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中外媒體報道,近日,在臺灣南部海域,一度出現兩岸軍方的10艘戰艦對峙的局面。臺媒甚至指出,這次軍演是解放軍近30年來在臺灣周邊舉行軍演中最大的一次,涉及區域從日本西南島嶼到菲律賓北部島嶼,規模遠超今年“聯合利劍—2024A”和“聯合利劍—2024B”軍演。
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發射反艦導彈
一些報道更指出,解放軍在事發海域總共集結了共5艘戰艦,其中1艘052D型驅逐艦和3艘054A型護衛艦及1艘053H3型護衛艦。而臺軍的5艘軍艦中,只能勉強分辨出其中3艘艦艇的型號,分別是其“濟陽”級護衛艦和2艘“沱江”級小型導彈艦。
為何解放軍逼近臺島僅用二三線主力艦?
從這次兩岸軍艦在臺南部海域的短暫對峙可以看出,解放軍只是出動了現役主力艦中的二線甚至三線兵力,比如:052D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就是兩款二線主力艦,前者主要用於防空反導作戰,後者則主要用於反艦、反潛和點防空作戰。
至於053H3型護衛艦則是已經多年未曾露面的“老兵”,首艦於1998年服役,總共10艘。該級艦滿載排水量僅為2300多噸,整體防空、反艦和反潛戰鬥力十分有限,甚至比滿載排水量1400多噸的056型輕型護衛艦強不了多少。那麼,解放軍為何要派出這個“老兵”去臺灣周邊海域呢?
053H3型護衛艦
主要原因在於臺軍水面艦艇的整體陣容已經十分落後,即沒有像055型、052D型這樣的區域防空驅逐艦,也沒有054A型這樣的配備導彈垂髮系統的通用驅逐艦,臺軍主力艦基本是清一色美軍淘汰掉的二手貨,比如:“基隆”級驅逐艦就是原“基德”級,“成功”級和“濟陽”級護衛艦就是原美軍“佩裡”級和“諾克斯”級,整體艦齡超過40年,基本已經達到設計使用極限。
由於臺灣本島造船廠無力建造大中型水面艦,就算造出來,島內軍工企業無力為其安裝先進的作戰指揮、武器彈藥和其他電子裝置,因此臺當局不得已轉向自主建造小型戰鬥艦,“沱江”級小型導彈艦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沱江”級滿載排水量僅為600多噸,按照500噸為劃定艦和艇的標準界限,其應歸類為小型導彈艦。在這樣小的艇體上,堆砌了1門76毫米艦炮、1門“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8枚“雄風-2”和8枚“雄風-3”反艦導彈。如此大的負載,會導致沱江級續航很短,更要命的是它猶如一個“火藥桶”,一旦被擊中,很可能發生殉爆。
“沱江”級小型導彈艦
面對這樣的對手,你說解放軍有必要出動055型驅逐艦嗎?顯然沒必要,甚至出動052D型驅逐艦都有點屈才了。不過,考慮到對峙海域畢竟距離臺島很近,容易被岸上的反艦導彈鎖定、攻擊,因此出動1艘052D型驅逐艦提供區域防空保護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作戰部署。
若是在實戰中,052D型驅逐艦上的“中華神盾”相控陣雷達和64單元導彈垂髮系統足以對付2-3艘“沱江”級小型導彈艦發射的32-48枚反艦導彈,然後解放軍艦艇編隊可以導彈齊射,攻擊防禦能力差的“沱江”級,其大機率會被擊沉,這樣其餘臺軍艦艇只有投降的份了。
本次軍演側重反制潛在的介入臺海危機的外國勢力
雖然這次軍演中,兩岸軍方10艘艦艇的對峙頗吸人眼球,但本次演習的重頭戲卻並非在臺島的近岸水域,而是在日本西南島嶼和菲律賓北部島嶼之間的第一島鏈周邊的海域和空域。
052D型驅逐艦
其實,但凡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大阻礙並不在臺當局或臺軍本身,最大阻礙其實是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美國及其盟國的少數領導人曾不止一次說過,一旦“臺灣有事”,將介入臺海危機。
和冷戰中蘇聯面臨的海洋局勢類似,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出海口基本都被西太平洋第一島鏈阻擋,一旦敵對勢力以武力封鎖住第一島鏈上的島嶼,不僅解放軍的收臺戰役會受到影響,中國出海貿易大部分可能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局面是中方無論如何不能坐視不管的,於是反制第一島鏈的敵對勢力就是和解決臺灣問題同等重要的戰略問題。
從目前得到的開源資訊分析,解放軍反制第一島鏈的敵對勢力的主要辦法,是以海空兵力劃定禁航、禁飛區,一旦有敵對勢力介入,將出動巡邏兵力予以攔截,如果再遭到對方火力攻擊,將予以堅決還擊,甚至組織整體兵力對其源頭,即其在第一島鏈的海空基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擊。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到時候,解放軍肯定不光出動海空兵力了,火箭軍的數千枚東風系列導彈將瞄準第一島鏈的敵對勢力目標,雖然無法完全消滅美日在第一島鏈的立足點,但卻足以大大削弱其戰鬥力,比如:美日在第一島鏈的大型海空基地將變成一片火海,使得其不得不利用簡易軍事設施,從而大大影響其海空兵力的出勤率。
總之,解放軍這次低調地在第一島鏈部分海域空域的演習,不但以“疲勞戰”再次驗出了臺軍的低迷士氣和老舊裝備,還向意欲介入臺海戰事的美日等外國勢力傳遞一個明確的警告訊號。