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光的一段影片,展示了中國GL-6主動防禦系統(APS)測試情況,包括攔截無人機發射的火箭彈鏡頭。
這種自上而下的攻擊對於坦克裝甲車輛而言,極具威脅性,可能許多APS都無法進行有效攔截。這段影片還展示了硬殺傷APS的潛力,它可以有效攔截來自無人機的空中威脅,這其中就包括機動性非常強的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式無人機。
2月7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播放GL-6測試影片之後,迅速出現在社交平臺上。這段影片還展示了蘇聯設計的RPG-7反坦克火箭筒的中國仿製型,即69式反坦克火箭筒,向裝有APS的96式主戰坦克或一個炮塔進行射擊。可以看到火箭彈從民用六旋翼無人機和地面測試裝置發射。其中一個片段特別展示了GL-6能夠在攔截無人機發射的火箭彈之後,迅速重新瞄準攔截地面發射的火箭彈。
本文為美國“戰爭地帶(War Zone)”網站評論文章,作者Joseph Trevithick,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由於本文作者為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瞭解主要來源於網路,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翻譯此文章只為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臺的影片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並非證實或支援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GL-6主動防禦系統的探測雷達和攔截彈發射器。
GL-6由兩個主要部件組成:發射帶有爆炸彈頭攔截彈的炮塔形雙聯發射器,以及用於探測來襲威脅並提示發射器進行攻擊的一系列小型雷達。全球市場上有許多硬殺傷APS設計,例如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經過實戰檢驗的“戰利品”,使用爆炸單元發射破片擊毀來襲彈藥或導引頭。以色列公司一直是並將繼續是這個領域的先驅。
2022年珠海航展現場的VT-4主戰坦克就安裝了GL-6主動防禦系統。
GL-6炮塔式攔截彈發射器可以對自上而下的來襲彈藥進行攔截。中國媒體報道稱,該系統能夠攔截反坦克導彈(ATGM)、步兵反坦克火箭彈、RPG、無人機和巡飛彈。
安裝GL-6主動防禦系統的99式主戰坦克。
GL-6並非最新產品,2022年珠海航展就進行過公開展示。有證據表明,它已經透過測試,甚至已經安裝到中國多款坦克和裝甲車輛上使用。其中就包括99式主戰坦克(ZTZ-99)和2024年首次亮相的新型傘兵戰車,後者的官方型號尚不清楚。GL-6可以出口,並作為VT-4A1主戰坦克的選配裝備。
中國新型傘兵戰車同樣配備了GL6。
由於反坦克導彈、反坦克火箭彈等步兵反裝甲武器帶來的嚴重威脅,硬殺傷APS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主戰坦克和其他重型裝甲車輛越來越普遍的裝備。在此過程中,人們也在努力增強APS攔截來自頂部和側方威脅的能力。前者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美國“陶2B”反坦克導彈,它配備串聯破甲戰鬥部,當它從頂部掠過目標時,戰鬥部就會向下引爆。
輕便的單兵反坦克武器,讓士兵可以躲藏在建築物中攻擊坦克裝甲薄弱的頂部。
敵方還可能利用地形優勢,發動自上而下的攻擊,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環境中。坦克裝甲車輛的頂部通常是它們防禦最脆弱的部位。即使在視野開闊的野戰條件下,關閉艙門進行戰鬥的車組成員對外界的態勢感知能力也非常有限。
如前所述,最新公佈的GL-6測試影片突出展示了該防禦系統在應對越來越嚴重的無人機威脅時,可以發揮的特殊作用。無人機,尤其是機動性極強的FPV自殺式無人機,可以進行自上而下的俯衝攻擊,也可以向坦克的後部進行水平攻擊。
被烏克蘭無人機炸燬的俄羅斯T-72B3主戰坦克。
雖然無人機對裝甲車輛的襲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持續進行的俄烏武裝衝突已經將這一現象普及到公眾意識層面。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每天都在使用FPV自殺式無人機,以及可以投放小型彈藥的民用無人機進行作戰。各種級別的武裝無人機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熱點地區的常見武器,而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功能的新進展將使它們變得更加致命。
顯然,中國已經注意到烏克蘭等地正在發生的戰事,包括不斷加強的無人機作戰能力,以及如何防禦它們。過去一年間,中國媒體釋出了幾段影片,重點介紹了中國軍隊使用FPV自殺式無人機進行訓練。
加裝“反抗籠”的96A主戰坦克。
中國已經推出各種配備所謂“反抗籠(Cope Cage)”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反抗籠”最早出現在2022年俄烏武裝衝突中的俄羅斯坦克頂部,作為反無人機遮蔽裝甲,現在已經成為衝突雙方的常見裝備。同時,這種附加防護裝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各國的裝甲車輛上。
加裝“反抗籠”的中國輪式步兵戰車。
考慮到所有因素,像GL-6這樣的硬殺傷APS可以為坦克裝甲車輛再增加一層反無人機屏障。“戰爭地帶”曾經報道過,已經有企業為其研製的APS增加了反無人機功能,或至少正在研發當中。2024年10月,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宣佈,他們已經為“戰利品”系統增加了新功能,使其能夠攔截無人機的攻擊。
GL-6炮塔式發射器,讓攔截彈可以攻擊高處目標,比“戰利品”固定式爆炸單元攻擊範圍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硬殺傷APS即使攔截效率有限,只能攔截反坦克導彈和其他步兵反坦克武器,對現代裝甲車輛不斷發展的防禦能力也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最新發布的GL-6測試影片讓硬殺傷APS不僅變得有價值,並將成為坦克裝甲車輛必不可少的防禦補充這一發展趨勢的最新證據。如果此類系統還能證明其具有防禦無人機的能力,那麼這類硬殺傷APS會越來越多。
譯者按:
儘管本文作者Joseph Trevithick是“戰爭地帶”的副主編,但其對中國的敵視態度昭然若揭。即使“戰利品”無法攔截來自頂部的攻擊,仍然不妨礙他吹“以色列公司一直是並將繼續是這個領域的先驅”。最後,還在說什麼“中國行,其他國家也行”的老論調,別的就別說了,現在能造小型相控陣雷達的有幾個?美國能造嗎?成本HOLD住嗎?還腆著大臉在這裡廢話?看外國文章,一定要帶腦子,看作者的觀點,再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