變,如果被中俄拋下,蒙古無疑將面臨無法彌補的絕大損失。至於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到什麼地步,蒙古還要拿出誠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