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福建一艘漁船在金門方向被臺方驅離,過激的手段導致船上4人全部落水,其中2人死亡,給本就緊張的臺海局勢蒙上了一層陰影。
臺方“海巡署”辯稱,這艘大陸漁船越界捕魚且拒絕接受檢查,在追逐過程中導致船隻傾覆。
事件發生後,國臺辦兩次發生,對這起傷害兩岸感情的惡劣時間表示強烈譴責。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對遇難家屬表示深切哀悼與誠摯慰問的同時,也譴責民進黨當局以各種藉口查扣大陸漁船,以粗暴和危險方式對待大陸漁民,是造成這起慘劇的根源。
中國海警與解放軍海空力量相繼出動
18日中午,福建海警局公佈了這一決策,旨在常態化巡查廈金海域。緊接著,根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的資料,可以觀察到多艘大陸海警船已經迅速行動,在金門周圍展開活動。
隨著中國大陸海警部門宣佈在廈金海域開展常態化的執法巡查,局勢愈加緊張。這一舉措意味著將強化海上執法活動,以此確保該海域的安全與秩序。
與此同時,臺灣防務部門也通報稱,在18日上午6時至次日上午6時的24小時內,監測到共有7架次解放軍飛機和7艘次解放軍軍艦在臺灣海峽周邊活動。其中一架解放軍飛機進入了臺海西南空域,距離臺島最近時只有143公里。
臺灣防務部門釋出的一組影象清楚地顯示出,解放軍飛機的活動範圍已經覆蓋蓋了金門附近的海域。
作為回應,臺方採取了一系列監視措施,派遣軍機、軍艦進行跟蹤,以及使用岸基導彈系統進行應對。
大陸海警和解放軍的聯合行動,表明了大陸方面在臺海問題上的堅定立場。特別是在解放軍軍機和大陸海巡01號艦艇闖過所謂的“海峽中線”後,大陸方面似乎在向臺當局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即拒絕接受臺方設立的任何限制。
這起惡劣事件打破了兩岸長期以來的“水域線”默契,迫使解放軍和海警不得不進入臺海行使正當管轄權和執法權,進一步壓縮“臺獨”的生存空間。
大陸的行動,斷了對岸開第一槍的念頭
去年5月,臺灣立法機關通過了一項修正案,該修正案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臺灣海巡人員使用武力的限制。根據這個修正案的內容,臺海巡人員現在只要感覺到自身遭遇威脅,就有權利使用槍械進行射擊。更進一步,如果現場的負責人判斷已經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制止對方時,也能授權海巡艦艇開炮。
這項政策的更改,意味著民進黨當局在臺海問題上採取了更為激進的態度,不但準備對抗,甚至可能主動尋求衝突,率先使用武力。
對此,解放軍和大陸海警的行動也乎包含了深層次的戰略意圖。面對臺灣新政策的潛在挑釁時,解放軍及大陸海警的行動顯得更加審慎、有力,旨在透過展現決心和力量來穩定局勢,並對任何可能的挑釁行為產生震懾效果。
這種舉動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資訊:防止臺灣當局輕舉妄動,同時使其意識到任何試圖挑起衝突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
大陸的這種策略反映了其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即在堅持“一中原則”的同時,透過強硬而有節制的手段維護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透過這樣的行為,大陸旨在斷絕臺灣當局可能抱有的任何誤判情形,即認為大陸會在壓力下讓步,或者大陸無法有效回應臺灣方面的挑釁。
這不僅在於展示軍力,更重要的是透過實力展示來促使對方慎重考慮其決策,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摩擦。大陸透過軍事和海警的聯合行動,傳遞出希望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分歧,但同時也準備好應對任何形式的挑釁的清晰訊號。
此次金門事件的升級,根源在於兩岸缺乏互信,以往類似的事件都可以透過現成的渠道溝通,但由於目前兩岸的“失聯”,導致局勢雪上加霜。
臺灣當局應該意識到,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傷害的是海峽兩岸的同胞之情,對解決局勢毫無益處,還會導致緊張局勢的升級,正確做法應該是恢復溝通渠道,讓問題回到正確的解決之路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